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正心——持纯粹之心,做至诚之人 (2)
凭借这样不俗的业绩,不久,二宫尊德就得到了德川幕府的重用,在宫中和诸侯们平起平坐。尽管此前他未学习任何礼仪,但是举止言谈之间自带一股威严,连神色也极尽尊贵之态。
伟大的人不在于其出身贵贱,而在于人格的高贵抑或平庸。二宫尊德以一介贫寒之身与诸侯分庭抗礼,不卑不亢,就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实实在在,毫无虚假,所以他可以坦荡自信地与诸侯平起平坐,举手投足间都显露出令人折服的高贵气质。
其实,无论是西乡隆盛还是二宫尊德,都是以诚恳的心和毫不做作的行为得到了他人的肯定。对于儒学有浓厚兴趣的西乡隆盛,从许多古代圣贤身上和自己的经历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身份贵贱不会影响人笃行正道,即便地位低微,一样可以是集美德于一身的人。
所以有人才会发出如此感慨:人格的高贵在于理性的抉择。懂得修身行道的人,时时不忘自我检讨和约束自己,保持人格如同莲花一般,不受尘俗诟病污染,不为毁谤动摇。
在封建时期的日本,耕田的农民被视为贱民,连出家当和尚的资格都没有。无三禅师虽然出身贱民,但是他一心向佛,不惜假冒士族之姓,了却了皈依佛门的心愿。
无三禅师后来被众人推选为住持。举行就任仪式的那天,有个人突然从大殿中跳出来,指着法坛上的无三禅师,大声嘲弄道:“出身贱民的和尚也能当住持,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就任仪式庄严隆重,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众僧都被眼前发生的事弄得不知所措,只好屏息噤声,观望事态的发展。
仪式被迫中断,场上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众人都为无三禅师捏了一把汗。面对突如其来的发难,无三禅师从容地笑着回答:“泥中出莲花。”
如此佛禅妙语!在场的人全都喝彩叫好,而那个刁难他的人也无言以对,不得不佩服无三禅师的精深佛法。
无三禅师将自己比喻成泥中莲花并非自矜,而是对高贵的绝妙阐释。于他而言,只要内心是清净的,无论身份如何,都不会影响他追寻禅道的真心。以清净心去禅道,以笃心践行高贵,这二者道理相同。
人不必为自己出身高贵而沾沾自喜,也无须为自己身份低微而妄自菲薄,只要选择了踏实的人生,坚定地生活,如西乡所言“躬行正道”,不放低对自己的要求,卑微者同样可以活出不凡。
做一个纯粹的人
在德川幕府对倒幕势力进行镇压的过程中,身为倒幕藩之一的萨摩藩武士,西乡隆盛也受到了极大的迫害,他的不少同僚和朋友都牺牲了,好友月照和尚也在鹿儿岛死去。饱经流亡日子的西乡隆盛一度烦闷欲死,但他不想脆弱地结束自己的生命,最终还是振作精神,继续活下去。多次的流放生涯和逃亡生活令他遭受了无数屈辱,不过他没有因此气馁,而是寻机卷土重来,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正义之道,以义师的身份成了倒幕的中坚力量。
西乡总是以古代圣人的事迹自勉。
他说,中国的尧舜称王于天下,日理万机,他们的本职相当辛苦,并非像后世君王那般华丽威风,可是他们却以忘我的精神担当起治理天下的重任,因而为后人世代尊崇。
西乡对此曾说,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在于他们拥有伟大的人格,不管他们经历了多少苦难,都无法磨灭他们的高贵品性和坚行正道的决心。
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与其身份没有关系,与其得失宠辱亦无关系。人之所以自诩凌驾万物,在于拥有智慧和坚贞的灵魂和人格。无论出身如何,经历怎样,人格没有平庸、高尚与卑劣之分。而人格决定了人的行为,只要拥有高贵的品性,才可能激发人们内心的伟大情怀,让人变得富有内涵,勇于挑战各种困境。
唯有人格的高贵才有恒久的魅力,古往今来被世人铭记的具有美德者莫不如此。音乐家贝多芬用音乐感动了很多人,然而在音乐的背后,真正撼动人心的,是他的苦难、他的欢乐、他的勇气和他高尚的灵魂。
有一次,在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庄园里,来了几位“尊贵”的客人,正是侵占维也纳的拿破仑下属军官。当时贝多芬正住在公爵的庄园里,公爵请求贝多芬为军官们演奏一曲。然而贝多芬不愿为侵略者演奏,断然拒绝了公爵的请求,在倾盆大雨中愤然离去。回到住处,他把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给他的胸像摔个粉碎,并写了一封信:“公爵,你之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则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
正像贝多芬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上的确有过无数的公爵,然而,当这些曾显赫一时的公爵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时,贝多芬却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虽然没有高贵的出身,但贝多芬有不朽的作品,正是它们为贝多芬赢得了无数的荣誉,使贝多芬的伟大形象永存于后人心中。须知后后人往往不承认世俗的册封,他们首肯的永远是那些让他们心悦诚服的拥有高贵品质之人。
有位哲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高尚是一种英雄气质,因为它能激发起各种伟大的情怀。它使人增加趣味、放宽心胸、拓展视野、提升格调。无论它出现在何处,都非常惹人注目。幸运之神有时生出妒意,试图把它抹杀,然而它却昂然脱颖而出。即使环境严酷,它也能控制意志,人所有杰出的品质均源于此。
西乡是一个具有英雄情怀的男子,他的一生都在实行“行正道”的志言,其品质受到了后人的肯定和推崇。然而,一生坚守高尚的举止并非易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所背负的责任和压力愈来愈重,使得很多人不得不被物欲所支配,即便想重新找回人格与尊严,却发现不知如何去做。
其实,任何被束之高阁的美德都存在于日常最简单的言行举止中:不要浪费时间在重复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世俗市侩的规则所束缚;不要让他人喧嚣的声音掩盖你内心真实的想法。
抛开一切偏见,以勇气聆听心灵的指示,做一个纯粹的人。这样,你想要成为一个正直而有内涵的人就不是难事。毕竟,拥有精神生活的人比受到物质束缚的人能更早看到光明的出现。
第三则
克己修身最实在的做法就是遇事不主观独断、为人不固执己见、处世当真诚恳切,这样才能将内心真正清空,以接纳和汲取新的智慧,让自己不断提升。
【遗训】
道乃天地自然之道,故讲学之道,在于敬天爱人,以克己修身为终始也。克己之真义在“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天下后世信仰悦服者,惟真诚二字。自古讨父仇之人不胜枚举,独曾我兄弟,迄今妇孺皆知,盖出类诚笃之故也。无诚而为世所誉,侥幸也。诚笃者,纵当下无人知,后世必有知己也。
【释义】
道指的是顺应自然的道理,因此治学的目的在于敬天爱人,以克己修身为目标。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论语》所说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主观,不独断、不固执、不唯我。
普天之下能被后世之人景仰并对其心悦诚服的人,其处世的奥秘就是“真诚”二字。自古以来,为父报仇的人数不胜数,其中只有曾我兄弟的事迹(日本历史上的三大复仇事件之一)流传至今,并且家喻户晓,这就是源于他们拥有一颗超越常人的赤诚之心。如果没有诚心而仍被世人赞誉,那不过纯属历史的侥幸。笃信真诚的人即便在当时不受人推崇,但时间会将他们的美好的一面呈现出来,后世也一定会被人发现并名垂千古。
不主观、不独断、不固执、不唯我
《论语》中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的意思是,不主观,多听意见;不独断,凡事总有例外;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
孔子这番话强调的是生命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也就是将变幻莫测的生命轨迹看做偶然,把生命的延续性看做必然。如果能看透生命二性,就能够理解所谓的天地大道,做起任何事情来都能顺其自然,并保持一颗平常心。
西乡隆盛把这四点作为修身为学需要尊崇的原则,以此来激励自己:为人求学须先正心诚意,保持虚怀若谷的心态,不主观、不独断、不固执、不唯我,这样才能汲取到各种智慧,提高自己的能力。而背离这种原则去为人为学,就会妄自尊大,难有精进。
有时候,生活的种种烦恼正来自于一颗不肯接受他人、只相信自己的心。而过分的自信就是自负,自负的人自然无法从别人身上领悟到智慧,实现自我提升,更难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禅师,便前去拜访。进门后,他对大师徒弟说话的态度十分傲慢。老禅师却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在倒水时,杯子明明已经满了,可老禅师还是不停地倒。
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呢?”
大师自语:“是啊,既然已满了,我干吗还倒呢?”
禅师的本意是,此人既然自认已经很有学问了,为何还要到他这里来求教呢?
妄自尊大者对自我失去了客观评价,认为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已经足够博学了,殊不知,这恰恰阻碍了自己获得更大的智慧。有智慧的圣人则恰恰相反,孔子说:“聪明有智慧的,就以愚拙的样子来保持;功盖天下的,就用谦让的态度来保持;勇力盖世的,就用怯懦的样子来保持;天下最富有的,就用谦逊的态度来保持,这就是谦让再谦让的方法。”简言之,就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是谦逊和虚怀若谷的人。
成功往往很多时候容易让成功者以为过去的做法和经验同样适用于将来。正是因为人在偶然之间获得了成功,所以喜欢以自己的老经验为准绳去待人接物,殊不知,这曾经落后了。要知道,成功不在于之前获得了多少,而在于将来能获得多少,能担起多大的重任。
因此,要时刻保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心态,让自己成为一个清空的杯子,令自己归零;保持适度的生存恐惧感,能让自己随时处于学习状态,将每一天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和新的体验。而这一切没有谦虚的精神是难以做到的。
以谦逊的态度对待他人,满足别人的要求,才能实现自己的期待;勇于承认他人强于自己,生活才会不断被充实。谦逊虚怀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应有尽有不如应无尽无,而西乡隆盛“克己修身”的核心就在于此。
有一颗“至诚纯心”
一次,西乡与几位同僚临时被请去观看戏剧,戏剧演到感人之处,勇猛的西乡竟毫无避讳地在台下流泪,其真诚坦率之状就像一个平凡的妇孺,甚至令戏院管理人都倍感意外。
或许有人会因此误以为西乡隆盛缺乏政治家的精明和理智,恰恰相反,正因为西乡性情所至,让人觉得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拥有一颗真诚质朴之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