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唐宫盛世
9233800000034

第34章 Chapters34

李恪走后没多久,清菊突然匆忙而归。

暗中将一块信函递与我,在我耳边道:“宫中人多眼杂,娘娘万事小心。”说完,留恋的看了我一眼,转身而跑。

我紧紧拽着手中的信纸,这是李佑写给我的。

“从未说过我爱你,只因你太过耀眼,如明月一般,众星拱绕。从未说过我爱你,只因你的心太过坚强,从不曾透露过你的心扉。若不生于皇家,或许我会追求你,若活于自然,或许我会携你一生逍遥。而我们皆被这世事束缚,我唯一能做的便是起兵。我不忍靠近你,我怕你会因我受到牵连,我不忍靠近你,只敢躲在角落里,默默的看你。而这一次,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只能说,我败得一塌糊涂。可我却无悔、无悔!”

我轻轻点燃蜡烛,将纸片放上,瞬间绽放出美丽的火花。

伴随的,却是漫天的灰烬。

可这‘无悔’二字,却充斥满了我的心扉。

高丽等国尽皆归附,送上了大量的朝贡。

如今太宗是志满意得,威加四海,震古烁今。

太宗来我宫中的次数越来越多。给的赏赐也很多。我很是委婉的表示我不需要,他却道:“若不是那****陪在朕的身边,给朕宽心,亦可能不会有今日了,朕给你的赏赐再多,亦不过分。”

“可李恪他?”我欲言又止。

太宗笑着看了我道:“他本性清淡,朕只想让他过的更快乐些。”

我看着太宗的双眸透着神秘的色彩。

我错怪他了?那李恪呢?他看穿了太宗的心思了吗?

历史上的这位明君,到底有多少父爱是别人所看不到的。

~~~~~~

而在今年的春末夏初之际,魏王李泰遭到了暗杀。

只可惜,李泰只是用了招金蝉脱壳之计,便让暗杀他的纪干承基二人双双落网。

在审理这件案件的时候,二人为了活命,供出了太子李承乾的所为。

太宗的心中陡然拔凉。

多日来的兴奋之火一下子被扑灭。

当太宗带领士兵前往太子府中的时候。太子还在叫嚣着:“本宫与宫门不过一墙之隔,十数步可到。本宫若起兵,岂会如李佑一般,功败垂成。”

说完哈哈大笑。

而这笑声却只笑了一半,便凝固在空中。

他的眼中是自己父皇愤怒、失望的脸。他喃喃了半天,却吱唔不出半句。

四周林立的士兵,他只能伏在地上痛哭流涕。

我却不知道这是悔恨之泪,还是忿恨之泪。

“虎毒尚且不食子。”太宗只是把李承乾废为庶人,囚禁在了右领军府,并未将其处死。而附于太子的那些政党,以大将军侯君集为首的一伙人,太宗就没有太多的仁慈了,尽皆处斩。

魏王李泰如愿所得,趁机终日伴随在太宗身边,为其消闷解愁。

甚的太宗欢心。暗中太宗亦许诺立李泰为太子。

时夏,太宗因抑郁而病重。仅在长安的李泰与李治常常出入于宫中。倒又和我多增加了见面的机会。然我总是尽量避免。

对李泰,我早已分不清对他是爱是恨。

对李治,我心中总有几分内疚。

只是几次闪躲,李泰便把我堵在了宫门外的长长的走廊上。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没有一个人影。

我看着李泰,道了个安,便欲离去。

李泰却一把拉住我的臂膀,轻声道:“这般躲下去,打算躲到何时?”

我嘴角抽搐了下,道:“一生一世!”

“若我不允许呢?”

我回头诧异的望着他。

我的眼睛温柔似水,嘴角动了动,说道:“我早已说过我若为帝,定会封你为后。”

我狠狠的挣脱开他的手。

为了他的帝位,他让我失去了好多。如果只是为了我的后位,我该如何面对地下的父亲和庵堂中日夜流泪的母亲。

“你得逞了?”我笑着道。

我的语气让他很不适应,思索了半天才缓缓道:“父皇已答应我!”

“那便恭贺你了。”说完我疾步跑去。

李泰的脚尖点了点地,终有停了下来。直到我模糊的身影消失不见。才重重的叹了口气。

“你又想来扰云兮清静?”李治在背后怒吼道。

李泰回头的时候脸上已无笑脸,只有淡漠的神色。

看着李治因愤怒而通红的神色,李泰讥笑道:“汝素与李恪善,今李恪失宠,尔得无忧呼?”

说完‘哈哈哈’大笑三声而去。留下还在浑身颤栗的李治。

呆愣无神的站在原地。

~~~~~~

太宗的病在太医的治疗下,日有起色。

本该高兴的事,李治却愁眉紧锁。在太宗面前说话行事亦不自然。

一夜之间,仿佛变了个人似的。

太宗斜躺在龙榻上,招呼过李治道:“治儿,心中可有事?”

李治摇摇头。低着头不敢正视太宗。

太宗猛怒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无畏生死,何必做这扭捏状态!”

李治本一团浆糊的脑子被这一喝似有一丝清明。

跪下哭泣道:“儿臣怕!儿臣怕!”

太宗更是恼怒,厉声道:“怕什么?”

李治遂将李泰的话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太宗。

太宗本涨红的脸色一下子变的惨白。惊的李治久久未敢动。直到太宗下了命令,才缓身退去。

傍晚时分,太宗来了我的宫。

他的脸色久凝未退。他的眼神已不如往常一般的明睿。

带着彷徨和迷失。

我为他递上一杯茶。

他端坐在那,未动,只是盯着那茶看了又看。

我亦静静的坐在他的对面。看着他从发深处萌生出的白丝。

隔了良久,太宗才轻轻端起茶杯,微微抿了口。

然后抬起头看着我道:“媚娘,知道你进宫那么多年,朕为何从不曾宠幸过你吗?”

历史上的武则天未给太宗留下子嗣,所以自太宗薨逝后,便被强制出家为尼。

这些我是知道的,但历史的许多真相都因帝王的无上权利而得到蒙蔽。

我摇摇头,我虽不曾希望太宗占有我。但他对我的言语从未有过越线,我亦很想知道这位君王的内心到底是如何思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