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水黛梦
989900000024

第24章

紫鹃故意轻轻咳了一声,小脸看到紫娟瞪着自己,不由有些慌乱,闪身缩了回去,过了一会儿,又忍不住悄悄的伸了出来。

紫鹃不由被惹笑了,悄悄立起身来,向门口走去,出的院门,见门旁有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正倚在墙角,有些怯怯的看着紫娟,一身华贵的衣衫显示着女孩的身份。

紫娟笑着蹲下去,轻声道:“你想听琴就进来吧,别害怕,姑娘不会怪你的。”小女孩有些迟疑的看了紫鹃一眼,紫娟笑着拉起她的手,道:“没事的,进来坐着好好听。”

小女孩犹豫了一下,随后仰起小脸,笑了一下,跟着紫鹃走了进来。

房里的黛玉依旧沉浸在琴音里,修长的纤指飞旋在琴弦上,随后琴声高亢起来,透着一丝决然,站在房门口的小女孩神往的盯着黛玉,稚气的小脸上是一片凝重。

接着琴声低了下来,慢慢余音袅袅,抚琴的黛玉轻轻舒了口气,一抬眼,见有一双羡慕的圆眸直直地看着自己,身旁的小手攥的紧紧地。

黛玉眼光不由望向紫鹃,紫娟笑着道:“姑娘,刚才她在外面探头探脑的向里望,于是我就把她领了进来,也不知是谁家的孩子,不过看装扮不像是平常人家。”

黛玉淡然一笑,接着对小女孩道:“你喜欢听吗。”小女孩兴奋地点点头,圆圆的眼里是掩饰不住的艳羡。

突然外面传来了一阵嘈杂的脚步声,随后有人唤:“小郡主,小郡主。”黛玉和紫鹃相视一望,接着见小女孩的眼神黯淡了下来,不安的朝外望了一眼。

紫鹃轻声问道:“是找你的吗。”小女孩看了黛玉一眼,点点头。黛玉给紫鹃使了个眼色,紫鹃知趣地走了出去。

不一时,紫鹃带着两个惊慌失措的丫鬟走了进来,一见小女孩,两人松了口气,齐声道:“小郡主,快回去吧,老夫人正急着呢。”

小女孩看看她们,摇了摇头,固执的望着黛玉,清澈的眼里映着满满的渴求。

黛玉淡淡一笑,柔声道:“你还想听,是吗。”小女孩这下开口了,声音娇嫩又清脆:“姑姑,你弹得真好听,我从没听过这么好听的琴声。”

一顶高高的帽子抛给黛玉,惹得一边的紫鹃都忍俊不已,黛玉笑着道:“好吧,姑姑再弹一曲给你听,好不好。”

小女孩满意的连连点头,那两丫鬟嘀咕了一下,其中的一个转身离了去,而另一个站在小女孩身后,紧紧地盯着,生怕她再一转眼不见了。

屏息轻抚,这次的琴声欢快而又悠扬。小女孩目不转睛的盯着黛玉飞舞的纤指,好看的小嘴抿得紧紧的,吹弹可破的小脸上写满了无以伦比的崇拜。

曲落人静,房里一时鸦雀无声,只听外面一个清脆爽朗的声音道:“好美的琴声,怪不得零儿舍不得走呢。”接着传来细细碎碎的脚步声,随后一个长眉秀目,顾盼神飞的女子走了进来。

小女孩身后的丫鬟忙道:“英郡主。”英郡主没有应声,只是朝黛玉望去。

一身月白衫子,两弯如水的清眸,缓缓的立起身来,神色不卑不亢,形容亦清亦淡,英郡主的心里暗暗赞叹,好个秀外慧中的人儿。

轻然一笑,黛玉道:“让郡主见笑了,民女琴声粗陋,难登大雅,刚才真是渎了清词妙音。”淡淡的话里有着不易觉察的疏离。

英郡主毫不为意,起身走到琴案前,轻轻扶着琴弦,爽朗的笑道:“姑娘太自谦了,琴如其人,姑娘不但琴美,人也不俗,也难怪零儿赖在这里,连我也不想走了呢。”

零儿拍着手道:“太好了,英姑姑,我们再玩一会儿吧。”说完上前拉了一下黛玉的手,可怜兮兮的道:“姑姑。”

黛玉有些为难的看了一下零儿水汪汪的目光,一抬头正对上英郡主含笑的双眸,清爽的笑容,真诚的神色,心里不由浮出湘云爽朗的样子,轻轻一笑,黛玉道:“若郡主不嫌寒舍粗陋,黛玉荣幸之至。”

英郡主笑道:“姑娘不要嫌我们冒昧就好。”黛玉转头对紫鹃道:“紫鹃,还不快去泡茶。”

众人刚坐下不久,只听外面丫鬟道:“老夫人来了。”黛玉和英郡主不由站起来向外走去,零儿早踮着脚跑了上去。

一见之下,黛玉不由愣了,众人簇围下的老夫人原来是上次在贾府里见过的乐善王府的杨老夫人。

看到黛玉,杨老夫人也是意外一愣,随后随和的脸上露出笑容,道:“林姑娘,原来是你。上次在贾府里见过,想不到今天又在这里见着了。”

提起贾府,黛玉不由有些心酸,但自来的礼教使得黛玉不由走上前去,缓缓的使了个礼。命人搀起黛玉,杨老夫人道:“姑娘别难过,出了这样的事,谁也没有法子的。”

英郡主看看黛玉,又望着杨老夫人道:“母亲认识这位姑娘。”杨老夫人道:“是呀,不久前见过的,她是荣国府贾老太君的外孙女,一肚子的学问。”

黛玉有些羞涩的一笑,道:“老夫人过奖了。”接着又将杨老夫人让进了房里。

打量着收拾的简单而朴素的房子,杨老夫人不由叹了口气,道:“孩子,住在这样的地方,委屈你了。”

黛玉淡淡的笑着递上清茶,道:“老夫人言重了,如今能有安身之处,黛玉已心满意足了,想起外祖母那般年纪,还……黛玉心有不安。”

看着黛玉娴静如水的神情,杨老夫人的目光慢慢眯了起来,转头看了一眼伏在膝上的孙女,杨老夫人看似随意的道:“林姑娘以后怎么打算。”

黛玉抬起头来,有些茫然的望了望外面,低声道:“不管是福是祸,等外祖母他们的事定下了,黛玉就可以安心的回老家去。”

杨老夫人道:“姑娘老家还有什么人。”黛玉摇了摇头,道:“只有族人了,出来那么多年,也不知他们还在不在了。”

英郡主忍不住道:“既是这样,你还回去做什么。”黛玉有些凄然的道:“黛玉在京举目无亲而外祖家已经……,况且住在院里也不是长久之计,老家总算还有容身之处。”

一直不做声的零儿见黛玉盈盈楚楚的样子,不由摇着杨老夫人道:“祖母,姑姑没有地方去,你就让姑姑住到我们府里吧,反正我们的院子大得很。”

英郡主自来性子爽朗心肠热,本听得黛玉的遭遇心里正暗暗替她难过,零儿的话一下提醒了她,转头笑着对杨老夫人道:“母亲,零儿的话很有道理,不如先让林姑娘住到我们府里,什么事等以后再打算,况且虽然今日是初次相见,我和零儿对林姑娘都很投缘,零儿,你说是不是。”

零儿忙不迭的连连点头,难得和英姑姑如此契合。

两人的话正中杨老夫人的心意,而且杨老夫人自来软心肠,见着黛玉柔柔弱弱的样子,心里很是疼惜,遂笑咪咪的看着黛玉,道:“姑娘意下如何。”

黛玉抬起头来,想也没想的低声道:“黛玉谢过老夫人和郡主的好意,只是恕黛玉不能从命。黛玉虽是自由之身,但外祖家的事毕竟还没定下来,黛玉和老夫人非亲非故的,不想给老夫人添不必要的麻烦,况且住在这里,虽然偏僻,但很清净,黛玉已是心满意足了。”

英郡主急道:“你别见外,我们府里自来和贾府交好,而且母亲和贾老太君私交也不错,如今你外祖家出事,我们帮你也是理所当然。”

零儿上前拉着黛玉的手道:“姑姑,你就去吧,教着我弹琴,我最喜欢听你弹琴了。”黛玉为难的看着零儿真诚无邪的圆眼睛,拒绝的话难以出口。

杨老夫人修目一转,道:“姑娘不是在等贾府的消息吗,这里在城外,消息不顺畅,况且庵里的人打探消息也不合适,不如姑娘随我们回去,王儿在朝里为官,消息一定灵通,等贾府的事定下来,姑娘再做打算,那时是走是留,由姑娘自己决定,可好。”没等黛玉回答,杨老夫人接着道:“这也算老身为老太君尽点心意,不枉大家相交一场。”

想了一下,黛玉看着众人殷切的目光,只好点点头,施了一礼道:“那就劳烦老夫人和郡主了。”

“太好了,姑姑答应了。”零儿忍不住跳了起来,上前抱住黛玉大声喊着。

这是一座封闭而又独立的院子,在皇宫的边角上,土灰色的宫墙凝重而又肃然,林立的守卫使得这里更添了几分神秘。

水溶命人停下轿子,并没有立刻下轿,只是掀起轿帘,抬头向里望去,紧闭的院门,参天的古树,处处透着令人心悸的冷漠与阴森。

冷冷的嘴角微微一提,水溶清隽的脸上浮出一丝浅笑,带着不言而喻的得意和嘲讽,深邃的双翦闪过犀利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