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左宗棠发迹史下
914500000014

第14章 (1)

第四章 (1)

老部下指点左宗棠怎么送礼

钦差大臣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正月初一,左宗棠接到六百里快马递到的圣谕:“陕甘总督、一等恪靖伯左宗棠,着授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钦此。”

显然,为事权归一,朝廷经过反复考虑之后,不得不把“钦差大臣”职衔授给左宗棠,以便左宗棠能在粮饷募勇之事料理完备后,尽早入陕,扭转陕甘的被动局面。

接旨不久,左宗棠又收到杨岳斌及刘蓉快马送到的信函各一件。

杨岳斌在函中向左宗棠通报,老湘军统领刘松山所统带部队十七营,马队三起,已飞速抵陕并解除西安之围,并通报鲍超各营,因粮饷尚未备齐加之鲍超本人旧病复发,全队尚未开拔的实情。

刘蓉则向左宗棠讲述了因乔松年掣肘,致使“月饷欠悬,饥寒交迫,死者无葬埋之费,伤者无医药之资,各军将领日来弟寓泣诉”的窘境。读过刘蓉的信,左宗棠气得一夜未眠,他暗道:“陕省局面坏得如此之快,全系乔松年滞怠饷糈所至!”

所幸刘松山已抵西安,这总算能让左宗棠松上一口气。

左宗棠就陕甘目前的形势以及如何办理等事,给朝廷拜发了《敬陈筹办情形》及《筹拟购练马队》,又附《恳恩敕下杨岳斌、刘蓉悉力支持》一片,恳请朝廷自己未到任前,仍由二人主持大局,自己可以从容展布;抵任后,与二人共同维持局面,把陕甘两省的局势稳定下来。

左宗棠以为,放刘蓉做陕西巡抚,一定比乔松年任巡抚更合适。刘蓉久经战场,颇知兵事玄妙,而且筹饷有方。左宗棠担心刘蓉革职回籍后,再难有出头之日。于公于私,都该上折奏留刘蓉、杨岳斌。

但朝廷并不这么想,一个月后,圣旨下到大营,驳复了左宗棠奏留刘蓉的请求。圣旨以不容回旋的口气写道:“杨岳斌迭经有旨,责成将甘肃军务妥筹整理,准归该督调遣。刘蓉于捻踪入陕后,屡次催令出省,终以抗违,去冬灞桥之挫,已降旨将其革职,毋庸留陕,以为疲玩者戒。钦此。”左宗棠长叹一口气,只得作罢。

转日,左宗棠着刘典统勇先期入陕,自己拟待马匹、枪械以及粮饷办理妥帖后,再拔营跟进。

刘典离开汉口第五天,左宗棠又收到朝廷十万火急递来的圣旨,告以据陕西巡抚乔松年奏报,陕西形势危急,军心、民心日渐涣散,着其迅速入陕,勿在鄂停留。

圣旨最后命令左宗棠:“该大臣务当先其所急,迅往镇压,并以屏蔽晋、豫,断不令遽行入甘,致碍该大臣种种布置。”

左宗棠接旨色变,等传旨差官离去,便大骂道:“这个乔鹤侪,他这是发得哪门子神经?陕甘粮饷无出,不把粮饷料理妥当,你让几万大军怎么剿贼!陕省的事,是生生坏在他这个王八巡抚手里!本部堂到陕后,看怎么同他算账!”

骂归骂,气归气,左宗棠又不敢不奉谕拔营。他只能一面西行,一面料理未尽事宜。途中,左宗棠陆续接到圣旨。

一旨曰:“杨岳斌奏八旬老母病重,自身病亦增剧,恳请开缺回籍。着宁夏将军穆图善暂署陕甘总督,准杨岳斌交篆回籍。”

左宗棠收到此旨苦笑不止,杨岳斌、刘蓉这两位同乡,他一位也没有留住。

一旨曰:“裕瑞奉旨赴蒙古等地为入陕官军采办马匹已成,现已分起解赴陕甘总督衙门,交穆图善;富明阿奉旨已率麾下吉林马队五营,并新募年力精壮炮手千余名,拔营向陕西进发。”

一旨曰:“两江协饷已由曾国藩、李鸿章派人送抵西安,四川、福建浙协饷已启运。”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四月初八,左宗棠率军抵达樊城。

在樊城,左宗棠收到穆图善军情快报,称:“入侵新疆的中亚浩罕汗国帕夏①阿古柏,已统率麾下安集延人,突然占领库尔勒以西地区,并赶走新疆伪回王布素鲁克,公然建立‘哲德沙尔’汗国,自封‘毕条勒特汗’”。

左宗棠读了穆图善的兹文后,又是几夜不得安枕。他私下对香姑娘说道:“这个阿古柏洋犊子,他是欺我大清无人吗?待陕甘平靖,看本部堂怎么收拾他!”

宁夏将军穆图善,字春岩,满洲镶黄旗人,那拉塔氏,是有名的揽权不干事的主儿,与军机大臣宝鋆的关系最好。初以骁骑迁参领,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随多隆阿阻击太平军陈得才部西进陕甘,战败之后,却把责任推到多隆阿头上。

多隆阿还没来得及辩解,穆图善已通过宝鋆的举荐,升任西安左翼副都统,两年后继多隆阿署钦差大臣。同年夏,又是宝鋆说了话,赏一品顶戴补荆州将军,与刘蓉会办陕甘军事。次年调任宁夏将军,会同总督杨岳斌继续办理陕甘军事。他自恃边务老臣,圣恩又好,自然不肯屈尊于人下,刘蓉与杨岳斌竟全不放在他的眼里。他要办的事情,全陕甘没有人敢道半个不字。按大清官制,总督与将军虽是平行的,但地位,总督却是高于将军的。但在陕甘,无论总督杨岳斌办理何事,若不征得穆图善同意,他就办不成。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陕甘的局面如此糟糕,全是总督、将军、巡抚互相掣肘出现的结果。

六月十八日,左宗棠抵达陕西潼关。

在潼关,左宗棠接到穆图善、乔松年十万火急发来的咨文称:“原定济饷除两江按额如期到陕,其他济饷均未解到;如今粮饷不继,入陕各路官军人心浮动,均有哗变之象。”

左宗棠接文大惊,不得不飞檄福州船政局胡雪岩,命其速赴上海向洋行借款二百万两以救急。左宗棠在信里交代胡雪岩,此次借款,长短局均可,仍用各省济饷做抵押,拿陕甘的国课做担保。给胡雪岩的信让快马送走后,左宗棠又飞檄乔松年,着乔松年加紧筹饷以稳军心,并让乔松年转饬陕西藩台林寿图,倾陕省现有银额解营,不得有误,如其不然,定当严参!

左宗棠当晚又紧急给朝廷拜发了《奏请商借洋款以急需》的折子。在潼关耽搁了五日,左宗棠正要起程前行,不期赏二品顶戴候补巡守道刘锦棠,统率七营老湘军人马赶到这里。

刘锦棠是奉刘松山与乔松年之命,特赶来潼关接应左宗棠的。一见刘锦棠,左宗棠分外高兴,当即命令各营驻扎原地不动,决定和刘锦棠会商后再决定进止。

后生可畏

左宗棠如此高看刘锦棠是有原因的。刘锦棠是湖南湘乡人,字毅斋,以监生捐县丞。其父名厚荣,早年投湘军,与太平军作战身亡。为报父仇,他弃县丞不做而随叔父刘松山同投曾国藩麾下。

刘松山被曾国藩拔为营官后,他为刘松山办理文案,闲暇则与兵书战策为伴,深得曾国藩嘉许。刘松山临阵对敌,每有疑难,亦与之商议。其每献计于刘松山,使刘松山每战必捷,直累功至提督衔,与鲍超齐名;刘锦棠本人,也因佐刘松山兵事有功,被曾国藩保举成二品顶戴候补巡守道,并拨七营人马归其统带。刘锦棠早年丧父,一直视刘松山为父。刘松山也因连年征战未娶,视锦棠如子。

刘锦棠时年不过二十八岁,如此年轻,能有如此之成就,在当时的大清来说,的确是凤毛麟角,既难得又罕见,左宗棠不能不高看一眼。

刘锦棠到潼关的当晚,左宗棠向刘锦棠询问了一下在陕各军的情况。刘锦棠道:“世叔容禀,晚生以进陕后所见情形而论,陕事如此不易措手,实则是在兵而不在将,粮饷倒在其次。”

左宗棠见刘锦棠发出如此言论,当即一愣,不由笑着问道:“毅斋,本部堂接到督办圣谕,首先想到的便是饷事。你也知道,本部堂每次出征,总把饷粮列为首要。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也是这个。你如今讲粮饷倒在其次,这可大出本部堂意料之外了。你几年来,一直以兵事为主业,你来说说看。”

刘锦棠想了想,说道:“世叔,这里就我们叔侄二人,晚生有思虑不周的地方,世叔既莫怪晚生妄言,也莫笑晚生无知。晚生大胆以为,现在在陕的捻贼张宗禹大队人马,主要以马队为主,步队次之。而我入陕之各路官军,则是步队为主,马队次之。曾相国在徐州师久无功,也是缘于我各路官兵步多而骑少之故。”

左宗棠哈哈笑道:“毅斋所言极是,你大概已经听说,本部堂上奏朝廷,让裕瑞到蒙古买马的事了吧?现在裕瑞已将马匹运送到兰州,穆图善正在择将选勇设立骑营,相信月余可成。毅斋,你大概也没有想到,本部堂会有此一策吧?”

刘锦棠微微一笑,道:“裕瑞将马匹运送兰州的事,晚生不仅早就知道,而且最近又风闻,督标营因粮饷不继,穆大帅正将这些马匹,陆续拨给各营宰杀充食。晚生还听说,世叔让裕瑞采购马匹数目是两千余,裕瑞实际解送的只是一千八百匹。如果督标此时仍无粮救急的话,裕瑞解送的马匹,应该能剩一千匹左右。”

刘锦棠话未落音,左宗棠已是惊得瞪大双眼,张大嘴巴,一脸的困惑。刘锦棠见左宗棠呆若木鸡,不由接着说道:“世叔如此吃惊,大概是没有想到吧?其实想想也不奇怪,裕瑞匆忙奉旨,他如何能在十日之期,购到几千匹战马?不把些老弱病残拿来充数,他如何能向上头和您老交差呢?穆大帅久屯边关,最知马之优劣,上不得沙场的马匹,不让兵勇宰杀充饥,您让他老留之何用?草料都供不起呀。”

左宗棠这时才像醒过神来似的,道:“毅斋,你适才讲的这些,是从哪里听来的?如真像你说的那样,本部堂购马匹的这几万两银子,可不是打了水漂?你说的这些,究竟是不是真的?风闻可不行啊!”

刘锦棠答道:“世叔莫急,大概这一两日,穆帅的军报就能递到。但不管怎样,晚生已经料定,裕瑞采购的这批马匹,能真正上沙场的不会很多,恐怕连一个骑营都建不成。世叔,晚生一直有个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左宗棠忙道:“你有话尽管讲就是,不要藏着掖着。这方面,你不如令叔寿卿痛快。”

刘锦棠道:“晚生想问世叔一句,采购马匹本系为建骑营所用,像这样的一桩大事,世叔怎么不委托黑龙江将军特普钦或者吉林将军富明阿去办呢?”

左宗棠小声说道:“特普钦正在病中,富明阿呢,本部堂又未与他打过交道,有些信他看不着。何况,富明阿素有贪名,本部堂亦怕他狮子大张口。本部堂派裕瑞赴口外购马,是因为裕瑞执掌过太仆寺,应该懂马之优劣嘛!”

刘锦棠接口说道:“普天下人都知道,裕瑞最会吃马,却从未听说过他会相马。一匹马能出多少斤肉,多少斤筋,没人能赛过他。”

左宗棠急忙挥挥手道:“毅斋,你不要说下去了。本部堂想和你计议一下,眼下在陕各路人马,纷纷断粮断饷,当如何才能稳定军心?你入陕已有些日子,又和捻逆与匪徒交过手,你说说看。”

刘锦棠沉吟道:“世叔容禀,晚生以为,粮饷相比,粮为第一,饷次之。世叔应当先派快马分赴河南、山西两省,去向赵长龄抚台、李鹤年抚台求援,先商借一批粮食应急。朝廷已有旨着赵抚台帮办陕西军务,他不能不借粮于我。山西则是陕西的邻省,李抚台也自无坐视之理。粮食一到,军心自可稳定。

“第二步,世叔可上奏朝廷,请吉林将军富明阿选派炮队赴陕,以防捻军狂奔无度。若饷有着落,世叔先要派人去和富明阿联络,请他代购一批军中用马,先期采购五千之数,陆续增至一万匹。世叔可就在潼关方圆,从各营抽调兵勇设立骑营,酌派明白此道之人出任营官,请总兵、提督衔的大员分统之,最迟不过三五个月,必能成军。

“晚生大胆以为,规陕甘之道,由骑兵追剿,用炮营轰击,以步兵围而歼之,方能大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