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此民族在甲骨文中多次出现,一直延续至今,现在是56个民族之一
841796

此民族在甲骨文中多次出现,一直延续至今,现在是56个民族之一

一国之君历史一国之君历史2023-07-29 10:10:450

今天要说的是羌族,这是一个与汉族同样古老的民族,曾经大量出现在甲骨文中,比如下面这句:

辛巳卜,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

这句甲骨文的意思是:辛巳这天来贞卜,给妇好征集三千军队,以及其他地方征集一万军队,用来征伐羌人。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是商朝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统帅,这次出战也是商朝历史上讨伐羌人出兵最多的一次,出动一万三千人的军队,算是商朝的举国之兵了。

甲骨文

按照甲骨文的记载,羌人是商人的敌人,双方多次发生战争,既有商人主动讨伐羌人,也有羌人侵犯商人边境:

乙亥卜贞,伐羌。

壬子卜,王贞,羌其侵于东。

甲骨文中还有大量关于俘虏羌人的记载,获羌就是俘虏羌人的意思:

乙酉卜,古贞,射关获羌。

甲骨文中还有把俘虏的羌人用来祭祀的记载:

三百羌用于丁。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三百个羌人被杀,用来祭祀一个叫丁的贵族。

可见羌人与商人是在战争中不断地融合,那么问题来了,羌人来自哪里?他们的祖先又是谁呢?

商朝与羌人的战争

关于羌人在史书中最早出现的时间来自于史记,在舜生活的时代就有羌人:

《史记 五帝本纪》:南抚交趾、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

舜帝时期,提拔了22个人来管理天下,使得天下太平,舜帝的威望向南到达交耻,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地区,向西到达戎、析枝、渠廋、氐、羌,其中就有羌人的记载,这说明羌人是居住在西边的。

羌一直被冠以西羌的名称,同样说明羌人来自西边,根据《汉书 西羌传》的记载,羌人是三苗的后裔。

《汉书 西羌传》: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

西羌原先出自三苗,是姜姓的另外一支。西羌国靠近南岳。到舜流放四位凶顽之人的时候,将他们放逐到三危,就是河关西南的羌人地区,这里在赐支河边,一直到赐支河首,绵延千里。

羌人所在的位置

三苗其实就是九黎之后,九黎族就是蚩尤所在的部族,蚩尤被黄帝打败后,其族人一部分融入了华夏族,一部分来到了南方,被称为三苗。尧舜时期,华夏与三苗多次发生战争,尧时,三苗作乱,尧在丹水打败了三苗,禹时,三苗又不服,禹用70天的时间打败了三苗。

舜时,曾经包括三苗在内的四凶迁到三危,三危就是如今的青藏高原,可以大致断定三苗所在的地区就是如今的青藏高原及周边

《西羌传》中还说三苗在赐支河边生活,延绵数千里,这里的赐支河指的就是黄河,也就是说三苗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青藏高原,按这个地理范围,可以推断出三苗生活的大致范围在如今的西藏东部、四川西部以及青海、甘肃的大部分地区,这也是羌人生活的大致地区。

从族源上看,羌人与华夏人同宗同源,华夏是炎黄子孙,其实还包括了蚩尤的九黎族,羌人也是蚩尤后人,蚩尤还有一部分后人跟炎黄融合了,部分羌人与部分华夏人是同宗同源的。

羌人与华夏同宗同源

史书上记载了羌人最古老的姓是姜姓,姜姓源于神农氏,是炎帝的姓,就连蚩尤也是炎帝的一支后裔,炎帝生于姜水而得姓,姜水据说在今陕西省宝鸡市境内,同样是在华夏的西边。

事实上,羌人与华夏的渊源存在数千年之久,华夏的人文祖先之一大禹就是起源于西羌。

《史记 六国年表》: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

根据史书的记载,禹出生于汶山郡广柔县一个叫石纽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几千年过去了,这里仍然是羌人居住的地方。

《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母曰修巳……修巳背剖生禹于石纽。

《蜀本纪》:“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

羌人的历史与华夏的历史同样悠久,羌人与华夏人也在不断地发生战争,并且不断地融合,商朝之后,羌人与周人时叛时和,周武王时期,部分羌人响应武王的号令,联合起来讨伐商纣王,到周幽王时期,羌人(戎人)联合申侯杀死了周幽王。

蚩尤的九黎族也是华夏先祖

春秋战国时期,羌人被称为戎人,羌人与地处西部边陲的秦人延续了上百年的战争,比如战国时期的义渠国就是羌人所建立的政权,位于今甘肃庆阳、宁夏固原、六盘山、陇山一带,这里也是传统的西羌之地,义渠最终被秦国所灭亡,其族人融入了秦人,其地成为秦国的郡县。

羌人的生活习惯与匈奴人类似,根据史书的记载,羌人十二代之后,就可以互相通婚,父亲死后,儿子可以娶没有血缘关系的后母为妻,哥哥死后,弟弟就可以娶寡嫂为妻,羌人不设国君与大臣,根据势力划分部落,他们崇尚武力,以暴力称雄。

羌人士兵善于在山谷中作战,不擅长在平原打仗,他们不能长时间交战,但是敢于冲锋陷阵,并把战死视为吉祥,羌人能够忍受寒冷和艰苦,即使是妇女生孩子,也不避开风雪,羌人喜欢争取好胜。

汉羌百年战争

战国晚期到秦朝,羌人被匈奴征服,不少羌人跟随匈奴人作战,到了汉朝,羌人的活动区域就更大了,陇西、川西以及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周边都有羌人生活,甚至与汉人杂居,汉武帝发动对匈奴的战争时,也大大打击了羌人,夺取了整个河西走廊,部分羌人也归顺汉朝。

到了东汉时期,羌人与东汉进行一场长达百年的汉羌战争,东汉开国名将马援在临洮大败先零羌,又在武都平定参狼羌的叛乱,此后汉羌之间有了几十年的和平,汉光武帝刘秀去世没多久,羌人又开始了叛乱。

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羌人持续发生叛乱,东汉也进行了长达百年的平叛,汉桓帝时期,在段颎(字纪明)、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三将(号称凉州三明)的残酷镇压下,杀死数万羌人,羌人的叛乱才平定下来,到了东汉末年的乱世时,羌人又开始叛乱,数次抢掠三辅地区,均被平定。

羌人祖先姓姜

五胡乱华期间,其中一支胡人就是羌族,羌人还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这就是姚苌建立的后秦政权,统治地区包括今陕西、甘肃东部和河南部分地区,后秦仅存在了34年时间,被东晋大将刘裕所灭亡,羌人大部分融入汉人,小部分融入其他民族,还有一部分仍然生活在传统的羌人聚集区。

隋唐时期,羌人的一支演变为党项,党项人李元昊在宋朝时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史称西夏,统治地区包括宁夏、甘肃、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维持了189年时间,最终被蒙古人灭亡。

唐朝时期,与吐蕃进行了上百年的战争,羌人夹在汉人与藏人之间,部分融入藏族,部分又融入汉族,到了元朝之后,羌人一部分融入汉族,一部分发展为今天的羌族,另一部分发展为藏缅语族的各民族,包括今天的印度、缅甸、泰国、越来、老挝等地的少数民族,以及中国国内的藏族、彝族、哈尼族、白族等少数民族。

至此,羌族成为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之一,与汉族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