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读书心得【卡尼曼系列14】高质量决策的六个原则
841230

【卡尼曼系列14】高质量决策的六个原则

小播读书小播读书2023-07-28 12:18:550

前面我们通过10多期内容,分享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和《噪声》这两本书的精彩内容。

我们分享了在不同领域和场景中:如何提升决策质量和判断力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而这些决策和判断方法都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这个系列内容的最后一期内容,我们将分享提升决策判断质量的六个原则。

01

原则一

判断的目的在于准确性,而不在于个性化表达。

前面我们介绍了,判断的本质是一种测量。

在判断之前,我们就要有明确的意识。

要知道判断的目的是追求准确性,不是讨好别人,不是表达自我,不是达成共识,更不是彰显个性。

而是追求判断的准确性,要提升准确率,就最好有明确的参考量表,这个我们前面介绍过了。

02

原则二

使用统计思维,采用外部视角。

这也是我们之前反复提及的,我们很容易按照个人的直觉和简单因果思维进行判断。

但是我们实际上在任何判断中,都存在大量的客观无知,而因果关系让我们只关注有限的信息,所以会产生较大的偏见和噪声,而在判断中采用统计思维就比因果思维更可靠。

因为基于基准概率,会让我们跳出当前的场景的偶然性,从更长时间范围和在更大范围的数据之上,得出更客观的结论。

03

原则三

使用相对判断和相对量表会更好。

这也是我们前面反复提及的,相较于绝对判断,相对判断的偏差和噪声更少。

比如在网上购买手机或者其他标准商品的时候,平台往往都会给出对比商品的参考,这样有助于用户做出更理性的判断。

绝对判断很容易受到场景噪声的影响,比如个人情绪和直觉感受的影响,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04

原则四

获取多位判断者的独立判断,再考虑汇总这些判断。

每个人的视角都有局限性,而多个独立的判断能丰富视角,避免陷入独断的偏见和误区。

05

原则五

对判断进行结构化分解,将要判断的内容分解成为几个独立的子项。

不要对一个模糊的,重大的决策进行一次性拍板,很多判断都可以分解成为不同的子项,这样的做法是为了避免我们首先得出一个整体印象,然后后面的判断就很容易受到这个第一印象的影响。

06

原则六

抵制不成熟的直觉,但也不排斥直接。

直觉判断会产生偏见,但是判断中并不要完全排斥直觉。

因为理性的思考范围是有盲区的,机械化的流程也往往会遗漏一些重要的因素。

但是直觉必须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而不是纯粹的脱离于事实的直觉。

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人其实是正好相反,我们的理性分析往往为了证明自己的直觉是正确的。

07

我们做出理智判断的六个原则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当我们要进行选择和判断的时候,尤其是涉及多个维度,带有不确定性的判断的时候,我们可以对比以上六个原则,你会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和判断。

但也并非一定要符合所有原则,有时候降低噪声的成本太高,那么我就需要理性评估,是否需要这么做。

比如你购买一件衣服,也许并不需要拉几个朋友进行集体决策,学校也并不需要让多个老师来评估每一篇学生作文。

好了,我们通过十多期内容来分析了丹尼尔·卡尼曼的两本经典著作《思考,快与慢》《噪声》,我们详细分享了《噪声》这本书中的具体内容。

这两本书分别阐述了,导致人类判断错误的两个方面:偏差和噪声。《思考快与慢》主要揭示了人类行为决策中普遍性的、有规律的错误。

而《噪声》则揭示了人类行为决策中那些独特的、无规律的错误。

总之,偏差是系统性的错误,而噪声是无规律的错误,偏差和噪声刚好是导致人类决策判断错误的两个方面。

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完整地解释并理解人类决策判断中的问题。

卡尼曼不仅指出了人类决策判断的两种典型错误,而且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提出了提升决策判断质量的具体方法和原则,内容非常精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