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梦续之浴火凤凰
989300000034

第34章

宝钗便拿了自己到后面去换上了。一会儿换好衣裳出来,却果然是个翩然佳公子。宝钗粗着嗓门,却学着男人的声音叫了声:“薛兄,一向可好。”薛蟠看了看,道:“好是好,只是还太俊了些。”说着便又指出了些毛病来。

一时准备妥当,宝钗道:“我前日带回去的东西呢?”薛蟠道:“你看这不是吗,我还能忘了不成?”

薛蟠一边嘟嚷着说:“亏了贾家还藏着这样的好东西。这些宝贝就是有钱也没地淘去。你还说贾家也败落了,这些东西卖了,哪个不可以让人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偏又要送人。”

宝钗气道:“好没出息的话。我们薛家再不济也曾经是皇商,竟说出这样的话来。岂不闻: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就算今天拿了来送人,也还不是为了我们家,还不是为了你。”

薛蟠见宝钗生了气,只得道:“好妹妹原是我错了,妹妹看在我就是浑人一个的份上,快别生气了。”宝钗一时倒被呕笑了,道:“你这是作什么。我也不过是白说说罢了。”

一时便有人来说,忠顺王到了这附近。原来薛蟠早已经花了大价钱,买通跟王爷的小厮,让只往这边带。说话间忠顺王便走进店来,宝钗连忙在后面悄悄听了一会儿,薛蟠却吓得躲了起来。

只听店里掌柜接连向他推荐了好些器物,忠顺王却无一看得上眼的,便要抬腿走了。宝钗听见,连忙走出来招呼道:“这位客官气宇轩昂,看来定非常人。小店倒有几件镇店之宝,不知客官可有兴趣?”

忠顺王本想走的,却见宝钗清俊异常,倒是不忍立刻就走,便停下来问道:“你是何人?”那掌柜的忙道:“这是我家店东。”忠顺王哦了一声音,又问:“你既说有宝贝,怎么不拿出来给爷看看,难道怕我买不起不成。”

宝钗忙道:“客官误会了,只因为这些都是我家祖上传下来的。先祖当日曾有遗言,不到万不得已切不可变卖。而今我等虽然不才,不能光大门楣,却也还没到变卖祖宗遗物的地步。只是刚才见客官气度不凡,又颇具慧眼,这才斗胆相邀。”

忠顺王听了,辞色稍缓,道:“既然如此,还不快快拿了出来。”宝钗应着,一边令人从后边取出三个盒子来。

忠顺王看时,第一个是檀香雕云盒,打开看时,里面却是一尊一尺多长的白玉观音像。通体由一块白玉雕成,下有祥云围绕,难得的是没有半点瑕疵。一个是红木盒,里面放的是对宋代龙泉刻花青瓷,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丽洁,色泽温润如玉,加之瓷胎极薄,所刻划的花纹迎光照之内外皆可映见,当真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另一个则是个白玉盒,单看盒子便是典雅异常。打开一看,里面赫然是颗极大的红宝石。

看毕,忠顺王倒觉得有些惊讶,看不出这店里果然藏着些好东西。脸上却不露声色,淡淡的道:“便是这些?都是从祖上传下来的?”宝钗道:“这还能有假。”忠顺王冷然道:“我看未必吧。不说别的,这官窑就非寻常人家可得的。若是你家传的,又如何落到成为商贾这户。”

原来宝钗并不知晓,这瓷器原是宫中之物,当日因贾敏在宫中执役,深得太后宠爱,后来因嫁了林如海,太后不舍,便赐了些宝贝。而贾敏孝母心切,便回了太后,转赠了些给贾母,留在贾家。这些东西原是贾母自己收着的,后来王夫人见了喜欢,便讨了些来。贾母也不好回绝,便给了几样,只是交代,这原是宫中之物,万不可再送入宫中,以免招来祸端。故此没有送到元妃处。只是时日久了,王夫人也有些记不清了,那日宝钗说要拿些东西出去当,王夫人一时竟没记起。

只是宝钗虽不知原委,但听忠顺王这样说,便知其中另有原故了。便道:“这是先祖一个好友相送的,那位前辈本是官宦世家,有这些也不稀奇。”忠顺王原也不知道这些器物的来历,只是觉得非寻常之物,随口一说罢了,故此也不再纠缠。只是问道:“这三件东西我都要了,你说个价吧。”

宝钗却微微一笑,道:“论理这些东西开多少银子也不嫌多,只是今日若客官喜欢,小店分文不取,竟送给客官如何。”

忠顺王有些吃惊,便好奇地问道:“这是为何?”

宝钗微笑道:“我看客官气宇轩昂,绝非池中之物。俗话说:货卖识家。这些东西也是识人的,也只有客官这样的人方配当这些宝贝的主人。”

忠顺王听了大悦,笑道:“你这老板倒是会说话。既这么着,我便不客气了。”说着便要来取。宝钗忽道:“慢着,我还有一事相求,不知客官能否答应?”忠顺王心中暗暗冷笑:“嗯?还有事?”宝钗笑道:“也没有别的事,还请客官留下墨宝,也好让我这小店沾点贵气。”忠顺王道:“这也容易。”

宝钗便忙让人备下笔墨,自己倒是亲自研好墨,将笔递给忠顺王。忠顺王却顺势摸了下她的手,却觉得滑嫩馨香,不下女子,调笑道:“好香。”宝钗也不好发火,只得装作没事人儿一般道:“请客官赐字。”

忠顺王提起笔来,犹豫着说:“写什么好呢?”想了想又道:“有了。”便提笔写下三个大字:易宝斋。却果然是苍劲有力。连宝钗也暗自佩服。下面落款却是:无诤居士。原来这却是忠顺王的别号。宝钗看了,却装着不知道,只在口中默念了几声道:“客官果然是心怀大志。即便是皇上恐怕也未必敢称是无诤吧。”忠顺王大笑:“这原是山野之人无事耍笑罢了,店家倒别当真了。”宝钗也笑了。

忠顺王见了,却觉得是花柳失色,心中一动,便道:“我与掌柜很是投缘,天也不早了,不如就去找个小酒馆,一起喝两盅?”宝钗一听正中下怀,道:“如此甚好,只是也不必出去吃了,不如就在我这里,再往别处另叫几个菜来倒也方便。”

忠顺王道:“哎,可别这样,原是我请你的,哪还能再叨扰你啊。”说着过来拽了宝钗便往外走。宝钗见了,也只得道:“既是如此,也只好遵命了。”说着只得挣脱出手来,和忠顺王走了出去。

忠顺王看着宝钗,大有意味的笑了笑,自言自语道:“果然有趣。”叫了跟的随从过来,低声嘱咐了几句,便也出来了。二人来到一处大酒馆前,忠顺王道:“这里看着倒还不错,不如就在这儿吧。”说着便往店里走。

宝钗见了,也跟了进去。只见一个掌柜模样的赶着过来招呼:“爷,您来了。快请楼上坐。”一面引着他们来到二楼上的雅间里,一面又到:“爷好久没来了。这里早给您预备好了。”忠顺王坐下,对那掌柜道:“你还不快去预备着,呆在这里做什么。”

那掌柜连忙道:“爷别急啊,我早预备下了。”说着便有人端上了几盘菜来,外又送了壶酒上来。忠顺王忙拉了宝钗入席。

宝钗便坐了下首,二人相对而坐。忠顺王问道:“小兄弟贵姓啊?可是京城人士?”宝钗道:“免贵姓薛,原是金陵人。只因家祖来京里讨生意,竟还创下了一些家业,便也就在这里安了家。”

忠顺王道:“哦,姓薛,金陵人?原先你们金陵有个紫薇舍人薛公一时大为有名,你可知道?”宝钗见问,心想,现在若说不知道,往后还是要交往的,况且自己本就是要请他照顾自己家的生意的。若是现在不说今后反倒不好说了。便回答道:“正是家祖。”忠顺王惊道:“那么薛蟠是……?”宝钗道:“那是家兄。”

忠顺王有些吃惊地说:“怎么你竟是他的兄弟?你们不是一个娘生的吧,竟没一丝象的。”宝钗也不好回答只是含混的应着。忠顺王见宝钗不说话,又道:“你说话这么甜,让人听了就舒服,可不象你哥哥,说话做事着三不着两的。”

宝钗说道:“怎么您竟认识家兄不成?”忠顺王哈哈大笑道:“认识认识。这样说来,我们竟是世交了。我们竟是以兄弟相称才好。我叫你小兄弟,你竟叫我大哥才好。”宝钗听了,有些奇怪,却也心中暗喜,忙道:“如此小弟便依大哥。”

一时忠顺王忙着给宝钗夹菜,又说:“你我一见如故,原该如此的,又有世交之谊,更该亲近些才是。来,我们今日初见,干了这杯。”宝钗无奈,况且素昔也是能喝几杯的,便依言喝尽了。

忠顺王见了,叫道:“痛快。薛兄弟果然是痛快人,再不象有的人那样别扭,娘们似的。来,再来一杯。”宝钗道:“我还没问大哥如何称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