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唐宫盛世
9233800000031

第31章 Chapters31

三日后,太宗巴巴的站在我的门前,看着我紧闭的屋门。团团直转!

屋内,清竹笑着道:“娘娘,这陛下在外面都站了有一个时辰了,可朕够耐心的。”

清菊拍了下清竹道:“都什么时候了,还闹!娘娘,不如让陛下进来吧!这罚也罚的有些过重了!”

我兀自端起了杯茶,抿了一小口,见好即收,便顺应着点点头。

太宗见屋门大开,便跨步进来,陪着笑脸道:“媚娘,这几日在这屋中可寂寞,不如让朕带你去御花园玩玩!”

这一上来就使杀手锏,未免太快了吧!

我顺从的道:“好啊,臣妾亦好久未去那玩了,不过是不是最近在屋里闷久了,被这屋中的湿气感染,总感觉使不上力,整日无精打采的!”

说完我揉着头。

太宗忙道:“要不要喊太医来看看?”

我打了一哈欠,柔声道:“小毛小病的,不劳的陛下费心!”

我在太宗的脸上转了两圈,直看的他心里发毛,我才堪堪问道:“陛下如此开心,是不是皇后的事已决定下来了!”

太宗的眉头一皱,随即堆上笑脸道:“朕恐失天下!”

朝廷之上,太宗刚提上想法,魏征便立刻上期道:“陛下方比德唐、虞,奈何以辰嬴自累。”一句话噎的太宗再不敢言语。相比天下而言,一个美人的皇后位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我嘲笑了下,道:“杨妃姐姐不闹了?”

太宗再上前一步,揉着我的背,轻声道:“不闹了!是朕错了!”

看他软言细语,我倒也真不好再难为他什么了!

只是三天被活活关在屋内的闷气没法出了。

~~~~~~

杨妃之事刚平息,边境又起战事!

八百里加急的函件送回长安的时候,太宗的脸便凝重了!整个朝廷上下一片震动!当时我正在太宗身边,密件是说高丽国大军进犯!

看着太宗匆匆而去的脚步,修长的身影带着一丝苍凉。大唐已是安静了十几年,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国会来侵犯。

我嘴角挂上淡淡的笑容,居安当思危。这些年,过的过于平静了。只是一点小事,却弄的如此慌张。

大国者,当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毕竟是天下刚刚打下,许多元老重臣皆在!一时间,将领们纷纷请战。长孙无忌则在大殿上笑道:“区区高丽,何必劳师动众!倒显的他们很有分量一般,我们不仅要赢,而且还要赢的光彩,杀一儆百!”

太宗的眉头亦舒缓了下,道:“国舅有何策略?”

长孙无忌躬身道:“不如让各位皇子出去锻炼下。一来既可显示我大唐人才济济,二来也给晚辈们多一些锻炼的机会。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太宗突然立起身来,众人心中皆是一惧,陛下向来对自己的儿女疼爱有加,国舅的这番话可能触及了太宗的软肋。这时,各人脸色各有不同,有凝重的、有嘲笑的、有漠不关心的。唯独长孙无忌仍是一脸平静的立在朝中,散发着一股特有的上位者气质!

太宗走下殿堂,扶着长孙无忌的臂膀,哈哈大笑道:“国舅这番话,令朕茅塞顿开!朕确实是目光短浅了!”

长孙无忌一笑道:“陛下胜人之处,便是能听取他人的意见!一国之君,如此,便可了。天下定当安定!”

~~~~~~

太宗乖巧的点点头。随后便询问众臣道:“众爱卿认为众皇子中何人能担此重任!”

大将军侯君集上前奏报道:“魏王李泰可担此大任!”

侯君集乃是从小跟着李渊从军之人,从一小小的士兵爬到今日的地位。出生入死无数次,玄武门之变,更是一马当前,身先士卒!

如今,他的画像还挂在凌烟阁中。

太宗摸了摸下巴短少的胡须,喃喃道:“魏王,不错!”

众人见大将军上前举荐,太宗亦面露喜色,均纷纷附和!

太宗目光扫了众人一眼,仍是微笑着道:“其他人还有人选吗?”

丞相房玄龄上前道:“魏王年纪尚小,且从未历过战事,怕力有不逮,微臣举荐五皇子李佑和三皇子李恪二人。”

此言一出,侯君集便道:“想当年,本将军还不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玉不琢不成器。”

众臣一时议论纷纷,太宗迟迟未言,终无结果!

晚间,太宗来我宫中与我一同进膳!

我不予拒绝,只是低着头吃着碗中的饭粒!

太宗笑着道:“莫不要把头都冲进这碗里了。”

我抬头看了他一眼,好气道:“臣妾正在修习。”

太宗讶异道:“修习什么?”

“父亲常训诫我,食不言寝不语。”

太宗闻言,神色稍有一愣,似有所思,随后叹了口气道:“若应国公还在,此事倒还有个商量之人。”

我抬头莫名其妙的看着他。

他笑着看着我道:“你既是应国公最疼爱的女儿,定也有他几分谋略。给朕说说这出征高丽之人在哪位皇子中挑选才好?”

我的眼神充满了惊讶,心跳亦加快了几步。平复下心情后,我才低低道:“皇后在世时,有《女训》一篇,**之人不得参与朝廷议事。”

想起皇后之事,太宗感叹了一番后道:“朕恕你无罪!”

看他眼神如此坚定,我只能道:“派李恪皇子出战适宜!”

~~~~~~

太宗的眼光很亮,但那一闪而过的惊讶还是未逃过我的眼睛。

他这是何意?在他心中,难道我的答案不该是这个?他想从我口中听到什么?

我心中急急思索!

太宗看了我一眼,笑着道:“为何是他?”

我侃侃道:“朝中皇子只有李恪和李佑有军事经验,派其他皇子,必有不适,军中最忌军心紊乱,不听军令,若二人领兵,则必能震慑!李恪离京尚近,日夜便到,选他,则不会延误前线战机!”

而我心中还想到,李佑必然会造反,若此去与高丽一战,或许他的势力又将增加几分,这便宜不如给了李恪吧!毕竟他是忠诚的!

太宗笑意莹然的望着我!

我再度低声道:“臣妾言语若有差池,还望陛下恕罪!”

太宗却大笑道:“果然虎父无犬女,与朕想的丝毫不差!”

膳毕,宫中还有大量公文要等太宗去批,临走时,我却听到太宗嘴里嘀咕道:“侯君集大力举荐泰儿,是泰儿的意思?还是他本人的意思?”

这句话却围绕在我耳边久久不散。太子要开始动手了?

史上,侯君集是太子一伙的,力荐不懂军事的李泰前去,不是逼他死吗?

然他却做的让别人都误以为是对四皇子的好!端的一个好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