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不是教你诈
986900000018

第18章 信息博弈,只愿君心似我心 (1)

第七章 信息博弈,只愿君心似我心 (1)

以前有个做古董生意的人,他发现一个人用珍贵的茶碟做猫食碗,于是假装很喜爱这只猫,要从主人手里买下。古董商出了很大的价钱买了猫。之后,古董商装作不在意地说:“这个碟子它已经用惯了,就一块儿送给我吧。”猫主人不干了:“你知道用这个碟子,我已经卖出多少只猫了?”

古董商万万没想到,猫主人不但知道,而且利用了他“认为对方不知道”的错误大赚了一笔,这才是真正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劣势,几乎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困境。谁都不是先知先觉,那么怎么办?首先,为了避免这样的困境,我们应该在行动之前,尽可能掌握有关信息。人类的知识、经验等,都是你将来用得着的“信息库”。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宾塞,以表彰他们在信息不对称领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的位。

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我们并不一定知道未来将会面对什么问题,但是你掌握的信息越多,正确决策的可能就越大。在人生博弈的平台上,你所掌握信息的优劣和多寡,决定了你的胜算。

信息不明,机关算尽不聪明

1661年8月17日,法国财政大臣富凯为了博得路易十四的欢心,得以升任宰相,决定请路易十四到他新建的沃勒维特孔宫吃饭。这次宴会是法国历史上最豪华的一次,有6000名宾客应邀参加,酒宴花了12万里弗尔。他邀请了拉方田、拉罗什富科和塞维尼夫人等当时法国最显赫的贵族和最伟大的学者。剧作家莫里哀甚至还专门为这次宴会写了一部剧本,在晚宴时隆重推出。

宴会的奢华程度无与伦比,精美的食物、昂贵的餐具……另外,庭院和喷泉以及莫里哀的戏剧表演都让来宾们兴奋不已。这场豪华的宴会甚至被载入史册。

富凯为这次宴会的成功举办欣喜若狂,但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一大早,奉国王之命的卫兵就带走了惊愕不已的富凯。三个月后,一直没弄明白怎么回事的富凯被控窃占国家财富罪并进了监牢,在单人囚房中凄惨地度过了人生最后20年。正如作家伏尔泰说:“当夜幕开启,富凯攀上了世界顶峰。等到夜晚结束,他跌落到谷底。”

路易十四利用沃勒维特孔宫图纸和查抄的各种物品,给自己修了一座宫殿,这就是著名的凡尔赛宫。

送礼、请吃饭肯定是一种讨好人的不错的方式,但一定要把握分寸。富凯举办宴会的前500年,中国也有一场类似的饭局。

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清河郡王张俊有幸在府邸宴请宋高宗赵构。为了这一荣幸,张俊费尽了心机,光是正宴之前的干鲜果品、蜜饯小吃就有百余种,菜品百余款,仅下酒菜就有15盏。宴会极尽奢华。为了示恩,高宗给宴会捧了场,但也提醒张俊不要太过得意。好在辅佐赵构几十年的张俊并不糊涂,宴会上应对得体,才化险为夷。

现实中很多事情都如此。失败不是因为人们太傻,而是太精明。富凯以为豪华的宴会会讨得国王的欢心,却忽视了路易十六的感受,傲慢的国王怎么能容忍自己的风头被大臣抢占呢?富凯错就错在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自作聪明地替别人拿了主意。

人们在为私利考虑的时候不可太过精明,因为精明不等于高明。精明依靠算计,算计靠揣度别人的心思,也就是要根据别人的决策来做自己的决策。但任何人都不是别人肚子里的蛔虫,都不可能确保对方的决策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像富凯那样用自己的思维替别人做决定,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的选择。

博弈论中有一种占优策略,是指掌握完全信息情况下,多重策略剔除后的最优策略。占优策略是不受对方策略影响的均衡策略,所以如果所做策略有太多的不确定信息(比如富凯就没有充分重视路易十四的个人性格和偏好——路易十四傲慢自负,自诩为“太阳王”。这样的人怎么会容许别人遮盖了他的光辉),就证明不是最优策略。这种情况下作出的策略就需要审慎,三思而后行。如果博弈中双方合作时的利益最大,但若一方不愿意合作,那合作的一方必然吃亏,尤其是地位不平等的双方合作,处于弱势的一方很容易犯自作多情的错误。

戊戌变法时,面对顽固派的攻击,康有为向袁世凯求救,结果袁世凯向慈禧告密,加剧了变法运动的最终失败。康有为或者说是维新派是以“袁世凯不反对变法”这一信息作出策略选择的,而这个信息显然不能作为下一步策略的根据,因为不反对变法并不能说明就反对保守。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时,更应充分把握所有影响策略的信息,然后去劣存优,选择一个最佳决策。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就容易失于理性,作出愚蠢的下下之策。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但它必须符合以下定律:按照你希望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别人,但前提是他们也按同样的方式行事才行。

博弈法则:

博弈论中有一种占优策略,是指掌握完全信息情况下,多重策略剔除后的最优策略,如果所做策略有太多的不确定信息,就证明不是最优策略。这种情况下作出的策略就需要审慎,三思而后行。

投其所好,精彩的表演才能博得掌声

公元1850年2月,清道光皇帝驾崩,咸丰皇帝即位。这时,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导致民不聊生,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南方农民起义不断发生,仅广西一省就有二三十支起义队伍,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他们讨伐清廷,打得清军焦头烂额,弄得刚刚即位的咸丰皇帝心神不宁。

后来,咸丰帝起用了汉族地主出身的曾国藩创建的一支湘军镇压太平军,取得了一些胜利,并占领了湖北的武汉等地。消息传到京城,咸丰帝十分高兴,大感欣慰,设宴与各位大臣庆贺。庆贺之余,咸丰帝率嫔妃去圆明园游玩。咸丰帝与嫔妃正在边玩边笑,忽然听到“桐荫深处”传来南方的曲调,委婉动听。咸丰帝就问身边的太监:“是谁在唱?”

太监答道:“是宫女兰儿。”

这兰儿便是叶赫那拉氏的小名。那拉氏因为其祖先住在叶赫(辽宁省开原县北)而得名。她是安徽道台、满族人惠徵的女儿。那拉氏从小生得机灵,又长得仙女一般,还有圆润的嗓音,会唱南方江浙一带的小调,因此18岁便被选入宫了。

那拉氏入宫后,由于皇帝妻妾很多,而自己地位很低,根本见不到皇帝。然而她又不甘心让自己的黄金岁月白白过去,决心千方百计地接近皇帝。于是,她便经常打听皇帝的爱好,并不惜重金买通太监,以便得见龙颜。这一天,她在“桐荫深处”唱歌,就是太监拿了她一份厚礼之后专门安排的。如果不是受贿太监引路,偌大一个圆明园,咸丰帝是根本听不到她的歌声的。

咸丰帝听到动人的歌声,似有听其喉知其貌的感觉,身不由己地朝“桐荫深处”走去。走至近前,果然见到一位丽质少女:她的身材长得恰到好处,真个是增之太高,减之太矮,亭亭玉立,无一不韵。那满头的万缕青丝,格外润泽;一双眸子,明如黑玉。

太监见皇帝两眼发直,心中暗笑,便请皇帝坐了下来,向那拉氏喊道:“皇帝驾到,兰儿还不快快过来见礼!”

那拉氏闻言,不敢怠慢,急急忙忙来到咸丰帝面前跪倒请安:“向万岁爷请安!”这六字出口,似雏黄莺之声,清脆悦耳,咸丰帝顿觉浑身酥软,忙让她站起来。接着,又让她唱了几曲,并且让她端茶。众人一见,知道皇帝不想走了,一个个便自觉地离去。随后,咸丰帝便在那拉氏的服侍下,来到别宫住了下来。

一宵恩爱,那拉氏便被封为贵人。从此,那拉氏仗着色艺过人,再加上善于察言观色、投其所好、甜言蜜语、竭力奉承,深得咸丰帝宠爱。过了几年,那拉氏为咸丰帝生了一个小皇子,这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

咸丰皇帝虽然嫔妃众多,却没有一个能为他生出儿子来。这回那拉氏为他生了个儿子,咸丰皇帝哪有不高兴之理?这是命运的巧合,还是功到自然成的结果?母以子为贵,不久,那拉氏就被封为懿妃,随后,又被封为懿贵妃。

咸丰帝死后,同治皇帝即位,那拉氏垂帘听政。朝廷为那拉氏加徽号为“慈禧”,故称为慈禧太后;又因她住在西边的长寿宫,所以又称她为“西太后”。

这里如果把那拉氏和咸丰帝作为博弈的双方,那么那拉氏通过贿赂太监等渠道多方收集到关于咸丰帝的信息,就为她后来的“桐荫深处”的歌声奠定了成功的基础。而对这一切都无所知的咸丰帝,也许还会把巧遇兰儿当做是偶然的“天意”,殊不知这“天意”的背后却是那拉氏精心设下的局。

博弈法则:

自我推荐是一门艺术,这里需要对时机和对象的准确把握。时机不对,会自讨没趣,甚至优点变成缺点。不了解对象,往往会费力不讨好,有时还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要求人们一定要把握最有用的信息,以最准确的方式,传达给对自己起实际作用的对象。

一叶知秋,细小信息中蕴含大隐患

秦桧当上宰相后,许多人都想巴结他。时任四川宣抚的郑仲,也是秦桧的门生、亲信,非常善于阿谀奉承,很得秦桧欢心。于是受到秦桧的多方关照,得了无数的好处。

得了好处自然要回报,恰巧秦桧新建了一座楼阁,于是郑仲就派人送来了一条地毯。地毯是华贵的蜀锦织造的,秦桧很高兴,觉得这个门生确实是没白照顾,赶紧命人打开铺上。一看尺寸大小刚好合适,竟然一毫不差,这让送礼的人沾沾自喜,却不知秦桧看后心里极不舒服。

秦桧想:我家楼阁的规模你郑仲都侦察得清清楚楚,我其他的隐私你不也照样能探知吗?之后,秦桧对郑仲的态度就变得冷淡了,后来竟然找个借口把这个自作聪明的四川巡抚给杀了。而郑仲至死也没明白是哪里得罪了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