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944500000064

第64章 6 因为懂得,所以信任

第十章6 因为懂得,所以信任

朋友之间,要紧的是相知;相知者彼此都有了解之谓也。

——《朋友与信》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言而有信,是信守承诺,但是朋友之间的交往并不仅仅如此,梁漱溟先生说,朋友之间还要“信得及”。

这种“信”,并不是一种盲目的信任,而是建立在相互了解基础上的,用梁漱溟先生的话说就是:“我了解他的为人,了解他的智慧与情感,了解他的心性与脾气,清楚了这个人之后,心里便有把握,知道他到家。”

就算全天下的人都对他的想法和行为质疑,你却能够理解他,并且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支持他。这才是真正的知己。《诗经》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唯有知心者,方能称得上是知己,他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才是真正贴入人心的。但也因为知心难,所以多少人感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又有多少人会如伯牙一般,因知己已逝而摔琴!

三国时期,吴国德高望重的大臣吕岱为人正直,爱才如命,经他推荐,出身贫寒、没有靠山的徐原做了官。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上任后的徐原并没有对吕岱唯命是从,而是敢于直言。每当吕岱做了错事,徐原总是直截了当批评他。有人便在吕岱面前讨好,说徐原的不是。

吕岱笑道:“徐原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是为了我好啊。我敬重、举荐徐原,正是因为他有这个长处啊!”

后来,徐原死了,吕岱哭得很伤心,他说:“徐原是我的益友,现在他不幸去世,我今后还能从哪儿知道自己的过失呢?”

知己之间不是通过表面的言辞去交流的,别人只看到了徐原的不敬,不懂回报,却不知道徐原心中一片赤忱,而吕岱懂,所以不会怪罪。有时,知己好友之间的情感是无法用时间或者空间去衡量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梁漱溟先生说:“既成朋友,则无论在空间上隔多么远,在时间上隔多么久,可是我准知道他不致背离;此方可谓之为信。”

古希腊有一个叫皮西厄斯的年轻人冒犯了国王,被投进了监狱,即将被处死。皮西厄斯说:“我只有一个请求,让我回家乡一趟,向我热爱的人告别。”

国王听完,笑了起来:“我怎么知道你是否会遵守诺言呢?你只是想逃命而已。”

这时,一个名叫达芒的年轻人说:“噢,国王!把我关进监狱,代替我的朋友皮西厄斯,让他回家乡看看,料理一下事情,向朋友们告别。我知道他一定会回来的,因为他是一个从不失信的人。假如他在您规定的那天没有回来,我情愿替他去死。”

国王很惊讶,竟然有人这样自告奋勇。最后国王同意让皮西厄斯回家,并下令把达芒关进监牢。不久,处死皮西厄斯的日期临近了,他却没有回来。国王命令狱吏严密看管达芒,别让他逃掉了。但是达芒并没有打算逃跑,他始终相信他的朋友是诚实而守信用的。

他说:“如果皮西厄斯不准时回来,那也不是他的错。那一定是因为他身不由己,受了阻碍不能回来。”

这一天终于到了,达芒做好了死的准备。他对朋友的信赖依然坚定不移。他说,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去死,他不悲伤。就在他被带到刑场时,皮西厄斯出现在门口,暴风雨使他耽搁了一些时间,他一直担心自己回来得太晚。他亲热地向达芒致意,达芒很高兴,因为他的朋友准时回来了。

国王认为,像达芒和皮西厄斯这样互相热爱、互相信赖的人不应该受不公正的惩罚。于是,就把他俩释放了。

“我愿意用我的全部财产,换取这样一位朋友。”国王说。

即使皮西厄斯没有回来,达芒对朋友的信心也没有丝毫的动摇,而是一再地为他考虑可能在他身上发生的事情。相知是双方的关系,达芒信任皮西厄斯,是因为皮西厄斯值得他信任。即便为朋友而死,他也没有遗憾,因为他没有背叛这份友情,而最终,皮西厄斯也证明了这份友情是多么的牢不可破。

梁漱溟先生说,片面的关系,不是朋友。“朋”,是两个月亮相互依靠,失去了任何一个都不行。朋友之间不仅仅是要相互喜爱,更为重要的是在相互了解之后更加欣赏、信赖彼此,这样的友情是会历久弥新、历久弥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