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思想成就辉煌探源(纲要)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涌现了诸子百家,创造了最辉煌的精神遗产,不仅奠定了迄今为止所有认识方法、思维模式和思想基础,其中许多观点迄今未能未能超越。例如:老子无为原、有为物、知为智的认识论,庄子法为体、德为翼、理为绳的治国理念,墨子“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韩非子“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吕不韦“欲不正,以治身则夭,以治国则亡”等等。今天,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启示呢?
一是济时的实用原则。春秋战国是诸侯逞雄争霸的大动荡时期,周天子权威式微,礼乐制度“崩坏”,重构国家理念成为诸侯面临的大课题。诸子百家无一不是立足现实来思考治国之方。老子说人与自然的应然关系,导之以顺;孔子说人际伦理关系,立之以礼;墨子说人际的应然关系,倡之以爱;庄子说人际利害关系,究之以本;杨子说人与社会的利害关系,护之以我;法家说人与社会的制约关系,明之以法。
二是穷理的治学精神。周朝小国灭大邦,以德立国,以仁举政,以礼范民,“成康之治”后走向骄奢淫逸和峻法酷刑。从夏商到周朝,是从神祗社会走向人权社会,从敬鬼神到重人事,人性张扬最终堕入纵欲妄为,必然引发对社会和人性进行终极拷问。孔子倡导忠信,到孟子提出了行善论;老子因任自然,到告子提出了性朴即无所谓善恶论;庄子剖析人性,到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荀子是后天可教善的性恶论,与西方原罪的性恶论有很大区别。战国世硕提出亦善亦恶,到后来扬雄“善恶混”。
三是海纳的学养气度。诸子时代百家争鸣,却有一个共同的思维母本,这就是西周走向成熟的周易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的巨大惯性虽然扼杀了墨学,使国人失去现代逻辑思维习惯,但它的天人合一、类象推理、杂糅万象、兼收并蓄的思想传统却融入中华血脉。殷商神祗为大,周朝始于人本终于战乱,学海沉浮,唯儒学做大。孔子以入世精神立学,孟子发扬而成孔孟之道,荀子纳百家而成新儒学,董仲舒纳周易而成儒术,宋明又兴理学心学;儒家海纳,终成正果,影响至今。
四是辩驳的批评风尚。诸子时代诸侯纷争,王者需要赢得统治地位,需要谋士学者为之谋与谏、鼓与呼;诸子也需赢得学说地位,追求社会的认同和纳行。时势铸就了诸子追求“显学”和“真理”的学人品格,学派争锋驳异十分激烈,无不是在兼收并蓄中完善学说,在批驳攻讦中张扬观点。孔子千里迢迢拜访老子,得到的是毫不留情的婉言批评;庄子和惠子相互攻讦狡辩为乐;公孙龙诡辩无敌,儒子不服气,上门论辩;孟子非墨非杨,骂之以无君无父;荀子非十二子,一一数落。
五是学术化的政治环境。春秋战国,尽管武夫当道、强者立国,但西周而下那种凡事讲理、凡言称《诗》、凡行必礼、凡兵有名的社会理念已经深入王公的潜意识和明规则,所谓“以私害公,非忠也”,“周制虽毁,上下相持若一体然”。这一风尚,直到战国后期法家立言,才大所改观。楚庄王大兵压境,觊觎霸权,理屈于周天子来使王孙满而罢兵,史称“问鼎中原”;宋襄公泓水举仁旗迎楚渡河,绝不偷袭,大败而回,次年因伤重而死,被称为“妇人之仁”。
六是自主的学人身份。春秋战国,随着称雄兼并日盛,举贤纳贤日趋重要,以至“得士则昌,失士则亡”。大凡有实力、有抱负之国君权臣,“竞招英雄,以自辅翼”,无不以养士为荣,形成了“士无常君,国无定臣”的人才竞争和流动的大好局面,士人学子有了充分自由和人身保障。谋逆弑君常有,杀贤诛良少闻。齐庄公与权臣崔杼妻私通,崔杼在自家弑杀庄公,大夫晏婴伏尸号哭,家丁欲杀被崔杼阻止。孔子周游列国,话不投机就走人;孟子游说君王,忽悠吓唬全用;苏秦两出江湖,吴起先鲁再魏后楚,“英雄自有用武之地”。
【说明】今偶尔发现十多年前的旧稿详纲(待定字数),竟被枪毙,一字不改。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