书城成功励志人生要懂得的历史潜规则
910200000072

第72章 11 言拙意隐,辞尽锋出

第六章11 言拙意隐,辞尽锋出

拙于言辞才能隐藏真意,话语说尽锋芒就显露了。王陵早年追随汉高祖刘邦东征西讨,十分勇敢。他为人仗义,性喜直言,争强好胜之心从不改变。

王陵的母亲曾被项羽抓为人质,王陵派人去楚军营中探望,他的母亲就私下对来人说:“请转告我儿,不要为我担心,好好地辅佐汉王吧。他样样都好,只是说话无忌,让我放心不下,让他以后慎言,这是我最后的嘱托了。”

王陵的母亲言罢自刎而死,绝了项羽的招降王陵的念头。

刘邦很讨厌雍齿,王陵却因早年和雍齿交好,始终不肯背弃他。刘邦一次把王陵召来,脸色阴沉地对他说:“雍齿为人卑鄙,行多不检,许多人都唾弃他。你和他并不是同类之人,我真不明白,为何你们能相处呢?”

王陵沉声说:“主公不喜欢的人,别人就不敢和他交往了。我看不出雍齿有什么不好,再说这也只是我的私事,主公何必干涉呢?”

刘邦心中有气,却也不便发泄,只好挥手让他告退。

王陵亦有怨气,就和好友周勃说了此事,周勃连叹数声,口说:“你不该和主公直言呐。主公向来恨雍齿,人人皆知,你不避嫌和他交往也就罢了,又怎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呢?这件事可大可小,主公一定会记挂在心的。”

王陵不服,仍道:“我忠于主公,从无二心,几句实话他也会放在心上?大丈夫光明磊落,畏首畏尾,口是心非的事不该去做。”

平定天下之后,论功行赏时,刘邦却不肯给王陵厚封,只封他为安国侯。许多人为王陵求情,刘邦却正色说:“行军打仗,王陵功劳不小,可他别的方面就无过人之处了。打江山绝非只知勇猛这么简单,他还有什么委屈的呢?”

王陵心有怨气,直欲找刘邦争辩,他的家人跪地哭劝他说:“你的毛病全在嘴上,到了现在你还想惹祸生事吗?只怕你去理论,我们也和你一样活不成了。”

王陵这才作罢。

刘邦死后,惠帝继位,吕后掌权。王陵任右丞相两年之后,惠帝去世。一日,吕后把王陵和陈平、周勃等人召来,对他们说:“天下太平,吕氏出力甚多。我想让吕氏子弟称王,可以吗?”

陈平、周勃相视一眼,俱不作声,王陵却马上出言说:“先皇曾宰杀白马,歃血订盟,说‘倘非刘氏而立为王,天下人共击之。’先皇遗训如此,不能改变。吕氏立王之说,便不可行了。”

吕后十分不悦,转而问陈平、周勃的意见,他们二人却道:“时势有变,其道自不同了。先皇平定天下,分封刘氏子弟为王,理所应该。如今太后临朝执政,吕氏子弟又有大功于国家,称王自无不可,合当施行。”

吕后笑逐颜开,对他们二人连连夸奖。

事后王陵指责他们阿谀奉承、背弃先皇,陈平答道:“谏阻无益,强辩自不可取。我们当面谏阻不如你,可日后保全国家,安定刘氏后人,你就不如我们了。”

王陵被罢除宰相,十年后病死。而陈平和周勃却保全下来,成为日后诛杀诸吕的主力,重兴了汉室江山。

经典释评:

言辞谨慎,不露锋芒,常常是成大事者智慧的显现。浅薄者信口开河,不仅暴露了他们的肤浅,也让人一眼看穿其心意,其架势更讨人生厌。言语作为了解一个人的重要窗口,如果不有所节制,他就毫无秘密可言;言语作为交际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措辞得当,有所保留,才能勋事有成,与人无咎。

青少年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尤其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辞,莫让“祸从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