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完美,我们才会追求完美:这才是打开《汝坟》的正确方式
诗经中的《汝坟》是一首叙事诗,通过对一位在汝水岸边砍柴女子的描写,表达了对丈夫的无比思念和重逢之后的喜悦,全诗以女子的口吻娓娓道来,一唱三叹,读来动人心扉,但同时也为世人留下了一个千年之问——在家国大事面前,一个人到底该何去何从?
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首诗呢?请跟随小话诗词的解读,走进诗歌,在唯美动人的文字间感悟诗经时代的美好与纯真,守望与相思。
诗歌再现
汝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众所众知,《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而《汝坟》是《诗经·国风·周南》中的第十篇诗歌。
诗题中的“汝”字,是水名,就是现在的汝河。汝河发源于河南省嵩山县,汇入淮河,是淮河的支流。由于汝水历史悠久,汝河流域的很多地名以汝字命名,如汝阳,汝州,汝南等,构成了独特且有地理标识的汝河文化圈。
诗题中的“坟”字,是汶的通假字,是河堤、水边的意思,诗中指汝河的堤岸。
《毛诗序》认为《汝坟》一诗是赞美周文王的:“文王之化行乎汝坟之国,妇人能闵其君子犹勉之以正也。”
汉刘向《列女传》认为此诗是“周南大夫”之妻所作,恐其丈夫“懈于王事”,故“言国家多难,惟勉强之,无有谴怒遗父母忧”也。
小话诗词认为,《毛诗序》对《汝坟》甚至《周南》的定义就是强调文王之化,这实在是牵强附会,经学的味道太浓了,而刘向也是附会《毛诗序》的疏解,并没有脱离“王化”这一概念。
《韩诗章句》则以为,此乃妇人“以父母迫近饥寒之忧”,而劝夫“为此禄仕”之作,显然并无赞美“文王之化”的“匡夫”之意。这种释义相对中肯一些,也贴近现实。
所以小话诗词认为:《汝坟》是一首叙事诗,诗歌通过对在汝水岸边砍伐树枝的女子的诗意化和艺术化表现,以及对夫妻重逢后的叙述,表达了女主人对丈夫的无比思念和重逢之后的喜悦。
全诗三章,每章两句,开篇即比兴。比兴是《诗经》中最常用的诗歌表现形式,全诗句式整饬,层次分明,反复咏唱,诗意逐章递进,感情逐章升华,全诗以一唱三叹与回环往复的节奏和韵律,营造出感染力爆表的诗歌意境。
汝河边的思念,温润了时光
汝河,发源于河南省嵩山县,汇入淮河,是淮河的支流。由于汝水历史悠久,汝河流域的很多地名以汝字命名,如汝阳,汝州,汝南等。
北汝河位于黄河以南,靠近洛阳。是一条水流较为充沛的大河,河中有鲂鱼。两岸的河堤叫“坟”,“坟”就是“汶”的通假字,坟也就是水边的高地的意思。
开篇句“遵彼汝坟”,大意是说,女主人沿着汝河的河堤走着。这位女子为什么沿着河堤走着呢?主人公为什么会来到河堤上呢?一连串的疑问进入脑海。继续往下读就会得知,她不是出来在河堤上散步的,而是有事要做。
答案就在下一句“伐其条枚”中,原来她是出来砍柴的,汝河两岸被大片的植被覆盖着,树林茂密,其中还生长着楸树,楸树的枝条晒干后,是上等的燃料。她需要砍伐一些楸树枝条,为什么要砍伐树枝呢?
西周时期的人们做饭,可不像现在使用电器、煤气或者天然气,那个时候只能用柴禾做饭。她拿着小斧头在河堤上走着,她此行的目的当然是为了砍柴。
采樵伐薪,本该是男性担负的劳作,现在却由妻子承担。我们不禁要问:她的丈夫究竟到哪里去了?竟就如此忍心让妻子执斧劳瘁。
“未见君子,惄如调饥”二句的跳出,即隐隐回答了此中缘由:原来,她的丈夫久已行役外出,这维持生计的重担,若非妻子没有人能来肩负。
“未见君子,惄如调饥”,这种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的叙事交代是特有的一种写作手法——比兴。
所以女子唱出了“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这一千古名句,这是女子发自肺腑的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这思念之情满溢胸中,不吐不快。
我们可以设想,女子的丈夫由于某种原因,或者是戍卒或许是出征在外,已经很久很久没回家了,妻子独自支撑着一个家庭,要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她既要照顾年迈的公公婆婆,又要照顾年幼的孩子们。
生活中的重担全都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这不仅需要承担许多繁重体力活,还要有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对于这位辛苦的妻子来说,最大的渴望就是丈夫早日归来,这是心理与精神双重的慰藉。
“未见君子,惄如调饥”。惄,就是忧愁的意思。调,是早晨的意思。历代研究者对这一句的解读大相径庭。其实这一句是最能体现全诗诗旨的句子。
朱熹《诗集注》中认为:“汝旁之国,亦先被文王之化者,故妇人喜其君子行役而归,因记其未归之时,思望之情如此,故追赋之也。”闻一多先生在《诗经研究》解释说:“调饥,谓性欲之饥。”小话诗词实在是不敢认同闻一多先生的论述。
古时人们生活清苦,人们不像现在这样一日三餐古时,而是一日两餐,第一顿饭十点到十一点左右吃。而且一天的工作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完晚饭就很早歇息了,不像现在晚上灯火通明,甚至吃夜宵了。
学习古诗文,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历史以及社会风貌,这样才能做到知人论世、知人论诗。从“惄如调饥”四个字中就可看出,女子砍柴已经很久了,还没有吃饭,这个时候肯定是饥肠辘辘了。
那么“惄”字又作何解释呢?小话诗词认为,将“惄”字解释为女子对丈夫牵肠挂肚的思念,较为妥帖,原因如下:
女子这个时候结束了砍柴的繁重的劳作,背着一捆柴禾,拖着疲惫的饥肠辘辘的身体沿着河堤往家里走去,饥饿的感觉会让人产生怨气,思念的愁肠又让她愁肠百转千回,两种不同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惄如调饥”是将身体的饥饿和疲惫以比兴的手法表现出来,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推向无以复加的地步。
身体的饥饿与疲惫不堪加上对丈夫的极度思念,满腹的惆怅弥漫全身,女子实在太累了,就背着柴禾靠在河堤边,她张望着远处,看是否能从路的尽头看到丈夫回来的身影。
旅途漫漫总终有归期,思念悠悠也有尽头
第二章节开篇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是对第一章节的复沓重唱。复沓一词最早出自《庄子·田子方》一文:“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后成为一个文学名词。
复沓重唱是《诗经》中最常用的写作手法,指章节的句子和句子之中替换少数的字词,而格式不变,这样可以更加突出作品的主旨与主旋律,加重所要表达的感情,加强简洁明快的节奏感,让作品更加有感染力。
如《诗经》开篇诗《关雎》中的“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就用复沓的形式将男子对女的爱慕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明确了这一点后,再看“遵彼汝坟,伐其条肄”,复沓重唱的表现手法再也明显不过了,这两句将第一章节中的“枚”字变成了“肄”,在字义上做了略微的调整与变动而已。“枚”就是指楸树的树枝,而“肄”就是指砍掉的树上又生出来的小嫩枝条。
其实这两句也点明了了女主人在辛苦的劳作和对丈夫漫长的等待中,春去秋来,季节更替,时间又过了一年。这种牵挂与思念在岁月流逝中延续着,有期待就有希望。
在某一个按部就班的、继续在汝河岸边砍伐柴禾的日子里,在久久的期盼与等待之中,她终于看到了丈夫归来的身影。征途漫漫总有归期,思念悠悠也有尽头。对女主人来说,所有的思念与等待在这一刻成为现实,所有的思念与等待也都是值得的。
“不我遐弃”,这是一句宾语前置的倒装句,就是“不遐弃我”的意思。“遐弃”不光有抛弃的含义。有时候的也可以指至亲之人去世了之后,妻子哭诉的话,相当于是说:自你走后,我形单影只,孤苦无依,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人们都说,最高兴的事,就是每天能看到你发的信息,哪怕只是一个表情,只要知道你一切安好,我的心里才会踏实心安。
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在好久没有收到丈夫的音讯之后,妻子的内心何尝不会有这样的感想呢,她心中的情感是复杂的,也是五味杂陈的:焦虑、疑惑、不安、惶恐、牵挂、所有的这些情绪都有。
但是这个时候笔锋一转,诗意发生了变化,女主人所有的疑虑与所有的牵挂随着丈夫身影的出现而烟消云散,看到了自己的丈夫归来的身影,她的欣喜之情真真切切,她发出的欢呼涌出诗行,跃然纸上。
这声欢呼远比诗句本身的情感要丰富和复杂:久役的丈夫终于归来了,妻子心中所有的焦虑、不安、疑惑、惶恐、牵挂,在一瞬间都化为乌有,这正是悲伤之余心中汹涌迸发出的欣慰和喜悦。
“不我遐弃”四字将所有的感情一笔涵盖,对复杂情感的表达切中肯綮,读来让人动容。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第三章节的开篇句“鲂鱼赪尾,王室如毁”,也是比兴之作。鲂鱼,又名鳊鱼,草食性淡水鱼类。“鲂鱼赪尾”就是说鲂鱼的尾巴变成了红色。
朱熹《诗集传》中说:“赪,赤也。劳则尾赤,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这句话大意是说,鲂鱼过于劳累,而使尾部变红。朱熹这个说法是很有科学根据的,因为鲂鱼一类的淡水鱼鱼尾巴变红,那是因为它们在产卵。
每年4月至6月,水温适宜的时候,成群的鲂鱼会从湖泊深处游到岸边的浅水杂草处进行产卵,这个时候,雄鱼为护卫自己划分的势力范围,腹部及尾部自然变红,用以警告其它雄鱼。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雄鱼追求雌鱼时,腹部也会大面积泛红,一直待到交配、产卵和鱼卵孵化后,雄鱼腹部及尾部才会恢复原来的颜色。
在漫长的期盼与等待中,在女主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苦劳作中,丈夫终于平安归来,他们把所有的思念化作夫妻二人团聚之后的激情。
“鲂鱼赪尾”这种比兴手法的运用,无非是为了烘托夫妻二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与激情。“久别胜新婚”的鱼水之欢,热情如火的缱绻恩爱,在女子的口中以一种托物比兴的手法委婉而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王室如毁”,是夫妻二人在重逢之后的一番对话,妻子从丈夫的口中得知,他这次回家探亲,并不能长期停留,因为还有接下来的事情需要去做,我们可以推想,他又要随出征的队伍远行了。
因为他是一名军人,必须要听从指挥,服从命令,军令如山,不敢耽搁。正如劳累困顿的鳊鱼摇曳着赤尾而游,在王朝多难、事急如火之秋,丈夫不可能耽搁、恋家。形象的比喻,将丈夫远役的事势渲染得如此窘急,妻子在短暂的重逢与欣喜之余,又很快跌落到绝望之中。
一句“王室如毁”,将丈夫远役的事势渲染得如此紧急,更加衬托出了这一次的重逢是如此的短暂,妻子是如此舍不得丈夫就此匆匆离去。妻子想挽留好不容易才久别重逢的丈夫,想让丈夫陪在自己身边。
绝望中的妻子也未放弃最后的挣扎:“虽则如毁,父母孔迩!”这便是她万般无奈中向丈夫发出的凄凄质问:家庭的夫妇之爱,纵然已被无情的徭役毁灭;但年事已高的父母呢?他们可不能不管不顾呀。
当妻子对丈夫声泪俱下地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丈夫心中的滋味也是万般无奈的,短暂的团聚之后就是漫长的离别期,面对此景此景,丈夫一定会想到他的家庭责任,守护妻子,教儿育女,侍奉父母。我想再铮铮铁骨的汉子也有柔情的一面吧,也不会铁石心肠说走就走吧。
妻子的质问其实贯穿了亘古以来的整整一部古代历史:当惨苛的政令和繁重的徭役,危及每一个家庭的生存,将支撑社稷大厦的民众已经到了“如毁”“如汤”的困境时,历史便往往充满了相似的质问。
全诗在凄凄的质问中戛然收结,丈夫对此质问又能给出怎样的回答,妻子的质问道尽了世事无常,或许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或许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千年之问,没有人知道答案,所有人都在寻找答案。
小话诗词
《周南·汝坟》在几经忧喜和绝望后发出的质问,虽然化作了最后一句中丈夫的不尽沉默。但是读者却分明听到了此后不久历史所发出的巨大回音:那便是可避免的历史周期律。
全诗在历史的回音毫无悬念的余音中收尾,我们可以想象此时的丈夫心中的种种纠结与无奈,丈夫面对妻子声泪俱下的这番感人至深的话语时,又能做怎样的回答呢?
其实答案我们心中都很清楚,一边是迫在眉睫的出征号令,一边是年迈的父母、辛苦持家的妻子以及年幼的孩子。在家国大事面前,丈夫到底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也是一个叩问人性的千年之问。
如何在思念与守候之间建立一种默契的平衡,诗歌的源头也没有答案,这或许是一个无解的方程式,这或许是是《汝坟》为后世留下了千古的遗憾吧,或许正是这种遗憾才铸就了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和艺术高度——缺憾美。
就像维纳斯的断臂,不完整,但留给我们许多想象。而缺憾美也成了现实生活中让人无法释怀的一种情怀。其实,人生的十全十美是不存在的,但许多时候我们的要求却有些苛刻,正所谓“时间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观点就会有变化,曾经觉得不完美的东西或者有遗憾的事也让我们感觉很愉快。所以,因为没有完美,我们才会追求完美,这样我们便会不断进步。这或许是《汝坟》给后世之人留下的另一份精神财富吧。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