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天地有正气,凛烈万古存
——王曾瑜眼中的文天祥(1236-1283)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读之令人怦然心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细细算来,不觉间它已经流传了七个多世纪。它之所以历经数百载而不朽,是因为它昭示着一个不朽的生命,一身凛冽的正气,从南宋跨元、明、清、民国昂昂而来,并将踏着无穷的岁月凛凛而去。
文天祥生于公元1236年。当他生时,“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临安朝廷,已经危在旦夕,人们指望他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然而,毕竟“独柱擎天力弗支”,终其一生,他没能、也无法延续赵宋王朝的社稷。他就在四十七岁那年化作啼鹃去了,在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竖起了又一根立柱。
南宋以江南一隅的领土,以奸臣辈出的朝廷,以荒唐透顶的皇帝,以乱七八糟的军事,竟然阻挡蒙古铁骑前后将近四十年,蒙哥汗因为攻宋而殒命,忽必烈甚至一度打算放弃攻宋。那么是谁在风雨飘摇中支撑了大宋的江山?是谁在艰难困苦中苦苦阻挡蒙古的铁骑?王曾瑜说,在这个国运难以逆转的危急时刻,是大批志士仁人出场,他们不惜“慷慨轻身”,以“英雄未肯死前休”的气概,百折不挠,为挽救祖国和民族的危亡,作殊死的苦斗。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文天祥了。
六亲不合有孝子,国家混乱有忠臣。在朝廷屡受外族入侵时刻,被罢官的文天祥挺身而出了。“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迟。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他引用晋朝刘琨和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时时刻刻表明自己的“剑心”。
德祐元年(1275年),文天祥被派遣守卫平江府,但因宋廷的部署失策,文天祥兵败,宋廷又将他召回临安。次年,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义正辞严,却被伯颜扣留,以增加自己的砝码。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利用他的声望来尽快收拾残局。文天祥宁死不屈,伯颜只好将他押解北方。行至镇江,文天祥冒险出逃,那是怎样的逃亡日子啊!每天就像老鼠一样躲藏在黑暗中,从来不敢在白天行路。看到元军在盘查路人就心惊肉跳。吃的是从路边捡的菜叶,睡的是乱草堆。庆幸的是经过辗转文天祥到达福州,被宋端宗任命为右丞相。
文天祥觉得有机会大展身手了,欲拯救大宋于风雨飘摇之中,并抱定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只是天不作美,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兵败被俘。张弘范一再强迫他写信招降宋将,文天祥于是将《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他。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感动。这是怎样的场景?文天祥一身的正气感染了对手,他情愿以身殉国,服毒自杀却被人救起,押往元朝的大都。
战场上的较量,南宋懦弱的军事体系使文天祥失败了,但他与元军的斗争又在囚狱中展开。王曾瑜说,在北地,考验他的人格的,是比杀头更严峻的诱降。诱降决无刀光剑影,却能戕灭一个人的灵魂。说客不期而至,先有降臣同为丞相的留梦炎,后有被虏的小皇帝宋恭帝。但文天祥一概不为所动:留梦炎来的时候,文天祥一顿义正词严的痛斥让他面红耳赤,无言而退;宋恭帝来的时候,文天祥未等他开口便长跪不起,迭声泣呼“圣驾请回!”小皇帝也无言以对。文天祥心中的浩然正气是不容得半点污染。晚上苦热难耐,文天祥无法入睡,他翻身坐起,点起案上的油灯,信手抽出几篇诗稿吟哦。渐渐地,他忘记了酷热,忘记了弥漫在周围的恶气浊气,仿佛又回到了“夜夜梦伊吕”的少年时代,又成了青年及第、雄心万丈的状元郎,又在上书直谏、痛斥奸佞、洒血攘袂的战场将……这时,天空中亮起了金鞭形的闪电,随后又传来了隐隐的雷声,天祥的心旌突然分外摇动起来。他一跃而起,摊开纸墨,提起笔,悬腕直书: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他的《正气歌》冲天而出。
更让他承受考验的还在后边,他收到了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元朝宫中为奴。他也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然而,心如刀割的文天祥为气节不为情所动。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王曾瑜在纪念文天祥诞辰770周年的文章中阐述说,文天祥简直就没有设想过自己尚可有另外的苟活之道,而是满怀着“时穷节乃见”,“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的坚韧志向,承受着身与心的双重折磨,义无反顾地走向生命的尽头。
于是当元世祖打算授予文天祥高官显位时,文天祥从容说到:“我是大宋的宰相。国家灭亡了,我只求速死。不当久生。”次日,文天祥向南方跪拜,引颈就刑。死后在他的带中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与《正气歌》一样在天空中盘旋荡漾,足可以凛冽于万古之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
【名家巡礼】
王曾瑜:1939年生于上海,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便分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宋史研究,现为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他一生潜心研究学问,著有《鄂国金佗(左禾右卒)编、续编校注》、《尽忠报国———岳飞新传》、《宋朝兵制初探》、《宋朝阶级结构》,历史小说《靖康奇耻》、《河洛悲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