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建议:读完书后如何写读书笔记(从碎片到体系)
Hi,我是发发~
今天这篇文章,我写了3天,4000 字。把它发出来,有点对不住年度社群的学员,这本应是社群里读书笔记专栏课的一篇。
但因为问我如何培养写读书笔记习惯的小伙伴太多了,我就索性写出来,帮到更多人。
这篇文章,非常干货,不是那种皮毛指导,是实打实的经验指南。可以先收藏,找个方便做笔记的时间再读一遍噢。
我们为什么要做笔记?
在经典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总结了做笔记不可或缺的原因:
1、让读者保持清醒2、用笔记写出思考3、增强记忆读书笔记有很多维度的分类,我以“笔记面对的对象”为维度,可以分为:给自己看和给别人看。给自己看的笔记,写得随意点,想到什么写什么。公开发布给别人看的笔记,比如发表在朋友圈、今日头条、公众号、微博、微信读书等平台,就需要一些写作思维,有完整的结构,有吸引人的开头,有干货的内容,有明确的主题。今天这篇文章主要讲,写给自己看的读书笔记。先把私人的读书笔记写好了,再进阶到对外分享。写给自己看的读书笔记,能分为几类:1、一边读一边写下的灵感2、经过思考的片段式笔记,如卡片笔记3、读完一本书后形成整体式笔记,如思维导图笔记,知识体系笔记这3种方式是递进式的,我依次介绍怎么写。
一、边读边写的笔记
这类笔记,可以写在书上、便利贴上、或者软件里。我称之为“随读笔记”,就是伴随我阅读时的笔记动作,所以叫随读笔记。我读纸质书时,一定会有两类文具在手边,笔和便利贴,方便我在书上做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总结了在书上做标记的7个方式,也是我一直在实践的。1、画底线,重点句子、触动自己的句子2、画大括号,如果要画底线的内容太长,就在段落旁画大括号圈起来
3、画星号或其他符号,强调重点段落,方便回顾时一眼看到重点
4、写编号,作者的某个观点延伸出一连串的陈述时,可以标注顺序编号,方便自己理解
5、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比如这一页跟前文的哪个内容关联,我会把页码写在旁边,方便之后整理笔记时能关联起来
6、圈出关键词或句子
7、在空白处写笔记,比如问问题、简化某段内容这一类笔记是所有读书笔记的基础,特别重要。它有3个主要作用:1、代表自己在主动阅读,无论是画线还是写字,都代表自己有意识地在看书、在想、在发现精彩的内容
2、有的内容,如果不及时记录,很容易忘记
3、写了随读笔记,以后回顾时也很方便,能一眼看到重点,找到想看的内容,还能跟以前的自己照面。想培养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就从在书上写写画画开始就好了。在便利贴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我之前总结过,可以看这篇文章:用便利贴写读书笔记的6种方法
▲我在书上做的笔记
你可能会问,那我读电子书,该怎么做随读笔记呢?电子书跟纸质书不同,电子书画线更方便,但导出笔记后,如果当时没有写感想,就很容易失去当初画线的触动。所以看电子书也是一样,在标注句子高亮时,写下画线的原因:这是重点句子吗?引发你思考了吗?有什么思考?可以作为xx主题的写作素材吗?赞同还是反驳这个观点呢?在微信读书看书,很容易被别人画线的内容吸引目光,也跟着画线。这种其实不利于主动阅读。发发的建议是,用网页版的微信读书,看不到别人的画线和笔记,遇到想标记的句子,直接复制到文档里,写下思考和感想,这种做法也很方便,适合精读的书籍。
具体做法是:摘录原文后,用【】标记自己的思考和感想。为什么是【】而不是()?因为()需要多按一个shift键,【】直接点就可以了。这是一个用符号的小技巧。
▲用word文档做《写作7堂课》的精读笔记
二、片段式笔记
也可以叫卡片笔记。指的是有结构、一个或几个段落组成的笔记,一般写在软件里,我就用flomo收集卡片笔记。卡片笔记的结构,分享2个。1、原文 感悟,摘抄原文后,同时写下因这句话产生的所有想法2、原文 自我理解 关联过去 以后怎么做这个类似RIA标签笔记法,只是不写在便利贴,而是直接写在软件里。这个结构的精髓于A1和A2,既关联过去经历,又畅想未来的计划,这样区分开来,就知道要写什么了。A1是我以前怎么做,A2是我学了这个东西后,我想怎么做。卡片笔记的第1个好处,方便未来作为文章素材。举个例子,我写一篇“习惯”主题的文章,想加入一个名人金句。我在软件里搜索,找到乔布斯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后还有我对金句的解读,这时我就可以把名言 我的解读一起复制粘贴到文章里。卡片笔记的第2个好处,锻炼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卡片笔记由随读笔记发展而来,在阅读时勾勾画画时发现,某个句子很想延伸思考,有很多话想表达,就可以写下来。卡片笔记的第3个好处:方便分享给他人。写好的卡片,可以截图、做成图片,直接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第4个好处,加强记忆。符合“存入越困难,提取越容易”的记忆逻辑。写笔记时思考越多,越容易被记住,未来需要用时更容易想起来。卡片笔记如何收集呢?读一本书时,我会在flomo,增加一个标签:读书笔记/书名读书笔记是一级标签,书名是二级标签。同一本书的卡片笔记,就收集在同一个标签下。
三、整体式读书笔记
整体式的读书笔记,我做过3种方式:1、全书精读笔记2、思维导图笔记3、知识体系笔记这3种都是电子笔记,依次来讲。1、全书精读笔记就像上文里我截图的《写作7堂课》,就类似于全书精读笔记,一边读一边将内容复制出来,加上我的笔记。读完之后,我就可以再不去看原书,只需要看我这份精读笔记就好了。精读笔记可以用任何笔记软件来做,word,有道云,印象笔记,OneNote,notion等。▲用OneNote做的笔记
全书精读笔记的具体做法:①先复制全书的目录,粘贴到文档里,全书目录可以在豆瓣、百度百科这两个地方找②在文档中设置目录的格式,word自带有多级标题的格式,选择一级标题,套用标题1,选择二级标题,套用标题2的格式。这一步的好处是,方便后期在文档中一键生成目录。③阅读时,遇到想做笔记的句子,复制出来,写笔记,笔记内容用【】标记区分。还有一种方法是,在摘录的段落前标注素材的分类。下面这张图片是我在有道云笔记做《让你的时间更有价值》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我用【】标记出素材的分类,如观点、模型、概念等。
④精读完一本书后,还可以多做一步“总结”,简单总结全书的几个重要收获,读后的践行清单等。张萌萌姐有一个“学习复盘”的模型,就可以用做读书总结。方法是提问3个问题:通过学习收获了哪些新知?(不在知识体系内)通过学习改变了哪些旧有的认知?(纠正旧知)通过学习如何把这些新知运用到实践当中?(这个模型的底层逻辑跟前文提到的RIA便签笔记法,有重叠之处。)以上就是文档式的全书精读笔记方法。
2、思维导图笔记适合目录结构比较清晰的书籍,或者自己有一套框架,可以将读书笔记嵌入框架中。思维导图笔记,我一般用“幕布”软件,页面简洁,直接在浏览器就可以使用,不用下载,而且免费。不过幕布的局限在于它不是专业的导图软件,所以导图的功能较少,不像Xmind、MindMaster有丰富的图标、可以相互关联等功能。不知道大家在看书或者读比较长的文章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恨不得画一张思维导图,来梳理全书/全文的结构和内容。如果你有这样的触动,那不妨就在看书时用思维导图画读书笔记。(我之前有一篇干货文章,就有读者说看了很想画思维导图,这篇文章的特点是:内容很干货、有流程、结构性强,特别适合做思维导图)我用思维导图式的读书笔记比较少,这是《打开心智》第一章的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式读书笔记很锻炼人的逻辑、思考、构建结构的能力。如果想在这方面有所提升,可以在短期内刻意练习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
3、知识体系笔记我上周读完了一本讲阅读方法的书籍,就采用了知识体系式的读书笔记。这个方法能够帮助你,将一本书变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部分应该是付费内容的,免费分享给大家了。)知识体系笔记用到的软件是obsidian,一款做知识管理的软件。我以上周的实践经验,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筝小钱)的笔记,来做例子。
具体操作方法:①在obsidian建立一个文件夹,命名为“阅读体系”,在读这本书时产生的关于阅读方面的思考和笔记,都归类在这个文件夹里②每一个文档,就是一个小主题,主题可以是问题/概念/方法③跟其他主题能关联的内容,用【【xxxx】】的方法,将两个文档关联起来④建立一个“阅读体系”的索引页,相当于目录页,把阅读体系的所有笔记,分成几个主题,放在索引页中这样,一个阅读知识体系就初步建好了。以后,只要我读到跟阅读方法相关的内容,无论是文章还是书籍,或者自己的总结,都可以直接在索引页中新增一个条目,生成新文档,然后写进去。随着我不断学习输入,我的阅读知识体系也会愈加壮大。
嫌obsidian麻烦的话,也可以用flomo来做知识体系。
具体做法如下:①新建一张卡片,写上xx书的读书笔记索引页②将这本书的读书笔记,用@这个符号,一张一张关联进来要注意的是,@关联的功能,付费会员才能用。免费的话,可以用复制卡片链接的方式,粘贴在一起,就是会比较费劲。
做知识体系式笔记,其实结合了主题卡片笔记、结构式笔记这些类别。做好了比较基础的读书笔记方法,后面进阶操作时就比较容易了。
最后总结一下,这几类读书笔记的练习顺序:1、先培养一边阅读一边写“随读笔记”的习惯,当你画线或摘录时,记得写一两句话感想2、每天完成阅读任务后,比如读了30分钟,或者读完一个章节,别着急往下读,停下来,写一张卡片笔记,可以自己看,也可以分享出来3、遇到结构性比较强的书,尝试着做思维导图式笔记4、遇到对自己启发非常大的书,可以做精读笔记,尤其适用于干货、个人成长类书籍5、当你某一个主题的书读过多本,就可以试着搭建主题知识体系,如阅读方法、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主题
通过上面这套笔记方法,可以实现从碎片笔记到知识体系的转变。也能把读过的书变成自己的知识。还是要再啰嗦一句,从简单的、基础的笔记方式开始练手,慢慢进阶。以上就是今天的干货分享,觉得有用的话帮我点个赞和在看吧,谢谢谢谢~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