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道德经》:知识是学不完的,不如守中
841319

《道德经》:知识是学不完的,不如守中

行为逻辑行为逻辑2023-07-28 13:26:380

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3年24天

写作目的:帮助更多的人提升智慧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意思是:“天地无亲,唯德是甫”,天地之道,不会特意亲近于谁,也不会特意疏远于谁,一切只不过是在规律的洪流沉浮。符合什么样的规律,就是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乾坤之道,犹如巨大的风箱一样,鼓动万物生发,不会穷尽,受乾坤之道生生不息的影响,万物不断地萌发,不断地生发,越来越多,就算我说得再多,也说不完。所以,不如守中。在人性规律中,有两个特点,第一个就是人怕自己吃亏,怕老天对自己不公。很多时候,自己做一点事,发现没什么结果,或者对比于别人,你的成果不如别人。这时候你就会觉得老天爷对自己不公,这种心态是弱势的受害者心理。其实,人只不过是过于关注自己的损失,当自己有损失时,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可殊不知,很多时候,自己也当过迫害者,但是,你不会有迫害者心理。为什么?因为你的眼中只盯着自己的那点利益。而且被剥夺的反应倾向会更明显。如果真的存在人格化的老天爷,你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怎么可能去特别关注你?成事与否,是看规律的,规律就摆在那,谁顺应规律谁就会达到那个结果,只不过是你看不到、看不懂,反而又去怨天尤人,这就是愚昧、懦弱。人性中第二个特点就是怕自己不能穷尽一切规律。人总想着学习完全部的规律,怕自己做错,这种心理就是虚妄。《道德经》开篇就已经说明了:道可道,非常道。这个世界万事万物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乾坤之道,是源源不断、无穷无尽的,你想把无尽的东西学尽,这不是妄念是什么?那么,既然规律是无穷无尽的,人们该怎么办呢?老子给出了答案:守中。如何做到守中?言行如一。换句话说就是:别想太多,先把自己知道的做到。那么,当你真正去做的时候就会发现,你根本不用参照那么多的规律去行事。因为,你连把自己现有掌握的认知规律做到,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懂得越多,可能会越纠结。人的很多问题就是想的太多,实践的太少,总是在自己想象中推演。当你真正去做事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犹豫和杂念少了很多。为什么?因为你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去瞎想啊。做事的时间都不够,还哪里有时间去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我越来越明显的感知到时间的宝贵。如果说有一种东西限制了事物不会无限发展,那一定是时间,因为时间会让你不得不进入到“藏”的阶段。所以,请大家一定要珍惜时间,少去担心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人生再长其实也没多长,请务必珍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