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命之道: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
纵然只隔一日,花已非昨日之花,雾已非昨日之雾。而最大的改变,还是人自己。每一刻,人都一方面向内雕琢着自己,成己之美玉;另一方面向外改变着天地,求物之尽善。这些一代代留下的痕迹,就是人类生命的证明和意义之所在。
1 生无目的,自然而成
我以为人生不好说目的,因为目的是后来才有的事。
——《人生的意义》
没有人去问一朵花为什么要开,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一个地点、这样的一个时节;但是人喜欢思考,所以常常追寻自己生存的目的:我从哪里来,又从哪里去?在我出生之前世界是怎样的,它会不会因为我的出现而改变,而当我走后是否一切就又重新回到了原点?所以人就成了来去无牵挂?
但是人在思考这些的时候,早已经踏上了生命的行程。如果人生真的有目的,那么思考之前自己是不是在毫无目的地行走?如果人不去思考这些问题,那么生活还是会按照既定的轨道走。所以,梁漱溟先生认为整个人生不能说是有目的的。
他说:“整个宇宙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天,地,山,水,各种生物,形形色色慢慢展开,最后才有人类,有我。人之有生,正如万物一样是自然而生的。天雨,水流,莺飞,草长,都顺气自然,并无目的。”
在我们出生之前,身边的一切早已被安排好;当我们去追寻目的的时候,反而就失去了生命的本色。花开花落,流星划过,这个世界有很多我们无法触及的地方,也就是我们不该去追寻的东西。在《功夫熊猫》里,有这么一段对白。
乌龟大师:看看这棵桃树,并不是我想让它开花,它就会为我开花的。
师傅:但是有些事情我们可以控制,我可以控制果实何时落地,我还可以控制它何时播种。那可不是幻觉,大师。
乌龟大师:是啊,但是无论你做了什么,那个种子还是会长成桃树。也许你想要苹果或者橘子,但它还是会长成桃树。
人就像桃树一样,当我们降临到这片土地上的时候,已经完成了一个转变和过程,很多东西已经无法改变了。人力无须与天对抗,因为人本来就是天之产物。同样,也要尊重其他的生命,它们也和我们一样。在自然面前,我们是平等的。
没有目的,并不等于人就少了轨迹,少了方向。很多人在追求目的的时候反而远离了生活的本真;而如果能够顺从自然的原则,那么事情就会做得更漂亮。
迪斯尼乐园经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在施工3年之后,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该怎样设计还没有具体的方案。施工部请他赶快决定,以便按计划竣工和开放。
格罗培斯大师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经验丰富,也留下了很多杰出的作品。然而,路径设计这件事情却让他大伤脑筋。他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已修改了50多次,但没有一次让他满意。
他开车经过法国著名的葡萄产区时,看到漫山遍野是当地农民的葡萄园。一路上人们将无数的葡萄摘下来提到路边,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吆喝,然而很少有人停下来。
当他们的车子进入一个小山谷时,发现在那里停着许多车子。原来这儿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你只要在路边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据说这座葡萄园主是一位老太太,她因年迈,无力料理葡萄园而想出了这个办法。起初她还担心这种办法能否卖出葡萄,谁知在这绵延百里的葡萄产区,她的葡萄总是最先卖完的。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格罗培斯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掉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
他给施工部发了一封电报:撒上草种,提前开放。施工部按要求在乐园撒了草种,没多久,小草长出来了,整个乐园的空地都被绿草覆盖。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踩出的小道有窄有宽,优雅自然。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当人们问格罗培斯,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方式设计迪斯尼乐园的道路时,格罗培斯说了一句话:“艺术是人性化的最高体现。最人性的,就是最好的。”
梁漱溟先生说:“整个生命的本身是毫无目的的。有意识的生活,只是我们生活的表面。就人的一生那么长的时间言之,仍以无意识生活为多。”格罗培斯说:“最人性的,就是最好的”,这种人性,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自然之性。人并没有刻意要去踩出一条小道来,但是在无意之中就完成了一幅杰作。
王维有诗云:“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芙蓉花不为谁而开,也不为谁而落,即便有哪个人或者是野兽路过,它的开落也与之无关。它只是在完成自己的命运,开了,就会落,这就是它的生活。而人在很多时候,也会有地方需要我们以这样的姿态去对待:不求问,不求解。而答案自会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