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中国谋略大师《诸葛亮兵法》卷三·文集-70-【与陆逊书】
840969

中国谋略大师《诸葛亮兵法》卷三·文集-70-【与陆逊书】

溱湖之恋溱湖之恋2023-07-28 08:38:150

作者:潘长宏(文学之都居士)

2023年6月23日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自幼父母双亡,随其叔父诸葛玄去荆州(今湖南湖北一带)投奔刘表。叔父亡后,他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专注于治国用兵之道。动乱既使士人饱受乱离之苦,同时也激起他们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常自比管、乐的诸葛亮却躬耕于南阳,这与时代的主旋律是相违背的,也有违他的生活志趣。然而,只要细加分析便可发现,诸葛亮的南阳之隐是同太公渭水垂钓的隐。虎卧深山待风啸,龙游浅滩望海潮。其真正的意图当是玉求善价,钗待良时。

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屯兵新野的刘备,图谋发展 ,经徐庶推荐,他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诸葛亮在接见刘备时,向刘备论述了天下形势,深得刘备赞赏,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从此开始辅佐刘备。公元208年,刘备采纳诸葛亮的计谋,联合东吴,在赤壁大败曹操,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形势。接着他又帮助刘备取得荆州四郡,并于214年攻入四川,占领成都。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后,他为丞相。222年,刘备亡,后主刘禅即位,诸葛亮受刘备嘱咐辅佐后主,被封为武乡侯。接着他平定了南中,并从227年开始,北攻祁山与魏国争战。234年,病死于五丈原(陕西歧山南)军中,终年54年,溢号忠武侯。 诸葛亮一生,戎马倥偬,统军征战,运筹帷幄,神机妙算,为蜀汉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他非常精通古代兵法,加上自己丰富的战争经验,编著过多种兵书,但大多已经失传。据《诸葛亮集》(中华书局)。陈寿在268年至273年间编撰了《诸葛亮集》中的《与陆逊书》原文如下:

【与陆逊书-原文】

家兄年老,而恪性疏,(令)〔今〕使典主粮谷,粮谷军之要最,仆虽在远,窃用不安。足下特为启至尊〔转〕之。

【与陆逊书-译文】

远在益州的丞相听说诸葛恪的事迹后,写信给陆逊说:家兄(指诸葛瑾)年纪大了,而诸葛恪性格疏漏,现在他主管粮食供应,粮谷是军中最要紧的东西,我虽然在远处,也暗地感到不安。请足下特别为我转告至尊

【与陆逊书-释义】

此书陆逊接后,转告孙权,孙权立即转让诸葛恪领兵。

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在东吴当任左辅都尉,一次,孙权见到诸葛恪,问他:“你的父亲和你的叔父(诸葛亮)谁更优秀?”诸葛恪回答:“我的父亲更优秀。因为我的父亲知道应该服侍谁,而叔父不知,所以我的父亲更优秀。”孙权听罢大笑。

孙权也曾对诸葛恪,称赞诸葛亮是“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用历史地位隆高的上古贤相伊尹和周公来比拟诸葛亮。

公元252年,孙权临终时,之所以选择诸葛恪做自己的首席托孤大臣,很大程度上就因为他是诸葛亮的亲侄子,也确实表现出相当的军政才能,才会爱屋及乌,对其寄予厚望。从公元207年那次初会起,孙权对诸葛亮的“求而不得”之思,已经在孙权心中,埋藏了45年!

作为官二代,三国时期的诸葛恪绝对称得上才子。为什么?人家不靠父母,不投亲戚,凭着自己的能力独受孙权垂青,甚至被其视为"托孤大臣"。可如此能干的他,为何在世人眼中却只是小聪明,甚至被叔叔说成志大才疏,日后必败呢?

诸葛恪除了有着显赫家族之外,自身也有一定的能力,不但会武术,还善计谋,小小年纪便出道了。建兴二年(253年)十月,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暗中联合吴主孙亮,将诸葛恪及其死党以赴宴为名诱入宫中,在宴会上将诸葛恪杀害,时年五十一岁。孙休即位除掉权臣孙綝之后,下诏为诸葛恪平反。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