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从对待诸葛亮的态度看刘禅的精明
840844

从对待诸葛亮的态度看刘禅的精明

子玉史院子玉史院2023-07-27 19:17:570

文 / 子

蜀汉能够偏安益州长达四十三年之久,这里边有刘备的开创之功,更有刘禅的守成之功,而刘禅守成的秘诀就一个:

始终维持着与丞相府的和谐

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北伐时给皇帝刘禅上了一道《出师表》,其中有这么一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宫中府中分别代表皇宫和丞相府,可见,诸葛亮内心最担心的事是:自己不能获得皇帝刘禅的充分信任,从而引起皇权和相权的冲突,影响他的北伐大业

对,就是团结。

皇权和相权的博弈伴随着整部封建大历史,刘邦给萧何下马威将其关了一段时间,汉文帝在朝堂上故意给右丞相周勃难堪,本质上都是对相权的打压与削弱。

没有哪一个君主会任由丞相的权力无序扩张侵蚀自己手里的蛋糕,汉宣帝向霍光集团亮剑,李治整死舅舅长孙无忌,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都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所以呀,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在蜀汉爆发也是大概率事件,尤其是此时诸葛亮的相府明显是一肩挑的格局。如果益州派、荆州派、东州派在后方故意制造矛盾,刘禅很容易干出削弱相权的举动,从而引起益州盘子的震动。

但事实却是,诸葛亮五次北伐,益州的大后方始终是稳若泰山,这其实就是皇帝刘禅的功劳。

大家都说刘禅没什么能力,其实都是不实事求是的说法,试问,刘禅如果没有认清自己的能力上限果断放权给丞相诸葛亮,如果刘禅趁诸葛亮北伐在后方搞收权,诸葛亮能安心北伐吗?

不能,蜀汉只能加速灭亡。

在223—234年这个时间区间内,刘禅始终维持着“君弱臣强”的格局而没有任何怨言,因为他明白,乱世更需要团结。

234年,当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之后,刘禅在皇宫和相府之间大打平衡牌,始终维持着蜀汉的内部团结。

▲出师未捷身先死

图源/剧照

诸葛亮病逝时明确指定了自己的接班人:先蒋琬,后费祎

这两个人是诸葛亮生前早就已经在着手大力培养的接班人:诸葛亮北伐,蒋琬就在后方负责内政和后勤,费祎负责外交

为了迅速提升费祎的威望,诸葛亮在征服南中班师回城时还特意将当时不过是黄门侍郎的费祎邀请至自己的专车上同行,而当时蜀汉的许多大佬都是步行跟随。

众人大惊。

鬼都知道诸葛亮是什么意思。

同时,诸葛亮还着手培养了姜维这个军事精英,在文武两个领域都提前做好了布局。

但是吧,蒋琬和费祎毕竟不是诸葛亮,诸葛亮是跟随先帝创业的元老,能力和威望同时在线,可以很轻松拿捏蜀汉庙堂。蒋琬和费祎呢,一没威望,二没军功,他们想要复制诸葛亮当时治理蜀汉的局面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

是的,诸葛亮的去世代表着强人政治在蜀汉的结束,蒋琬和费祎后来的相府都是文官系统,想要支撑蜀汉的正常运转,自身的能量根本是不够的。

这个时候,皇帝刘禅的作用就出来了:刘禅在诸葛亮死后进行了部分收权,以君权来助力蒋琬和费祎的执政

为什么蒋琬和费祎即使在前线也要事事请求皇帝刘禅的意见,本质上就是想借助皇帝的威望来助推自己工作的开展。

君臣之间配合得是无比丝滑。

所以,蒋琬和费祎成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蒋琬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迅速稳定了蜀汉内部并在执政期间始终保持了对北伐的最大克制,即使出兵,也没有走消耗较大的祁山中路,而是走东线的水路或者西线凉州地区;费祎在维持蜀汉正常运转的同时也尽最大努力压制住了姜维这个主战派

是的,蜀汉本就疲敝,加上诸葛亮五次北伐的折腾更加疲弱,两人都明白自己的主要使命是,发展生产。

▲姜维是蜀汉的主战派

图源/剧照

更值得一提的是,蜀汉虽然人才缺乏,但诸葛亮和蒋琬都做到了相府权力交接的不断档:诸葛亮北伐时,蒋琬在后方坐镇负责内政和粮草;蒋琬执政时常年坐镇汉中前线,后方的内政就交给了费祎

虽然费祎执政是对蜀汉北伐战略的否定,是蜀汉历史的一次倒退,但以当时的情形来看,三国鼎立的格局已经形成,而蜀又最弱,既然在干不掉魏国又没有诸葛亮那种猛人的情况下,还不如埋头发展生产,多活几年。

能够想通这点,费祎绝对是个明白人。

所以,在234—253年这二十年的时间区间内,蜀汉再次以皇权和相权的平衡换取了自身的稳定发展。(蒋琬执政时间为234—246年;费祎为246—253年)

想想,以蜀汉当时的体量,如果内部出了问题,早亡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禅这位天子,确实难得。

当诸葛亮、蒋琬、费祎等精英都去世之后,这个时候刘禅才适时收回了属于自己的君权。但是吧,刘禅的能力确实有限,在他执政的253—263年,蜀汉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军事的无序扩张,内政的乌烟瘴气

但总体还是保持了稳定。从这就可以看出刘禅之前的精明,他不在乎什么君权相权之争,而只在乎蜀汉盘子的稳定。

当然,历史上能做到刘禅和诸葛亮这样坦诚相待的人几乎就是孤本:

刘禅对诸葛亮这位丞相一力支持,诸葛亮也没在相权达到巅峰的时刻产生向皇权发起挑战的欲望

包括后来的蒋琬和费祎都是安安分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诸葛亮能够被神话,能被世代祭祀,那绝对是有原因的。

再说刘禅——

刘禅的精明在治理蜀汉的过程中表现得是淋漓尽致,在蜀国灭亡当了俘虏之后依然在发挥,众人只看到刘禅在司马昭面前没心没肺,什么“此间乐,不思蜀”,但那又何尝不是生存的艺术呢。

▲刘禅极具生存智慧

图源/剧照

蜀汉灭亡的大势不可避免,那为什么还要继续纠结这个问题搞情绪内耗呢。还不如快活一点。

所以呀,刘禅这人聪明着呢,一般人看不透,要不然刘备和诸葛亮也不会力挺他走上皇位。

你品,你仔细品。

谢谢!/推荐阅读:腥风血雨,司马懿父子的喋血之路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