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梦之禛点黛
989200000053

第53章

贾赦听了,呆立在堂屋里,心里的事被人明刀明枪的说了出来,他也没有半点羞愧之意,脸上的怒意犹在,仿佛这宁国府的所有人都是他的仇人一样的。

他听了贾母之言,心里虽有恨意,却也碍于贾母的威势,他也不敢胡为,便只得暂时忍耐,口是心非的说道:“原来如此,原不知道有这些事的,我便去了。”

贾母说道:“你若真心去了,也是好的,若又要闹得府里上下乌烟瘴气,我可必不依你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你必是知道的。”

贾赦听了,心里起了恨意,脸上一副贪婪的表情,借言腹中不安生,便告安离去。

这紫鹃因听了消息,便把此话告诉了雪雁,雪雁便又把此事告诉了林黛玉。

潇湘馆里似乎比前些日子暖和了一些,时令已到了大雪了,这几日的晴好天气,先前下的雪因黛玉请人扫了,又因几日晴好的天气,大观园里的路上都干净清爽,落叶满阶,格外幽静雅致。

黛玉因听了雪雁所述,叹道:“外婆如此伸明大义,可是好事一件的。就是贾母不同意,施粥之事也可照常进行的。若是因着此事引起兄弟不和,只怕是贾府的劫难了。”

雪雁笑道:“姑娘终究是想得长远,但贾府家大业大,岂是说败就能败的?”

黛玉依然叹道:“这贾府先前本就空虚,若是兄弟不和,纵有几百万两银子又如何,也会尽散了去的。古往今来也不过一个俗理说得好,‘父子和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如今府上兄弟不和,父子亦不和,就是没有外力,府上的脊梁都自个儿垮掉了,焉能不败的么?”

雪雁听了,说道:“姑娘说得纵然在理,若是贾府里的公子哥儿们争点气,‘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呢!”

黛玉听了,自然得想起众公子中唯宝玉气宇轩昂,与他人气象不同,因此对宝玉的希冀又多了几层。

次日清晨,青石亭,黛玉、湘云、宝玉依然照昨日施粥,宝玉自是喜不自胜,湘云也是欢呼雀跃,唯独黛玉一脸忧愁。

宝玉见了,便心里难受,想要逗她开心,便扮起了鬼脸,黛玉见了,噗嗤一笑,作势要打宝玉,又碍于众人,只得罢手。

湘云见了,笑道:“颦儿一脸忧愁,莫非是思念父母了么?”

黛玉笑道:“云丫头说的也是,只是偏偏无名公子没有来呢?”

宝玉听了,心里顿时有些妒意,微微怒道:“他又不是你的什么亲戚,你为嘛想把他放心上的?眼前的人你就忘了么?”

黛玉听宝玉这样说,知宝玉心里犯了嘀咕,便笑道:“你也不替我想一想,只知道生这没来由的气呢!”

湘云见了,笑道:“你们两个人也真是的,为着一个不想干的人,有什么好吵的呢?颦儿想的,我也想了,这公子无名也为这施粥之事出过力的,他要没来,总感觉少了什么似的。本来是一起做事的人,本来应该一起分享这快乐的,他现在倒没有和我们在一起。二哥哥,你也别跟颦儿动气了。”

宝玉听了,知道他自己错了,便又对黛玉好言相劝道:“原是我的不是了,好妹妹,都是我的错了。”

黛玉见了,才破涕为笑道:“你有什么错呢?施粥要紧呢。”

再说这粥施毕,却有人去荣国府贾赦那里通风报信,好似赵姨娘屋里头的一个婆子。

看似详和的青石亭,原本就不太平。

翌日晌午,好久不来的宝钗忽然到了潇湘馆,只见宝钗已然换了先前的装束,穿着一件靛蓝色的织锦棉袄,一头长发盘在脑后,气质高贵中而不失感性。

黛玉见宝钗来了,因前些日子宝钗心里想不开,今日见她来了潇湘馆,惊奇的同时,她心里也犯起了嘀咕,这宝钗到来是喜事还是悲事呢?

黛玉见了宝钗的打扮,眼前顿觉一亮,笑道:“原是宝姐姐来了,有半个月都没有见着了呢?”

宝钗笑道:“几日不见你,你有没有忘记我的?”

黛玉笑道:“宝姐姐如此知书达理的人,我哪敢忘记呢!”

宝钗问道:“这些日子总没见宝玉的人了。”

黛玉听宝钗如此一问,心里便知道这宝钗的意思了,便说道:“他不来找你,你也不去找他的么?”

宝钗听了,不露半点悲伤之意,仿佛黛玉说的人只是一个旁人,与她毫无关系。其实她心里此时几番波澜变化,只是碍于情面,她脸上仍然难见变化,依然一脸笑意。

她又对雪雁说道:“近日天气冷了,我特地拿了些西洋人送的护手霜,还望雪雁不嫌弃的。”

那雪雁听了,心里十分喜欢,接过护手霜,忙跟宝钗道谢。

黛玉见了,便因想起前些日子的事情来,便问宝钗道:“前些日子总不见你来,现在你肯来了,许是心情好多了吧?”

宝钗听了,心里又产生几许凄凉之意,对黛玉说道:“我最近心里一直不舒服,总想着我的生活不应该如此的,我心里矛盾着呢。”

黛玉听了,便笑道:“要不找个时间,咱们一起出去游山玩水,你说好是不好的?”

宝钗笑道:“我听说杭州西湖风景怡人,若是今生有机会去,也不枉活一世的。”

黛玉笑道:“既然宝姐姐有此心,我便舍命陪君子一会,你说好是不好的?”

宝钗笑道:“如此最好了。”

钗黛二人又说了会闲话,宝钗方回蘅芜苑去了。

又过了几日,施粥依然照常进行,前几日也没有发生什么异常的事情,可偏偏这一日的来青石亭取粥的灾民寥寥无几,异常清冷。

黛玉见了,便对一旁的宝玉说:“这真是怪事一件,才不过几日,原来灾民越来越多的,今日如何偏偏少了这么多呢!”

宝玉听了,才感觉奇怪,忙上前拉了一个头发蓬松的人,问道:“我记得前几****身边都是很多人的,为何今日只你来了,你的同伴怎么就没有来了呢!”

那头发蓬松的人见了宝玉问话,唬了一跳,脸色都变青了,仿佛有人要害他的性命似的。宝玉见了,更加惊奇的问道:“你这样子,我真是一百个生疑呢!”

那头发蓬松的人听宝玉说了这话,更是吓了一跳,挣脱了宝玉的手,像老鼠遇见了猫一样逃也似的走了。

宝玉不解,又忙问了其它几个人,都只是摇头摆手,仿佛心中有万千言语,却都不肯说半个字,竟纷纷离去了。

如此一来,本来有几个灾民的青石亭如今只剩下了黛玉、湘云、雪雁并宝玉四人。

宝玉见了,看着热气腾腾的粥,又看了今天特别吩咐厨房煮的豆腐汤,他心里真是伤感了好一会。

黛玉在一旁见宝玉这般模样,她便问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湘云笑道:“也许是大雪时令所致,天气骤然转凉,灾民们也懒得出来了吧。”

宝玉听了,却并不以为然的说道:“我看此事必另有蹊跷的。这府里上下总爱勾心斗角,明面上,看似和睦相处,背地里不知会使什么计呢!”

黛玉冷笑道:“你快别这样想了,他们就是勾心斗角、蝇营狗苟,也不过是为着自己的利益罢了。这便是生意人都明白的道理呢!”

宝玉听了,也会意道:“好妹妹,你最近又读了有关经营的书了罢,听你这样一说,越来越像个精深的生意人呢!”

黛玉冷笑道:“我哪里精深了,不过是多读了几本书,附会罢了。你如此这般的认真模样,才像个书呆子呢!”

湘云也笑道:“我看二哥哥真有几分书呆子的样子,平日里总在怡红院里,不肯出来,二哥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变了样呢,连精气神也与以前不一样了呢!”

宝玉听了,笑道:“快别取笑我了,只是若果真像云丫头所说灾民们因天气转凉就不肯来了,我倒想着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无名兄弟那些灾民的住处,这样以后我们直接给他们送去,这样岂不更好的了。一来给灾民们施粥了,二来这寒冷天气里我们走走跑跑的也暖和了身子,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呢!”

湘云道:“一说这公子无名,我也是好久没见他了呢?”

宝玉便又问黛玉道:“你可曾见过他了么?”

黛玉听宝玉问,便叹息道:“我又不是算命先生,哪里知道他的去向的?”

她与湘云、宝玉又在这青石亭等了一会,终是一个灾民也没有来了,便叹气道:“只怕他们今日不会来了,可要怎么办才好呢?”

一旁的雪雁见黛玉冷的身子颤动,便说道:“姑娘也是个怕冷的身子,在这寒风里也不能呆太久的,我便送姑娘先回潇湘馆吧。”

黛玉听了,她仍要坚持留下等灾民来。

宝玉听了雪雁所说,也为黛玉着急,便说道:“好妹妹,你便先回去吧。我再在这青石亭多等一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