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2 帮助人不要带势利之心
以前想买书而买不起,等到有了地位可以买得起的时候,你倒不要去买,人家都会送给你的。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
胡适其人,有急公好义古代侠士风范,重朋友,轻钱财,接济朋友,救济学生,往往一掷百金却不提偿还。实际上,胡适虽少年得志,名利两得,但多大的家财也禁不住这样没完没了的资金外流,为此江冬秀曾经与他大闹。胡适一改平时忍让的姿态,在这个问题上对江冬秀绝不让步。
可见,“我的朋友胡适之”这个“雅号”并不是胡适虚伪地与人称兄道弟、圆滑应酬得来的,由这个称号就认为胡适靠手腕在交际圈子悠游自在,是对胡适的误解。
胡适“及时雨”的性格,一方面是受“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一方面与他早年的生活经历有关。
胡适年轻时是贫寒过的,那时,他想读书而不得,甚至要借钱买书。胡氏族中一名胡守焕者家境败落,急需现钱,遂将《图书集成》一部大书减价出售。胡适的母亲知道儿子想得到这部书,一贯要强的她竟然去借钱,买了下来。
胡适老年时不缺钱买书,但看饭桌两旁的书架上的书,如《哈佛古典丛书》(即《五尺丛书》)、《大英百科全书》、《二十五史》等,全是朋友送的。他与身边工作人员提起往事,感慨不已。胡颂平在《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中记下了这些故事。
胡适知人身处困境无人接济的难处,亦知道身居高位被人“过分照顾”有多烦心。
坊间流传的胡适轶事中,说胡适喜爱收集火柴盒。这其实是被记者过分渲染的结果。
早年胡适出任驻美大使期间, 偶尔收藏了几个火柴盒玩耍,不想美国《生活杂志》的记者来采访,看见了胡适房中这些“藏品”,于是这位记者撰稿时大笔一挥在采访照片上题注:“火柴收藏家胡适”。记者此举本想博人眼球,没想到给胡适的“爱好”做了软广告,世界各地的读者纷纷给胡适寄去各种各样的火柴盒,美国的火花收藏家们和火柴生产商寄来了大批的火柴盒——读者和收藏家们纯粹是出于对胡适的喜爱和尊敬才这么做,火柴生产商则是想用胡适的盛名进行宣传。
一时间,胡适的住处到处都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火柴盒,胡适不得不跳出来声明“够了”,谁知火柴生产商并不肯歇手,反而变本加厉加大了寄火柴盒的力度,搞得胡适叫苦不迭却又无可奈何。
事事都有个度,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来做,效果是决然不同的。红袖添香本是读书人都向往的雅事,然而若你在潜心读书撰文时,这位佳人总是不合时宜地添茶倒水,三分钟打扰一次,两分种制造点儿动静,想必这份高雅的清福不是人人都享受得了的。
不合时宜地帮助人,并不能拉近人与人的感情,接受的一方不但不会心生感激,还会深感困扰,所以助人一定要拿捏好分寸,急人之所急,才会使人心生感激。
美国人贝莉在她生儿子时和一名叫安的妇女住在同一个病房。贝莉的父亲是个开花店的,每天都给她按时送来一大束鲜艳的玫瑰花。而那个叫安的妇女,却总是一个人孤寂地待在病房里,从来没收到过一朵花,也没人来看望她。当贝莉第七次收到鲜花时,她感到很不安,为她从安的眼睛里所看到的忧伤和郁闷而不安。
于是,当她的父亲再次看望她时,她叮嘱父亲也给安带束鲜花。吃完晚餐,鲜花就送来了。
“这次是给你的。”贝莉将一大捧娇艳欲滴的玫瑰花送到安的怀抱。安凝视着鲜花,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并深情地说了声:“谢谢!”
30年过去了,贝莉早已忘记了这件事,忘了她曾经送花给一个妇女。然而这时,不幸降临了,贝莉的儿子被癌症夺走了生命。报上登了讣告,悲哀的心情笼罩着这个小家庭。在丧礼上,一个邮差送来了一小瓶娇艳欲滴的花束。卡片上写着她儿子的名字:“献给约翰——和你同一天出生在纪念医院中的孩子和她的母亲谨上。”
贝莉望着那只小花瓶,这才认出是30年前那位忧郁的妇女的。贝莉的内心突然涌出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贝莉一辈子送出了无数束鲜花,接受的人往往都为花朵的芬芳艳丽所欣喜,随即弃之记忆不起眼的角落。唯有30年前的那束玫瑰,被人镌刻在生命里,仅仅是因为它出现在一个人最脆弱、最需要抚慰的时刻。
胡适总会伸出热情的手,去帮助真正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人,他知道他的帮助会给那些人带来怎样的惊喜与安慰。这种困境中的帮助不会被时间的流沙淹没遗忘,它会成为一株玫瑰在一个人的心里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