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我愿意生活在这三个朝代
986800000007

第7章 西汉与匈奴的较量: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1)

第一篇 第三章西汉与匈奴的较量: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1)

“马邑之谋”之后,汉朝彻底与匈奴决裂,和亲政策毁弃,汉匈宣战。从这时起,汉朝一改多年的温和怀柔变得狂放主动。之后,西汉开始由防守反击转为主动出击,并渐渐占了优势。河南之战夺回了河套,分化了匈奴的势力;漠南之战,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河西之战,让4万匈奴降汉;而漠北之战,则彻底消灭了匈奴主力。盛世皇朝的武功随着就达到了鼎盛。

马邑虽败,败出一代改革家

朝堂上文武官员列队而站,两排人的中间,有两人拱手在议论着一些事情,他们的前面正是雄心勃勃的汉武帝。辩论的这两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王恢和韩安国。王恢向汉武帝进言:“战国期间的小国家代国可谓腹背受敌,为什么它可以保护人民的正常生活而不受匈奴进犯?反而是到了今天,我汉朝如此强盛,却屡受匈奴侵扰,我想这是因为汉朝太软弱了。”韩安国听了王恢的一番话之后说:“王恢的意思是主战而不和亲,但是汉朝自高帝立国起,就一直奉行和亲政策,为国家赢来了和平,使国家得到了安宁,王恢难道要改变先皇之道吗?”

两个人为此争得面红耳赤,武帝早就已经腻烦了。

实际上这两个人公开辩论这个问题已经不是第一回了。元光元年的时候,王恢和韩安国就辩论过。那时候匈奴来请求和亲,王恢认为匈奴反复无常,主战,而御史大夫韩安国则认为长距离作战难以取胜,主和。当时的朝臣多附和韩,所以武帝最后同意和亲。

同意和亲的第二年,也就是元光二年,雁门马邑豪民聂壹就建议王恢向武帝陈情,要求趁着和亲时匈奴没有准备去袭击他们,于是这样就出现了开篇的那个王恢和韩安国辩论的场景。武帝听韩安国讲完之后,问王恢:“主战,可有什么好计策?”王恢于是将设计的计谋告诉了武帝。年轻气盛的武帝早已腻烦了韩安国的啰唆,所以大喜之下,就决定按王恢的建议去奇袭匈奴。

公元前133年,也就是元光二年,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带领3万大军,埋伏在马邑左右的山谷之中。另一头,是马邑豪民聂壹,他以经商为名,带上货物,把两个死囚的人头悬挂在马邑城门上,然后告诉匈奴间谍说:“吾能斩马邑令丞,以城降,财物可尽得。”(《汉书?韩安国传》)聂壹说他已把马邑令丞杀死,请匈奴乘虚进击,那城里的财物可就全归匈奴所有了。

利欲熏心的军臣单于信以为真,亲自率领10万骑兵,从武州塞直奔马邑而来。不过军臣单于也不简单,快到马邑的时候,他发现这里牛羊遍野,但是奇怪的是却看不见放牧的人,于是起了疑心,决定不贸然前进。他让大部队停了下来,只派一小队人,将附近的一座塞亭降望台攻打了下来,俘虏了一位雁门郡的官员。匈奴人一审问,这位官员就把知道的全说了。汉朝的计谋就这样被人识破了。军臣单于知道情况之后,封这个官员为天王。然后他命令大部队撤退,这样一来,西汉准备的伏击战完全派不上用场,“马邑之谋”失败了。从此,汉与匈奴的关系彻底破裂,和亲政策毁弃了。

“马邑之谋”的失败,对汉武帝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打击,他对献策的王恢非常不满,因为即使是军臣单于知道了整个计划的时候,王恢依然有机会率3万军队袭击军臣单于。不过话说回来,王恢就是袭击也不可能胜利,因为3万汉军根本打不过10万匈奴骑兵。但是汉武帝当时实在非常生气,最后王恢迫于压力在监狱里自杀了。之后,军臣单于出兵侵扰,自此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开始了。

这次的失败,实际上反映出汉武帝和群臣对匈奴军队的不了解。这也迫使汉武帝在接下来的时间,做更加充分的准备,决心与匈奴及其他敌人再决胜负。这些准备,除了训练军队、研发武器之外,还有其他。比如元光五年和元光六年汉武帝就先后做了四件大事。

第一,派遣唐蒙出使夜郎,说服其归汉,并在其地犍置郡,同年,派遣司马相如出使邛笮,然后建立了隶属于蜀郡的一个都尉。夜郎和邛笮这两地都是西南夷,汉武帝派人出使,其实也是有战略意义的。对西南诸夷采取的这些策略,汉武帝是有所计划的。元鼎五年,汉武帝征伐南越时,就曾从西南夷调兵,虽然兵未到,南越国已平定,但是确实说明,武帝这一切是经过详细计划、周密考虑的。

第二,命令太中大夫张汤和中大夫赵禹共同制定《越宫律》、《朝律》等律令。当时武帝要求执法要严格,这对肃清文景时代流下来的弊端非常有好处,进一步提高了朝廷的工作效率和清廉度。这个张汤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酷吏,不过这个人一生清廉,倒也称得上“廉吏”二字。

第三件事就是向商贾们开征财产税——“缗钱税”,要求他们向官府如实呈报财产,经验收后,按率征税。这一举措为国家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为日后的战争建立了巨大的物资储备。

第四件事情就是开漕渠。像漕渠、六辅渠、龙首渠、白渠、成国渠等都是在汉武帝时开凿的。这些措施对关中及相应地区的农业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农业如果稳定,粮食产量高,那么打仗的时候物资储备就不会出问题。

汉武帝施行的这些改革及行政措施,确实进一步加强了汉朝的国力。他没有在“马邑之谋”之后消沉,而是非常务实地处理遗留问题,积极地去改革,周密地去部署,同时他也在培养着新的人才,比如卫青等人。这一败,败出了一个改革家,汉朝在经过汉武帝几年的励精图治之后,汉匈之间优劣之势完全反了过来。汉朝真正成了武功极盛的王朝。

西汉在壮大:从防守反击到主动出击

“马邑之谋”失败之后,汉武帝刘彻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国内进行某些改革,并与周边比较远的国家建立起了外交关系。失败之后,这些措施体现了汉武帝对匈奴态度的谨慎。他没有立刻进行反攻,而是锐意改革,厉兵秣马,等待时机。

“马邑之谋”后四年,也就是元光六年,机会终于来了。这一年也就是公元前129年,匈奴兴兵南下,前锋直逼上谷。汉武帝收到消息之后,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公孙敖为骑将军、公孙贺为轻车将军、李广为骁骑将军,分别从上谷、代郡、云中、雁门四路迎击匈奴。

四路将领各率1万骑兵,浩浩荡荡向匈奴进发了。这一次,除了卫青斩首700人,捣毁匈奴的圣地龙城之外,其余三支部队,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返。公孙敖的部队失败,损失7000骑,李广的部队溃败,公孙贺率领的部队没有收获。四将领回朝之后,汉武帝看到只有卫青率领的军队凯旋,所以对他刮目相看,加封了关内侯。这是汉武帝对匈奴的第一次反击。

匈奴一直就很猖狂,这次虽然说汉朝没有获得完全胜利,但是卫青一队,还是给了他们一定程度的打击,所以匈奴自然不服。他们眼里的绵羊,突然不驯了,这激发了他们更大的怒气。于是,同年秋,匈奴再来犯境,意欲报复,而渔阳被屠戮得最厉害。这回汉武帝未大规模派兵,而是派遣卫尉韩安国为材官将军,屯兵渔阳郡,以示防御。

从赏卫青,到派韩安国,可以看出武帝的某种心态来。第一,他确实是太渴望胜利了,所以卫青胜利之后被加封关内侯,这是对卫青个人的奖赏,也是对武将的激励。而公孙敖是卫青的发小,也参加过第一次反击,运气就没有这么好,损失7000骑后,被贬为庶人。赏罚分明,除了例行军法以外,其中也可见武帝的心思。第二,也说明武帝确实更加谨慎了。之前“马邑之谋”失败之后,没有立刻反攻就体现了这一点,这次卫青小胜之后,匈奴再报复时,没有贸然兴兵,只是派韩安国屯兵渔阳,这也是比较谨慎的表现了。

元朔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28年秋天,匈奴又有2万骑兵来犯,他们杀了辽西郡太守,又在渔阳、雁门等地杀人上千,并围攻渔阳郡的韩安国军营,韩安国战败。汉武帝大怒,于是派匈奴人闻风丧胆的飞将军李广镇守右北平,匈奴兵知道是李广之后,转而攻打雁门,而右北平匈奴人几年都不敢犯。匈奴兵从雁门关入塞之后,开始进攻汉朝北部边郡。汉武帝于是直接下令车骑将军卫青率3万骑兵攻打雁门,而派将军李息从代郡出兵背后袭击匈奴。这一战,李息无功而还,卫青斩获数千人。

这一场战争,引来了匈奴更猖獗的进犯。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人集结大量兵力,进攻上谷、渔阳。经过研究,汉武帝决定避实就虚,不去这两地迎击,而是派卫青去进攻匈奴盘踞的黄河河套地区。这次大战非同小可,从规模和战术上说,都可以认为这是西汉对匈奴的第一次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