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穿越之清影随行
971300000119

第119章 第三股势力

第119章 第三股势力

他一把揽住我肩:“你总算想通了,咱们大展手脚的时候终于到了。”什么叫总算,难道他早就想到这些了?

他看我的样子笑着说:“知道我为什么一直说跟着你吗?原因就是我知道你一定不会退居二线,在后宫里做米虫不是你的作风啊,你也是有野心的,只是现在才开始罢了。”

看着眼前这个算是了解我的人,突然感觉轻松了许多,他给我一个鼓励的笑容:“放心去做吧,我和十爷都会尽我们所能的帮你,别忘了咱们是现代人,他们只是古代人。”

我用力的点着头,那我明天可以给皇上一个他满意的答案了,松了一口气才觉得外面真的很冷,拉着常远往景仁宫跑去,我现在最需要的是暖炉,哈哈。

算着来这几年存的银子,银票,常远也回屋搬来了自己的小金库,两个人加到一起去居然有五万两左右的银子,我俩都惊讶的看着对方,并且大声的喊出:“你贪污。”

“不可能的,我一年的银子是一千五百两,加上平时宫里人给的,这些年下来顶多三万多两吧,你一个三等侍卫升到二等侍卫,外加外面的宅子,你的钱哪来的?”我得理不惹人的逼问他。

他也猛挠着头:“我哪知道怎么会有这么多啊?你确定你那边和我这边都分清了吗?我真的没有落过油水啊。”

我不信任的斜视着他,拿鼻孔不停的瞄着他,好啊,这小子说瞎话脸不变色,哪个不知道有多少官员想巴结他一样。

老十办差回来,看我俩滩这一桌子的银子,张着大嘴高兴的趴在钱上:“哇好多的钱啊,我喜欢,哪来的啊?谁送的?”

我俩把他架起来,扔到了一边,把各自的钱往包包里捡了捡,他刚想伸手从我怀里拿,让我一巴掌打开了。

他不满的看着我俩:“你俩这是在干吗?分脏啊?这么多的钱哪来的?老实交待,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喂你俩不听我说话啊?”我俩没理他往常远房里走,还要接着说钱的事情。

老十跟到常远房里十分不满的看着我:“快说,不然有你的好果子吃。”

我俩又重新数一次钱,我边数边说:“我俩要做些事情,这些银子是我们平时攒的,不少吧,得,又数错了,去拿称来,量一下不就完了,真是的。”

常远一想也是,就出去找中秋拿称来,老十拿着银子玩味的看着我:“这么多的银两,你们要干吗?”

我坐在他怀里,揽着他脖子:“你媳妇想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所以想办些实事,你看你是帮我还是跟着看看?”

他在我耳朵上轻轻一咬:“废话,当然帮你了,在边上看着干吗?当我闲人啊?”

我呵呵笑了起来:“才不是呢,只是我做这个事情是要让皇阿玛安心的,懂了吗?我决定留在朝堂办差,但是要办自己的差。”

老十有些失望,我知道他是想让我回来的,可是他又担心他老子,唉,现在是你被放在中间了吧?知道我有多难受了吧?

常远量了下,这些银子银票加起来一共是四万六千两,很大的一笔钱,也不管是谁贪污的了,反正钱现在是在自己的口袋里又没人要,就是自己的了。

老十看着我们忙活:“说说你们的计划让我听听?”

我让常远把钱先收起来:“你明天去帮我跟皇阿玛说一声,我留下来办差,但是需要很大的空间。我明天和常远在京城还有京郊附近都转转,等定下来要做什么的时候告诉你,放心,少不了你的一份。”

他点了点头,让中秋去摆饭,我看他这么着急吃饭,知道他饭后一定还要办差,出屋看到小福抱了一大摞的折子回来,唉,原来差事多的他自己拿不回来了。

帮他挑了下灯,看着烛火里他日益成熟的样子,竟然有些痴了,我这次做的决定,不知道他会不会为难啊?

转了一天,我和常远回来做着计划,老十今天也早早的办差回来,他说皇阿玛知道我要留下来放了八哥,他已经开始办差了,好事儿,老十可以轻松些了。

老十拿起我们的计划:“你们要办个学校?让那些没钱上学的孩子上学?”

我点点头:“不一定修多大的学问,但是至于不能是目不识丁,这样子以后才有出路,京城里那些丐帮的孩子该有地儿收留他们一下了。”

常远也接了话:“不光教他们认字,还会教他们些手艺,将来可以混口饭吃不是?你再看这儿,凡是按时交税,记录良好的,还可以有个医疗保险,国家给他们出一半的药费,如何?”

老十点着头,这些对于他是新鲜的,他接着翻:“那这个养老院是什么?是不是就和咱们上次建的难民营差不多的?”

我笑着点下头,聪明:“那些难民多数已经返乡,难民营已经空了下来,不如将它改成个养老院,给一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一个安身之所。”

我们就大概立了这三条,可是老十眉头皱了起来:“好是好,可是你们那点钱指定是不够的,你们是不是先给皇阿玛起个折子?让他看一下。”

我拿起桌边的折子:“这次比你想的快了那么一点点吧?折子我直接给皇阿玛送过去,这个事情办的是不是还算不错啊?”

老十满意的笑着然后给了我一张银票:“这些是我这些年攒下来的,我原来花钱没什么节制,没有多少,你先收起来吧。”

我们钱账一直有分,看着那张两万两的银票,我笑了起来:“不错了,攒这么多,你可不敢跟别人说你花钱没分寸,不然别人会觉得你有更多的钱了呢。”

他笑着点了点头,接着看我们粗略的写的那三条,这些对于国家而言是只出不进的账,不知道皇上会不会同意呢。

皇上拿着折子看着,老十和常远都紧张的等皇上的答复,皇上看完后把折子一合看着我:“这些是你自己的主意还是你们三个的主意?”

我比了下我们三个,老十也举了些实际的问题出来,比如流动人口的问题,我们还得具体的解决。

皇上点了点头:“不错,不过你这三件事情是想一起去做,还是有先有后?”

我想了下:“这三件事情对于现在而言不是能被广大接受,所以得一步步来,京城只是第一步,养老院那一步我已经让天荡寨和京城一起进行了。我决定先从学校开始。”

皇上摸着胡子,寻思着:“那这样子吧,传朕的口谕,将定时交过税的人员整理一下,然后制些不好仿制的牌子分发下去,再从宫里出几名太医,给这些人治病,如何?”

我高兴的跳了起来:“这样子三件事情就可以同时进行了,虽然不知道结果怎么样,我真的很期待,皇阿玛,谢谢你了。”

我跑到老十他俩中间,他俩也高兴的拍拍我头,明天开始给学校找老师。

从京城里找了不少师傅,包括铁匠,织工,木匠这些实际的活计,在琉璃厂边上的佘家胡同找了个大院,在里边办起学来。

学校管吃管住,但是学成后要去这各师傅的店铺里实习,同样管吃管住,但是不给工钱,就是这样子有很多京郊的穷人家也把孩子送了来,顺天府帮着集合了京城的小乞丐也送来了学习。

这些孩子们看管吃管住又能学到东西,很多还是很开心的,都学习很刻苦,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子的机会来之不易。

学校很顺利的进行着,我们三人也是乐见其成,虽然用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到入学的现在很辛苦,可是却很有成就感。

这些工匠们说孩子里有不少很有天赋,打算大加培养,将来可以给自己的店里注入新血,而且这些师傅待人也都很和气,并且做下了承诺,一定让这些孩子将来可以自食其力。

碰到不爱学的孩子,当然也少不了责罚,这些孩子只知道这个学校是有钱人办的,并不知道是我们这些宫里的人在背后支持,所以有不少家长听说这是宫里办的学校时都感动的哭了。

如果现在在玩游戏的话,我想这民心指数一定很高。

医馆办起来比较麻烦,等人口彻底普查后,已经是学校第一批学徒去实习的时候,足足的两个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