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一生只活了56岁,真的就如他所言:时间有限。但他却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痕迹,也真正做到了不为别人而活,只为苹果的辉煌而奋斗。
乔布斯永远清晰地知道自己现在要做些什么,未来要做些什么。这在外人的眼里就成为了一种偏执,但也是因为这份偏执,乔布斯做到了一般人没有做到的。
乔布斯的生母是当时是一名在校研究生,未婚就生下了乔布斯,而他的生父直到乔布斯去世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才知道鼎鼎有名的苹果CEO就是自己的儿子。由于养父母没有大学学历,乔布斯的生母犹豫了一段时间是否把孩子交给他抚养,后来还是因为养父母一再承诺让乔布斯接受良好教育,以后上大学,乔布斯的生母才同意在收养文件上签字。
幼年的乔布斯就非常有主见,《乔布斯传》的作者王咏刚说,小时候的乔布斯成绩还不错,但绝对不是个听话的好孩子,他甚至因为调皮捣蛋而被学校勒令退学。他还是个不合群的孩子,当受到其他同学戏弄后,他会躲在角落里流泪。
人小鬼大的小乔布斯偷偷打量着这个世界,逐渐形成了只属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想必“你的时间有限,不要为别人而活”就是在乔布斯尚年幼时形成了基本的框架。
直到乔布斯选择在念大学时退学。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这一想法。
世界上有两个人的退学常常令人们津津乐道。一个是乔布斯,一个就是比尔?盖茨。抛开性格的成分不谈,乔布斯与比尔?盖茨一定会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大学的学习无法满足他们对人生的追求,更多珍贵的时间应该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上。于是一个人开始与沃兹尼亚克潜心钻研AppleI,另一个人狂热痴迷于各种编程。
多年之后,已在中年的乔布斯在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仍然津津乐道。
现在的苹果,在乔布斯个人魅力和产品独特风格的感召下,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这是明星才有的光环效应。却在一家做电子产品的公司身上成功出现了。并不是乔布斯与消费者走得有多么近,有多么听消费者的话。恰恰相反,乔布斯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将伟大的创意变成现实,像手拿一支指挥棒一样指挥着消费者向自己的目标前进。
意大利管理学教授罗伯特?韦尔甘蒂曾经对乔布斯与苹果的事例有过这样的论断:“这种领悟事物的洞察力并不是从用户向苹果传递的,而是相反的路径,我们去聆听苹果的声音远比它聆听我们的多。听取消费者建议对于渐进的革新是可行的,但绝难产生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