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黄庭坚最“打脸”的一首词,嘲笑完王安石,结果自己竟也跟风效仿
841642

黄庭坚最“打脸”的一首词,嘲笑完王安石,结果自己竟也跟风效仿

云端书馆云端书馆2023-07-28 18:01:170

集句,是古代作诗词的一种方式。就是指截取前人一代、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诗。现存最早的集句,为西晋傅咸的《七经诗》。

根据史料记载,集句诗在宋代最为盛行。

当时,由于格律诗体式已经成熟,且有前朝大量诗歌的丰富遗产,集句诗便广泛出现在文人的笔下,像王安石、苏东坡、文天祥、辛弃疾、黄庭坚、晁补之、杨冠卿等诗词家都有大量的集句诗作。

黄庭坚熟读前人诗句,对那些名句华章信手拈来,由于黄庭坚对句式长短、对偶声韵这方面很在意,所以,他虽然套用古人的诗句,但也能将自己想要表达的韵味用移花接木的手段表述出来。

下面这首《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就是其中之一,词中汇集了唐代诗人杜甫的四句诗,将山川、溪桥等自然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黄庭坚〔宋代〕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

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

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这首词的大意是:

在那溪水桥旁边,一半烟雾弥漫,一半细雨绵绵,醉酒的渔翁正在酣睡,却没有人前去唤醒他。他那悠闲懒散的态度将要持续多长时间?春风拂过,花草香味弥漫。

河山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地方,恐怕其中的意味只有陶渊明才能清楚。你想要知道我将要去哪儿,只要跟着我就能知道我向往的场所。

此词原有序云:“王荆公新筑草堂于半山,引八功德水作小港,其上垒石作桥,为集句云: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戏效荆公作。”

作者曾嘲笑王安石作集句诗是“百家衣”,以为“正堪一笑”,后来不知怎么,很快就“打脸”了。也许是自己技痒难禁,也效仿王安石写了这首集句词。

词的上片主要刻画了一幅悠闲自在的桥边垂钓图。在烟雨弥漫的环境下,有一个渔翁醉酒酣睡,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前来叫醒他。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这二句以极自然轻盈的笔法描绘了一幅闲适的溪桥野渔图,一点也没有剥落前人的痕迹。

“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这两句杜甫《西郊》中的“无人觉来往,疏懒意何长”和《绝句二首》中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两句诗不仅从字面看放在这里十分熨帖,而且从原作的意境看,也与这首词情相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诗句的媒介,将读者导向了杜甫的诗境,这些诗境又反过来丰富了这首词本身的意蕴。

词的下片主要描述的是山河的美景,引出了东晋时期著名的隐士陶渊明。从而也表达了词人想要隐逸的心思。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这两句是杜甫《后游》中的“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和《可惜》中的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这二句诗句在这首词里,贯串下面的情志意趣,结束得非常工稳,飘逸而含蓄。

“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这两句词更是流露出词人的真性情,如果你想要知道我隐逸的地点,不要直接问我,你只需要跟着我走,总能找到我向往的隐逸之所。

这首词尽管是词人化用杜甫的诗句编写而成,但是,词人说来说去都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词人渴望隐逸,但是却没有直接指出自己想要隐逸的具体地点。这首词作为集句词的代表作直到现在还广为流传。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