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5 君子忌苟合,择友重趣味
朋友相交,大概在趣味上相合,才能成为真朋友。
——《朋友与社会信用》
贾岛说: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而梁漱溟先生认为择友的标准应该是“趣味”。这个趣味包括学识、品格、个人喜好等各方面。趣味不必相同,能够相合就可以了。
梁漱溟先生说,自己在二三十岁时所交的朋友,“差不多没有一个不比我年纪大的,如张难先、林宰平、伍庸伯、熊十力诸先生。不同年龄的人其趣味不同,而竟能成为很好的朋友,这都不是容易的”。
金庸先生所著的《笑傲江湖》中,曲洋和刘正风一个是正道名宿,一个是魔教长老,两个人却因为共同的爱好而结为生死之交,琴箫合奏《笑傲江湖曲》,他们在共同的兴趣上达到了性情的契合,最终双双殉乐而死。嵇康曾说: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交不为利,士不谋禄。与人结交不是为了从中获得什么好处,只要脾气相投就行了。
嵇康是常与向秀在树荫下打铁,不为谋生,只是随从自己的意愿。但因为他是当世名士,谁的诗文得到他的青睐,很快就能得到盛名。贵公子钟会有才善辩,也希望能够和他结交。一日,钟会前来拜访,带来大批官员,嵇康一见这场面很是反感,没理睬他,只是低头干活,钟会呆了良久,怏怏欲离。
嵇康突然开口说:“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立即地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说完就拂袖而去。
嵇康对阮籍却是另一种态度。阮籍以不拘礼法著称,他常用白眼对待礼俗之辈,用青眼接待知音。他的母亲亡故后,嵇康的哥哥嵇喜前来吊唁,阮籍翻着白眼,致使嵇喜不快而去。嵇康知道后,由于了解阮籍的性情,就干脆提着酒坛挟着琴去看他,阮籍果然高兴。
是真名士自风流,嵇康和阮籍就是能够在司马政权的压制之下以独特的方式保持风流姿态的真名士,所以嵇康可以不屑于和钟会相交,而阮籍能对嵇康大加青睐。
梁漱溟先生还认为,一个人即是从自己的趣味高低去定朋友的高低,也是通过朋友的高低而奠定自己在社会上的信用地位的。《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便是如此。
曹操为了得到徐庶,将徐母软禁在曹营。程昱赚得徐母笔迹,模仿她的字体,诈修家书一封,派人送到徐庶那儿。而徐庶是个至孝之人,为全孝道,只得赶往曹营。拜别刘备之际,徐庶不仅说日后纵然曹操相逼,也“终身不设一谋”,并且还为刘备推荐了一个奇士。
徐庶说:“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
刘备认为天下之才无出徐庶之右者,于是便问那人的才德与徐庶相较如何。
徐庶回答:“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徐庶口中的绝代奇才正是谋定三分天下的诸葛亮,刘备这才知道他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昔日所言的“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中的伏龙。
刘备准备去拜访诸葛亮时,司马徽前来拜访,刘备便向他打听诸葛亮其人。司马徽说:“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
关羽插嘴道:“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
司马徽却说,孔明不当与管仲、乐毅相比,而是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
第二天,刘备就带着关羽、张飞前去隆中求贤。
孔明一面未现,也一谋未设,就已经得到了刘备的仰慕与信任,何也?正是因为他所结交的徐庶、司马徽等人都非泛泛之辈。水镜先生清雅识人,有仙风道骨;徐庶的韬略才识时人难及,因此曹操才想方设法笼络他,刘备为他饯行时才会泪如雨下。这两位非常主人都对诸葛亮再三推崇,刘备自然深信不疑,心向往之。会有那段“三顾茅庐”的历史佳话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孔明有经天纬地之才,有经邦济世之抱负,才可能与徐庶探讨天下大势,才能够得到水镜先生的赞赏。可见,自己的趣味高,才能够交到好的朋友,也能够在社会上建立起自己的信誉和地位,这是梁先生教导给我们的。所以一方面要不断地砥砺自我,培养自己的才学品格,同时也要多与君子结交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