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复杂性格造就的一代亡国之君
——孟森如此看崇祯皇帝朱由检(1611-1644)
孔尚任《桃花山》中有一段唱词这样写道:
“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漂篷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伤心煞煤山私幸,独殉了社稷苍生。”
这是驻扎武昌的左良玉闻听京师陷落、朱由检殉国后的一番感慨。崇祯帝比起其他的亡国之君,有一点幸运的是,后人对他的宽容。
思宗朱由检可能是明代皇帝中性格最为复杂的一个。在他身上,机智和愚蠢,胆略与刚愎,高招与昏招兼而有之。当然,复杂性格的背后,是复杂的政治形势。农民起义、后金军队的入侵、灾荒、大臣之间在国家内忧外患之时拉帮结伙、党争不断,这些都让朱由检头痛不已。处理这样的难题,成功或者失误都属于正常。再者说,明朝经历万历和天启皇帝的折腾之后,已经是走进了死胡同,朱由检很不幸地拔了个末筹。他即使有心救国,也无力回天,正如史学家孟森所说:"思宗而在万历以前,非亡国之君;在天启之后,则必亡而已矣!"因此历史学家对于思宗普遍抱有同情,以为崇祯帝的一生实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然而,人才何代无之?关键在于知人善任罢了。而崇祯一朝却是"有君而无臣"。朱由检既有心治国,却不识用人之道,以致酿成亡国悲剧,未必无过。况且孟森先生也不得不承认朱由检"苛察自用,无知人之明"、"不知恤民"。因此,一方面,一个勤政、自律、立志有为的皇帝无奈成为亡国之君,固然使人同情;然而,另一方面,朱由检用人之拙、疑心之重、驭下之严,却正是加速了明王朝覆亡的催化剂。
翻开大明朝的历史,闹剧不断,真是怪事年年有,此朝特别多。除了朱元璋、朱棣、朱瞻基、朱佑樘等少数几个明主之外,明朝的许多皇帝都仿佛荒诞剧中的主人公。有几十年不上朝的,有死于红丸的,有热心木工事业的,有微服出行游龙戏风的,实在是热闹非凡。内有奸宦,王振、曹吉祥、刘瑾、谷大用、魏宗贤、王承恩,相继把持朝政,党争不断;外有边患,蒙古、瓦剌、满州相继而起,战事频仍。
等到朱由检即位时,明朝已然日薄西山,国手亦难回春,但这位新皇帝依然怀有希望,当他雷厉风行地清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势力,肃清阉党之祸后,朝野上下也曾有所期盼。无奈,大明已经病入膏肓,加之崇祯帝着力做个英明之主,却又难免个性上的种种缺陷。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调侃:“明王朝第十七任皇帝朱由检并不是不想把国家治理好,但他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犹如小学生没有写出博士论文的能力一样。他精力充沛,沾沾自喜于自己明智的措施,发脾气的时候不可理喻,而且几乎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发脾气。他对自己的错误永远有动听的掩饰,绝不寻求更正,却喜欢他的部下歌颂他英明。”
或许是自幼生活环境的复杂与提心吊胆,直到即位之初朱由检也一直小心翼翼,也由此决定了他性格多疑,刚愎自用,驭下苛刻而寡恩。他在位十七年中,频繁更迭阁部臣僚,自杀了袁崇焕后,他越发的不信任大臣,多次诛杀督抚大吏。
果真是性格决定人生,虽然他勤于政事,不贪女色,呕心沥血,但他的性格缺陷却又给明朝的统治危机推波助澜。汤纲、南炳文在《明史》陈述了崇祯的三大短板:“一是急于求成,导致了“功令太严,吏苦束湿”;二是虚荣而刚愎自用,给奸佞之徒钻了空子;三是不信任百官,寄希望于宦官,加深了政治的混乱。”
因此,对于朱由检,我们只能说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做个力挽狂澜的有为君主,但却亡于煤山的清风明月下。同样作为亡国君,比起软弱无能的汉献帝,荒淫无道的陈叔宝,暴虐无常的隋炀帝,人们对于崇祯还是比较宽容的。连他的竞争对手都为他说了不少好话。李自成在《登极诏》中写道:“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孟森先生说:“熹宗,亡国之君也,而不遽亡,祖泽犹未尽也。思宗,自以为非亡国之君也,及其将亡,乃曰有君无臣。”的确,比起朱由检,朱由校恐怕更像亡国之君,可他运气好了一点点,早早死掉,把上吊的滋味、亡国的苦痛留与弟弟朱由检品尝。而朱由检也只能在“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辩护中唏嘘一番。
崇祯皇帝自缢时,在衣襟上留下了这样的遗言:一行是: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貎恭,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朕百姓一人。另一行是:百官俱赴东宫行在。
“巍巍万岁山,密密接烟树;中有望帝魂,悲啼不知处。”三百多年的光阴流转,究竟是海棠树,还是古槐背负着罪名,后人已不得而知,但大明王朝已随末代君主的魂飞魄散而走到了尽头。
【名家巡礼】
孟森:(1828-1937),字莼孙,号心史,武进县人,清史学科奠基人,在日本留学译有日本维新后的政法类书籍。回国后主编《东方杂志》。1914年发表《心史史料》第一册,是他的治史发韧之作。1931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学,著有《明清史讲义》,对明清两代的兴衰揭示详实,对事件原委和人物活动作出了相当深刻的评述。他正本清源地解决了无人敢揭奥发秘的清世渊源,对史实的研究和表述中,特别注意成就和缺失两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