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刘禅:在位41年,直到临终,诸葛亮才发现他城府很深
章武三年(223年)春,刘备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召来诸葛亮、李严等人前来托孤,说了一段令人震惊的话:
“丞相啊,你的才华太高,十个曹丕都不能跟你相比,安国定邦对你来说是小菜一碟;我的儿子刘禅如果不值得辅佐的话,您就自己干吧,我在九泉之下也不会难过,因为这对整个蜀汉有利。”
诸葛亮听了,吓出一身冷汗,赶紧向刘备表忠心,说要竭尽全力辅佐后主。
刘备之所以这样敲打诸葛亮,主要目的是,刘禅是“扶不起的刘阿斗”,是个平庸的人,他不思进取,不能担当治国安邦的重任;即使有诸葛亮辅佐,也会弄得一团糟,只怕到时候江山会被外人夺走。与其那样,还不如丞相您轻装上阵,自己干。
然而事实证明,刘备看走眼了。都说知子莫若父,刘备对刘禅根本就不了解,后来的刘禅并非愚不可及,他的智商和情商都高得很。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诸葛亮死后,蜀汉还延续了30年,一直到263年才被司马氏掌握的曹魏吞并。
刘备是223年去世的,诸葛亮是234年作古的,这就是说,诸葛亮辅佐了刘禅11年。
如果说,这11年蜀汉能够生存发展,是诸葛亮的功劳,那么蜀汉又延续的这30年,又该作何解释?
当然,诸葛亮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已经开始培养接班人。临终之前,他对身后事做了安排,让蒋琬(后来是费祎)来替代自己辅佐刘禅。
不过,把蜀汉能够长期延续下去,归功于诸葛亮的安排,这不符合事实。如果刘禅真的扶不起,就是让姜子牙来辅佐也不行。
事实证明,刘禅不但扶得起,而且还能自立,是个称职的皇帝。
关于这一点,刘备没有看出来,诸葛亮同样也没有看出来。直到诸葛亮临终之前,才发现了刘禅的亮点,准确地说,刘禅极有城府,到了可怕的地步。
众所周知,刘备本身就是个有城府的王者,很会笼络人心,也精通帝王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给刘备的评语非常中肯——“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
用现代语言说,就是善于伪装。
刘备这方面有很多故事,被后人奉为经典,成为范例。
比如,刘备与董承背地里结盟反曹,但表面上他装出一副胸无大志的样子,在后花园向老百姓学习种植蔬菜,整天泡在小菜园,饭都顾不上吃。
他韬光养晦的本领之高,不但成功骗过了曹操,就连他的兄弟关羽和张飞也被骗了,怒怼大哥道:“哥哥你不关注天下大事,却跟小人学习,相当种菜专业户,真让人失望。”
比如赵云在乱军中救下了刘禅之后,如果换了正常人,肯定直接表达感谢:“多谢赵将军,救了我的犬子。”
但是那样做的话,就不是他刘备了。
刘备是职场超人,情商非常高,或者干脆说他就是个戏精。刘备一把从赵云怀里夺过阿斗,就要往地上摔。摔就摔吧,他口中还说:“看看,看看,因为你这个熊孩子,差点让我赵将军搭上性命。”
当时大家都在场,距离也很近,刘备说这些话的时候,给了大家出手“相救”的机会。
所以孩子没有什么大事,赵云反过来特别感激刘备,对刘备更加忠心:原来我在主公心里,位置比小阿斗都重要啊,我不肝脑涂地,对得起人家吗?
再比如临终托孤,刘备直接把话挑明,说得非常仗义:刘禅如果不能胜任,丞相你就取而代之,这不算造反,是我提前批准的。
这就等于刘备站在了道德制高点,我对丞相你掏心掏肺,肝胆相照吧。
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日后如果真的那样做了,蜀国文武百官和老百姓的口水不把诸葛亮淹死就怪了。
这一招非常高明,别说诸葛亮没有那个心,真的有,也不敢那样做了。
有其父必有其子,刘备如此有城府,继承了他基因的刘禅毫不逊色。比较起父亲来,刘禅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禅并非父亲的独子。
在三国领导人中,曹操最好色,娶了15个妻妾。他的生育能力也不错,一共生育了25个儿子。其次是孙权,妻妾只有10个,生育了7个儿子。
刘备最不好色,只有4个妻妾。他的生育能力也不强,亲生儿子只有3个。
刘备还有个养子,名叫刘封,是几个儿子中最优秀的。正因为他太过优秀,显得出类拔萃,刘备担心日后对蜀汉政权构成威胁,才找借口杀了刘封。
这一来,正妻甘夫人所生的刘备长子刘禅,无可争议地成为太子人选。老祖宗有规矩嘛,嫡长子有优先继承权。
不过嫡长子继承是针对治世来讲的,当时的蜀汉处在乱世。
首先,它并没有统一天下,无论是曹魏还是孙吴,综合实力都远远超过蜀汉,它们都对蜀汉虎视眈眈,时刻准备颠覆这个偏安的政权。
而对于蜀国人来说,刘备这套班子建立的蜀汉属于外来政权,当地土著精英心中的敌意是显而易见的。
总的说来,当时的蜀国,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政权并不巩固,人心并不稳定,外患一直都在,随时有被灭国的可能。
在此背景下,接班人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对蜀国可以说是生死攸关。所以说,在选太子的时候,祖宗的规矩就不是优先考虑的,接班人的能力应该放在第一位。
这时候,选择接班人的原则应该是“立贤不立长”,而不是“嫡长子优先”。即使刘备想不到这一点,作为丞相的诸葛亮也不会不考虑。如果刘禅不具备接班的资格,刘备是不会让他成为储君的。
刘禅并不是刘备的唯一选择,他还有两个儿子:刘永与刘理。
在汉代也早有立贤不立长的先例,如果刘禅真的是那么昏庸无能之辈,刘备肯定是不会把皇位传给他的。
当然,以上只能说是推理。
事实上也存在这样一个可能,刘备的三个儿子都不“贤”,都非常平庸,烂泥巴不上墙,都不具备当皇帝的能力。刘备实在没有选择余地,又不能让外人接班,只能无奈地选择了昏庸的刘禅。
事实究竟如何?
在诸葛亮逝世后,刘禅亲理朝政,慢慢地显露出他治国安邦的才能。刘禅用事实证明,他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没有辜负父皇刘备对他的期望。
我们不妨用实例,来说明这一点。
比如在诸葛亮去世后,魏延和杨仪分别在刘禅跟前指责对方要谋害自己,要叛变投敌。
杨仪的理由是,魏延这小子在撤军回蜀的时候,把之前修的栈道都烧了。这要换是昏君,肯定就无法判断了。
刘禅则看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一针见血地说了一句话:魏延勇冠三军,军事能力无与伦比,他无论是想造反,还是想加害你杨仪,都没有必要烧栈道。
他烧了栈道不是到曹魏去,而是回蜀汉,有这样蠢的人吗?(原话是:“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
魏延被杨仪杀害后,既成事实;刘禅虽然迫于无奈,认可了这一事实,但是并没有因诸葛亮生前下过“魏延有脑后有反骨”的定论,而对魏延批倒弄臭,再踏上一只脚,让他世世代代不能翻身。而是下诏说:功过分明,魏延的功劳不能抹杀,要给以应有的待遇。原话是:"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
刘禅这样做,不能仅仅简单解释为实事求是,历史上不实事求是的事多了,比如韩信,比如岳飞。
刘禅的真实目的, 无非还是笼络人心。说魏延造反确实有点牵强,人家并没有率兵攻打国都,而是逃走。如果因此将魏延一概否定,难以服众,会让大臣寒心。
为魏延翻案了,对杨仪如何处理?
刘禅就采取了这一高明手段,既说魏延是罪有应得,又没有否定魏延的功劳,这样的处理手段,在历朝历代都很少见到。
之后刘禅还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那就是借故把杨仪贬为庶民。
在处理魏延的事情上,杨仪就暴露出了自己的强势。如果听之任之,就此局面发展下去,刘禅真的就会像刘备担心的那样,成为任人摆布的傀儡。
因此,刘禅这样做,同样是一招妙棋,既收回了兵权,又平息了因为魏延一事朝野产生的不满。
常言道,“一根桩子上拴不下两头驴”,高明的帝王遇到这种情况,都是采用平衡术,让他们内斗,甚至挑拨离间,以达到制衡的目的。
但是杨仪和魏延不是驴,而是两头猛虎,一山不容二虎,全都野心勃勃,不但相互伤害,还有可能伤到刘禅。
在此情况下,刘禅就采取了借刀杀人的妙招,用杨仪杀了桀骜不驯的魏延。接着,刘禅又借助朝野的不满情绪,把杨仪贬为平民,拔掉了这头老虎的牙齿。
此举也是警告那些不把刘禅放在眼里的大臣,你们放老实点,别在朕跟前玩花样,不然魏延、杨仪就是榜样。
这一套堪称教科书式的操作,足见后主刘禅并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刘禅明白,要防止朝中出现霍光和曹操那样的权臣,必须对大臣的权力进行控制,不让他们大权在握。
为防止大臣专权,刘禅一直在着力维护制衡的制度,就让费祎担任尚书令,主管内政;让蒋琬担任大司马,掌握兵权。这就避免了一家独大的现象产生,保证了政权的稳定。
如果刘禅没有两把刷子,就像明末的崇祯皇帝,整天被阉党和东林党的争斗弄得晕头转向,再发生外患,蜀汉早就完了。大臣都是人精,就看你如何驾驭。刘禅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
还有一件事,证明刘禅有主见,很明智。
三国争霸,蜀汉国力最差,应该韬光养晦,休养生息,富国强兵。凭借蜀道之难,维持现状,静观其变。
诸葛亮主政期间,为了报答先帝知遇之恩,不顾国力六出祁山,耗尽了蜀汉的元气。诸葛亮之后,姜维又一意孤行,继续北伐,显然是自杀性行为。
刘禅早就看出来北伐不现实,他曾经对诸葛亮隐晦地表达过, “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不过诸葛亮在世时,刘禅无法阻止北伐。丞相去世后,刘禅审时度势,及时中止了劳民伤财,劳而无功、以卵击石的北伐。
刘禅太低调,太善于伪装,刘备没有看出来他的谋略,聪明过人的诸葛亮也被他蒙蔽。
直到临终时,诸葛亮才看出了刘禅的“真面目”。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危,刘禅派亲信李福前来去军中看望诸葛亮。
李福先是问诸葛亮:“您之后,谁可以担当丞相大任?”
“这个嘛,我早有安排,蒋琬可以胜任。”诸葛亮胸有成竹地说。
李福点点头之后,说了一句话,诸葛亮细细品味之后,惊出一身冷汗。这句话是:“陛下问,丞相之子将安处?”
那意思分明就是在敲打诸葛亮,丞相啊,您可别学曹操,让你的孩子当曹丕。
诸葛亮对刘禅忠心耿耿,没有二心,但是听了这话,还是大吃一惊。他吃惊的是,刘禅如此有城府,自己之前竟然没有发现。于是他赶紧说:“不劳陛下费心,臣家中尚有800桑树,足以让他们衣食无忧”。
那意思是说,我不会让他们从政的,陛下放心吧。
由此可见,刘禅确实是一个极有城府的国君。
他信任诸葛亮,完全依赖,但是又担心丞相去世后,其后代会参政,所以采用如此隐晦的方式。
尽管如此,刘禅并未多疑,无论是诸葛亮生前还是死后,刘禅并没有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举动。
这说明,睿智如刘禅,分寸感把握得极好。如果刘禅是个多疑的君主,听小人挑拨,诸葛亮再有能耐也很无奈。束手待毙,不是他的性格;进行反击,又坏了自己的一世忠名。
好在刘禅没有给自己出难题,也让蜀汉保持了稳定。
刘禅不是英明的开拓型君王,没有曹操和孙权那样的霸气,但是蜀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无论换了是谁,遇到曹、孙这样的对手,都难以有所作为。
总的说来,在曹魏大兵压境的时候,刘禅能审时度势,选择投降,避免生灵涂炭,这一点就说明他心怀慈悲,是个好皇帝。
诸葛亮说他“天资仁敏,爱德下士”,《三国志》作者陈寿说他是“循理之君”,这样的评价非常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