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文化杂谈吉林市有铁安里、北宁里、北安里,这些带“里”的地名从何而来
841117

吉林市有铁安里、北宁里、北安里,这些带“里”的地名从何而来

吉林乌拉永昌源吉林乌拉永昌源2023-07-28 10:43:250

如果我记得没错,吉林市城区最后一个以“里”命名的区域是”沈铁-幸福里“小区。有人说“里”是铁路职工小区名称中的常用尾字,对此说法,我不置可否:诚然,许多形成于近代的铁路职工小区,确实以“某某里”命名,但这既不是铁路系统在九一八事变后带到吉林市的命名习惯,也不是铁路职工小区专用的命名习惯。在吉林市,以“某某里”为区域命名,早已有之。

在民国初年《吉林省城街市图》中,福绥门里路南就标有一个叫“熙春里”的地名,而此时,吉长铁路刚刚通车,铁安里、北宁里所在地非但不是铁路职工住宅区,甚至还在呈现城郊甚至乡村的风貌。无独熙春里,在记述民国早期的吉林地方史料中,还可见淳厚里、东昌里等地名,虽不知这些地名出现的确切时间,但种种蛛丝马迹显示,其历史至少不会晚于铁安里和北宁里——以“某某里”给地名命名的情况绝非铁路系统带到吉林。

另外,吉林市的一些以“某某里”命名的街区,也不完全属于铁路系统。如北安里,其日伪时期所建住宅,就不是铁路职工居住(一部分为日本关东军军官的住宅)。此外,在解放前吉林市最负“盛名”的东关福兴里和怡春里,出现的历史不仅早于铁安里和北宁里,其所背负的文化内涵,更是与铁路系统没有丝毫关联。可见以“某某里”命名街区的情况绝非铁路系统专用。然而穷究地方史料,关于这些“某某里”是怎么出现的,是不是当时的基层区划单位,却没有查出任何正面答案。因此只能分析现有史料,一点点去猜测和探讨。

在清代早期,吉林城的城市管理曾有两套机构,其一是负责旗人军政事务的吉林将军衙署,其二是雍正五年设立负责民政事务的永吉州。旗人管理体系以牛录为基础,与“里”没有关联;永吉州实施保甲制,基层单位是社和甲。由永吉州到后来的吉林府,“社”的数量由最初的8社,一路增加到17社。社的名字大多文绉绉,以雍正时的8社为例,社名分别为居仁、由义、尚礼、永智、诚信、克勤、存俭、兴让。其中直到晚清,吉林城城区始终为“居仁社”,可见“里”小于“社”。

在清代,社的下一级是“甲”,均以数字命名。和社一样,“甲”的主要功能也倾向于户籍管理。如清代吉林府档案记载:乾隆五十七年,广东嘉应州人杨青,因冒名入考案发配吉林城,赏给正蓝旗披甲阿林保为奴十年。嘉庆七年因杨青腿残不能回籍,准编入居仁社六甲民籍,年征丁银1钱5分(《吉林市发展史略》)。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吉林将军达桂以原设保甲,不足维持地方治安,奏请改设警察,并于次年开办巡警事宜——地方各项事情,悉由巡警机构办理。各巡警区划,同时就是地方区划(1991版《永吉县志》)。当时整个吉林府所设巡警区及其下属分区,多沿用数字地名,如管理德胜门外路南区域的就是第八区,管理迎恩街一带的是第九区,其中并无以“某某里”命名的记载。1911年,吉林府实行城镇乡地方自治,辖区为1城、5镇、6乡。其中城内的地名称谓,目前虽未查到相关记载,但结合后续历史,很有可能仍沿用序号命名。

民国初年,吉林府改为吉林县,吉林城城区区划管理采用巡警分区,称警察区。到了民国十八年(1929年),城区设吉林市政筹备处管理,根据警察区(1929年以后也称公安区)区划,设置了第一、二、三、四、五区(行政区,遵照1930年吉林省民政厅1146号训令,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区”下可能已设闾、邻两级基层管理机构)。吉林沦陷后,日伪推行保甲制度,在区下设有保、甲、牌等三级基层管理。虽未见到明确记载,但从区名使用序号的情况猜测,保、甲、牌等基层管理单位也应使用序号命名。

1936年,伪吉林市公署成立后,五个行政区又改名为昌邑、船营、朝阳、通天、德胜,各区设置“区事务所”,区下设有保、甲。1938年又废除保甲制,仿照日本的区划,在城市里废除保甲制,施行“街制”——区下设町会,如昌邑区就设有东旭、同昌、护昌、东局子等町会。后来又推行区、分区管理。也就是从这时起,市区基层组织开始有了具体名称。这种具体命名的习惯在日本投降后,被恢复保甲制度的国民党政权沿用(解放初仍有闾邻的记载),直至吉林解放。然而在这些命名习惯中,目前尚未见“某某里”的命名方式。

其实在历史上,底层百姓最为熟悉的“里”,既是一种基层户口管理组织单位,又常被等同于一种基层区划单位。不同时代,“里”所管辖户口数量不尽相同,其层级大致相当于民国时期的“保”。“里”所管控的辖区大小,也没有硬性规定(主要是管理户)。相对严苛到与惩罚挂钩的保甲制度,“里”似乎要比“保”的含义更宽泛、更温情一些,也更适合为区域命名。或许正是因此,自清末民初开始,一些老城范围内,由新业态兴旺起来的街区聚落,以及老城周边新形成的街区聚落,便开始以“里”命名。

在吉林市的地方史料中,虽只零星留下一些以“某某里”命名的地名,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这种命名方式应该不是制度性的,而是个别城区居民聚落历史形成的特殊称谓。也正基于此,自晚清开始,直至伪满时期,吉林城城区内每次区划制度变更,并不影响新的“某某里”出现。其情形或许与拆迁铁路配件厂后,新建小区以幸福里为名的情况非常类似。

由于掌握材料有限,观点难免偏颇,诚待大家批评指正。

了解吉林市更多以“里”命名的区域历史往事,欢迎点击下方文章链接:

吉林市东窑坑红灯区“福兴里”的历史记忆

东市场圈楼,即将湮灭的几代老吉林人的集体回忆

局后铁安里的历史记忆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