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4)
折子拜发的同时,考虑到左宗棠援浙兵力太单,曾国藩又飞檄老湘军刘松山部六千人十二营,又加派八营骑队,速赴广信与左宗棠会合并归其节制。
鲍超、刘松山二将都是湘军出了名的虎将,为使左宗棠能大显身手,曾国藩不得不忍痛把刘松山这只猛虎赠给他。如果曾、胡相交是披肝沥胆,那么曾、左相交便可称肝胆相照了。
十几日后,朝旨飞递安庆和广信两地,朝廷对曾国藩所请无一例外全部答应了下来。接到圣旨的当日,曾国藩抚须对座中的一班幕僚说道:“把浙江军务交给左季高,本部堂大可放心了!”
左宗棠接旨后泪流满面,唏嘘不止。他一则感于曾国藩的全力推荐和信任,一则感于朝廷对自己的浩荡隆恩和无限重托。
当晚,他含毫命简,草折一篇,一是向朝廷表明心迹,一是向朝廷汇报浙江的局势。
左宗棠出山以来,为张亮基办过文案,又为骆秉章拟过奏稿,却从不曾为自己拟过折子。如今,他终于可以为自己拟一篇奏稿了,心情之激动可想而知。
他在奏折中这样写道:“伏念臣一介寒儒,未谙戎务,仰蒙先皇帝特达之知,由举人迭次拔擢,补授太常寺卿、帮办军务。每思殚诚尽瘁,以图一报。兹复蒙皇上恩命督办浙江军务,虽自恨才力庸下,未能匡时济变,仰副恩知,然当全浙鼎沸之时,又何敢稍事诿延,自干咎戾?”折子随后又对局势作了分析:“唯浙江全省自金华、严州、处州失守之后,绍兴、宁波、台州相继沦陷,局势全非。由江西入浙之道,遍地贼氛……以江、浙现在局势言之,皖南守徽、池以攻宁郡、广德,浙江守衢州以规严州,闽军严遏其由浙窜闽以绕犯江西之路,然后饷道疏通,米粮军火接济无误,诸路互相知照,一意进剿,得尺则尺,虽程功迂缓,实效可期,此固一定之局也。”左宗棠接着谈了浙江局面变坏的原因:“查浙江军务之坏,由于历任督抚全不知兵,始则竭本省之饷以济江宁大营、皖南各军,图借其力以为藩蔽,而于练兵选将之事漫不经心;自江宁、皖南大局败坏之后,又复广收溃卒,糜以重饷,冀其复振,卒之兵日增而饷日绌,军令有所不能行,以守则逃,以战则败,恩不知感,威不知惧,局势愈益涣散,遂决裂而不可复支矣!”
折子拜发的当日,浙江省城杭州被太平天国李秀成部攻破。浙江巡抚王有龄等所有守城官兵俱被斩杀,无一幸免。
杭州城破后,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会合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部,分取江山、衢州等地。
驻扎在江山的浙江按察使、安越军统领李元度,驻守在衢州西北沐尘之杭州将军瑞昌,分别派快马驰赴安庆、广信两地,在请曾国藩速调援兵的同时,又催请左宗棠尽快入浙,以挽狂澜。
快马来到广信时,正是大年的初一,左宗棠办事衙门上下正筹办着要为统帅左宗棠过一个热热闹闹的五十大寿。
为了使左宗棠的五十大寿不至太过寂寞,长子孝威也跋山涉水,来到广信大营,代表一家大小给父亲祝寿。
一见到长子孝威,左宗棠的心里不由生出无数的暖意和惬意,他嘴上虽不说什么,但神情已经透出了无限满足。
孤军前进
左孝威向父亲左宗棠请过安后,便开始介绍家中的情况,最后又道:“爹,儿子不孝,这次乡试,儿子又名落孙山了。”
孝威话未说完,已羞愧地低下头去。
左宗棠当着杨昌浚的面对孝威说道:“威儿,你的事情爹已经知道了。这次落榜,三年后再考,你不要羞得跟什么似的。你能替爹照顾好你的母亲、姨娘及几个弟弟妹妹,就已是大孝,爹知足啊!爹上次去东流见你涤生伯父,你涤生伯父说,这人哪,分大器晚成和大器早成两种。你涤生伯父呢,是大器早成,爹呢,就是大器晚成。”
杨昌浚见左宗棠说得认认真真,毫不扭捏,不由笑着打趣道:“我说季翁啊,这话别人说可以,您怎么自己说呀?您老不怕传出去,别人说您老是王婆卖瓜?”
左宗棠哈哈大笑道:“我是威儿的爹,只有爹说的话儿子听了才信,你们说顶什么用啊!威儿,爹说得不错吧?”孝威笑着没敢言语。
杨昌浚则把孝威拉到一旁,道:“孝威,走,跟世叔到营去给克庵他们几个请安去。”
孝威对杨昌浚耳语道:“老世叔,您忘了,我还没给姨娘请安呢。晚生行前,娘特别交代过,让晚生好好看一下爹身边的这位姨娘大人,看她能不能照顾好爹。爹一个人在外,娘和家里的姨娘都不放心呢!”
杨昌浚小声对孝威说道:“孝威呀,你爹娶的这位香姨娘,可是个百里挑一的好姨娘啊!不仅长得俊秀,手也巧得很。你回去后对你娘和姨娘说,只要有香姨娘在你爹身边,她们就尽管放心吧。老世叔担保香姨娘对你爹一万个好。”
左宗棠这时用手指着杨昌浚说道:“石泉,你又在教唆威儿什么歪主意?你现在是七品的知县又加同知衔,可不能跟孩子没大没小!对了石泉,这几日光忙活催饷的事了,倒冷落了梅村。梅村的病怎么样了?能不能随军赴浙?”
杨昌浚一见左宗棠谈起了公事,忙撇下孝威,紧走两步来到左宗棠的身边,说道:“季高,我正想跟你说这事。梅村这几日可不大好,恐怕熬不了几天。克庵急得到处延医求药,却不见一点起色。”
左宗棠心下一沉,不由反问一句:“你和克庵是怎么个主意?梅村随我出征以来,大大小小经历了十几次战阵,可到现在头上还没混上个顶子,不能就这么走啊!”
杨昌浚道:“这也怪不得别人,总归是他自己不争气。”
杨昌浚忽然把话止住不说,回头对孝威道:“贤侄,你现在让人领着到上房去给你香姨娘请安去吧,世叔这里要和你爹说几句要紧话。”
孝威巴不得有这一句话,杨昌浚话音刚落,他便忙冲着左宗棠、杨昌浚二人施了个礼,然后退出房去。
杨昌浚接着说道:“季高,我今儿跟你说句实话吧,梅村这病,全怪他自己。”
左宗棠一愣,忙小声问:“石泉,你把话讲清楚些,梅村到底背着我干了什么?”
杨昌浚道:“季高啊,这梅村和他哥哥一样,百样都好,就是太好女色。我们打这一路,梅村玩了一路。就是上个月,他带着老湘营去偷袭长毛的女营得手,俘获了一百多个女长毛。他把年老些的送去了阴间,年轻的全部留了下来。你几次发文催他回营缴令,他迟迟不动,是因为他与这些女长毛在床上战得正酣,没有尽兴啊!他被人抬着回营缴令,还说中了枪伤。他做的这些事情,全军上下人人知道,只瞒着你一个。季高你说,凭他那小体格,能经得住七八十个女人轮番折腾吗?老湘营现在军心涣散,全无斗志,全是因他而起呀!”
左宗棠未及杨昌浚把话讲完,已是气得连连跺脚道:“这个王梅村,他可是误了我的大事!大军马上就要向浙江进发,他的老湘营是主力呀!老湘营变成这样,还主什么力呀!石泉啊,梅村胡闹,你怎么不早跟我说呀?你和克庵瞒住不说,不仅害了他,也害了我们辛辛苦苦建起来的楚军哪!这可怎么好!这可怎么好啊!”
正在这时,一名亲兵慌慌张张闯进来禀道:“左大人、杨大人,老湘营王管带恐怕要不行了!刘大人速请二位大人过去一趟。”
左宗棠一愣,与杨昌浚对视一下,快步走了出去。等他赶到老湘营时,王开化已经驾鹤西归。左宗棠一面连夜向曾国藩通报王开化的死讯,一面为王开化准备棺柩,并派出五十名老湘勇护送王开化回籍。
当晚,左宗棠把杨昌浚叫到签押房,说道:“石泉,我思虑再三,决定把老湘营交给你统带。你知道,老湘营原本是能战能守的一支队伍,立过无数战功,如今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全是梅村统带无方所致。我知道,请梅村出山管带老湘营,是我一大过错。石泉,你意如何?”
杨昌浚沉吟了一下道:“刘寿卿统所部正向广信进发,老湘营原系刘寿卿所部。我以为,寿卿到后,不妨把梅村所遗之老湘营重新划归其节制。你意下如何?”
左宗棠想了想,道:“寿卿现在是总兵衔,老湘营重归其节制自然在情在理,可总得有个管带呀。涤生已把寿卿所统的老湘营划归我节制,但梅村管带的老湘营成了这个样子,就算交给寿卿,也得恢复到从前的样子才不至于让寿卿耻笑啊!石泉啊,就这么定了,你先接统老湘营,抓紧操练,等寿卿到后再说吧。”
左宗棠口里的刘寿卿,即是湘军名将刘松山,寿卿是刘松山的字。刘松山是湖南湘乡人,最早参加王錱团练为勇丁,因功晋哨长。曾国藩率湘军出省作战后,王錱则脱离湘军,另立“楚”字大旗,被骆秉章留下助守湖南,刘松山则随曾国藩出省作战,因作战勇猛,很得曾国藩赏识,先后保举其为武职从九品额外外委、正八品外委千总并赏戴蓝翎、正五品守备等,又将两营湘勇交其统带,归道员张运兰节制。刘松山累官正四品都司、从三品游击并赏换花翎,到咸丰十年,终于成了湘军独当一面的二品总兵衔统兵大员,与鲍超等一班名将并驾齐驱了。
刘松山与鲍超、已故提督塔齐布一样,以能打硬仗著称。
就在左宗棠五十大寿到来的头两天,安越军统领李元度的军情快报飞递进行辕。左宗棠览读之下,大惊失色。他也顾不得多想,连夜把杨昌浚、刘典以及各营营官传进行辕,说道:“李次青被围,瑞昌已丢了沐尘退向衢州,我若还在这里等饷粮,浙江全境就将不保。本官计议已定,事不宜迟,明日各营三更做饭,四更拔营。杨大人率老湘营三营为第一起,刘大人率五营为第二起。两起人马进止,由杨大人相机酌度办理。本官为后队,俟刘总镇大队人马到后起程。”
刘典一听急道:“大人,还有两天就是您的生日,您总得让弟兄们吃碗您老的长寿面哪!”
杨昌浚也道:“军情再急,也不差两天啊!”
左宗棠抚须说道:“什么狗娘养的长寿面,本官就权当不到五十岁。杨大人,你一会儿托人去城里给香儿买个丫环。我们走后,香儿一个人在这里总要有个人照料。刘大人,烦你挑出两名可靠的军兵,连夜把孝威送回湘阴。各位将官,请听本官一句话。如今不比从前,我等入浙后,便是孤军作战。饷要自筹,粮也要自筹。从明日起,凡我楚军出征将士,均不准带女人随行。大家跟着我,做他几年和尚如何?浙江一日匪患不靖,我们就做他一日和尚!”
刘典这时笑道:“大人还是不要这样说吧。弟兄们做几日和尚倒是没什么打紧,倒是大人却不能做太久的和尚。大人是堂堂的三品京堂,身边没个女人侍候哪行呢?杨大人,我说得不错吧?”
左宗棠一瞪眼道:“你胡说什么?军中岂能有戏言?”
杨昌浚忙起身打圆场道:“大人息怒,下官以为刘大人适才所言合情合理。刘大人的意思,三军进浙后,若局面越来越坏,全军上下自然要做和尚。若局面很快好转,若想迎娶家室的,自然要许他迎娶。从军打仗,也不能误了儿女不是?圣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左宗棠知道自己的话适才说得太满了,于是摆摆手道:“好好好,就以杨大人适才所言为准。浙江局面一日不好转,我们就做他一日和尚。”这时,一名营官起身说道:“左大人,如果我们被长毛打出浙江怎么办呢?”
左宗棠想也没想随口答道:“本官就把楚军改成楚庙!”他这一句气话,说得满堂大笑。
在安庆坐镇的两江总督曾国藩,接到李元度和瑞昌的求救军报后,一面檄催左宗棠提前入浙,一面密疏朝廷,举荐左宗棠暂署浙江巡抚。
左宗棠俟刘松山二十营到广信后,当日即拔营由汪口逾大庸岭进入浙江境内;先驻浙江开化张村,又抵马金街。不久,左宗棠接到圣旨:“赏左宗棠二品顶戴,暂署浙江巡抚”。
同日,朝廷又向各地督抚下达谕旨,准“借师助剿”,准上海成立中外会防局。朝廷在太平军的强大攻势下,不得不求助于其他国家。
上海中外会防局,就是当时官军与驻扎在当地的英国军队联合后成立的、意在共同抵抗太平军的军事防御机构。
太平天国成立伊始,在中国境内的各国军队,最先抱着的是一种中立态度,他们当时还看不清鹿死谁手,不敢轻易表态。
太平天国强大后,清军开始节节败退,外国人于是达成一致,开始暗中支持太平天国进攻清军。他们向太平天国贩卖最先进的火炮火枪,还帮着杨秀清、石达开等人购订铁甲战船。他们这时甚至已经认定了太平天国一定会赢。
但是,随着太平天国“杨韦事变”的爆发,以及接二连三的内讧,太平军的势力便很快弱了下去,风光渐渐不再。各国权衡利弊,很快又达成一致,转眼又开始帮助起清军来,不仅帮着买枪买炮,还向总理衙门许诺可以提供军队。
尽管清廷知道“借师助剿”将后患无穷,但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太平军,也只得孤注一掷了。这既是大清国的悲哀,也是太平天国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