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和史思明,玩得是一样的套路,也拥有相同的结局
公元761年,史思明堕马被擒,他跪倒在儿子史朝义面前哀求道:“我死不足惜,但是你不能背上弑父之名啊!”就在四年前,史思明的老伙计安禄山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提起“安史之乱”总会让人想起始作俑者安禄山,实际上,安禄山还有个得力的同党,那便是史思明。有趣的是,这两个小伙伴从发迹到平步青云,玩得几乎是相同的路数。他们的结局也是如此雷同,都是死于儿子之手,而他们被杀的原因竟然也是毫无二致。
安禄山和史思明,他们都是夷州人(今辽宁),一个肥硕如熊,一个瘦高如松,就好似《鹿鼎记》中的胖瘦头陀。这两个人在初出茅庐时都曾历经过生死瞬间,最终凭借机智的反应能力得以化险为夷。
安禄山在29岁那年因为偷羊被抓,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原本要乱棍打死这个大白胖子,谁知安禄山竟然豪气十足地说:“你若留着我,我能为你消灭两个藩族!”于是,对方鬼使神差地信了他,还让他与同乡史思明一起去活捉俘虏。
史思明与安禄山同岁,生日只差一天。也是两个人有缘,从此就开启了合作互助模式。而安禄山为人善于逢迎,更是可以厚着脸皮地去满足自身利益,所以他升迁的脚步快于史思明。
史思明也是很机敏的人,一次,欠下政府债务的他准备跑路,谁知路上却被奚人(少数民族)所捕获。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史思明竟然立刻装出一副正襟威严的派头说:“我可是大唐天子派来的使者,你们若是动我分毫,小心被灭族!你们最好带我去见奚王,不仅能逃过一劫,说不定还能立下功劳。”
您别说,史思明这招确实忽悠住了对方,立刻乖乖带他去见奚王。史思明见到正主后,依然一副无所畏惧的傲慢姿态,甚至没有下跪,反而为自己找到一副说辞:“按照礼法,大唐天子派出的使者可不必跪拜尔等小国君王。”
尽管奚王非常生气,却也无可奈何,只能以贵宾之礼接待,后来更是派出三百精兵跟随史思明回去朝拜大唐天子。您猜史思明是怎么做的?为了不让自己的身份被揭穿,他竟然对张守珪说奚人要反,最终这些可怜的奚人尽数被杀。
自此,张守珪对安禄山和史思明都越发地受重用。不过,安禄山很快便攀附上杨贵妃,还认了贵妃做干娘。杨贵妃也毫不推辞,甚至亲自为这个大胖儿子举行了洗三仪式,不仅为三百斤的干儿子洗澡,还将其包裹在特大襁褓中,让他坐在彩轿中巡游,真是好不风光,也甚是荒唐!
肥硕的安禄山跳起舞来也是身轻如燕,他那副憨态经常讨得唐玄宗和杨贵妃格外开心。可是,朝廷诸多朝臣都察觉到了安禄山的反心,唯有唐玄宗一如既往地宠信,而危险就这样悄然来临。
一向好大喜功的唐玄宗大肆设置藩镇,也为藩镇割据埋下了隐患,直到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才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想玄宗之后的唐朝皇帝有多被动。
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终究还是反了,他和史思明势如破竹,一路杀伐至洛阳。尤其是史思明,每至一处必定烧杀抢掠,并以杀人取乐,暴行罄竹难书。
此后,这哥俩配合默契,终是把安禄山推上了皇帝宝座,国号大燕。只可惜,安禄山这个皇位也没坐热乎,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所杀。
安庆绪是安禄山的嫡次子,是安禄山与发妻所生。但是,安禄山晚年十分宠爱妾室段夫人,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段氏本身育有一子,眼见安禄山称帝,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因此,资质平平的安庆绪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威胁。
称帝后的安禄山不仅失了明,而且脾气极其暴躁,动不动就打骂侍从。不曾想,自己最后反而被最宠信宦官李猪儿和安庆绪联手弑杀了。
安庆绪此举反而给了史思明一个契机,他的一生始终跟在安禄山的身后,听从他的调遣,机会就在眼前,他如何能不动心?于是,他先是降唐,而后又使诈骗出安庆绪,解决了这个不孝之子,替老友报了仇,而后“篡位”称帝。
但是,史思明并没有吸取安禄山的教训。史思明的长子史朝义性格宽厚,深得众心。可是史思明却偏爱幼子史朝清,甚至想要立他为太子。
史思明的队伍在退守永宁时,对史朝义多有抱怨,甚至指责他:“你这个混球终究成不了大事!”光是痛斥还不够,史思明甚至扬言要杀了他们立威。
为了尽快筑好城墙,史思明不顾众将死活,非要在一天之内完工,史朝义为部将求情,史思明竟勃然大怒地咒骂道:“你为了这些蝼蚁竟敢违抗我的旨意!待我得胜归来,必定要斩了你这个家贼!”
史思明还没来得及杀子,反而被众部将以拥立史朝义为名,对其下手了。来不及跑路的史思明坠马被捕,他只能对儿子哀求道:“我之前不该那样说你,这纵然是我的下场,难道你就如此迫不及待?不如待我攻克长安,也不妨碍你建立大业啊!”
最后,史思明依然没有逃过被杀的命运。至此,他可以去见老朋友了,顺便聊聊育儿的失败经。不过,史朝义也难逃一死,以兵败自尽为结局。这一场由父辈们掀起的作乱,便以此为终,留下了凌乱的大唐,独自收拾残局,舔舐伤口,从此盛景不再。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