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阜康市的来历
阜康取物阜民康之意。
汉代时西域第一次归属中央版图。在汉代,车师、乌孙、匈奴是天山北麓的主角,当地的土著居民是车师人。西汉前期阜康属郁立师国境,政治上隶属匈奴,统辖于僮仆都尉。汉明帝永平十七年(74)阜康复隶于汉,阜康的政治隶属关系很不稳定。发现的三工河石堆墓、黄山沟石堆墓、白杨河石堆墓出土文物都属于游牧民族的文化遗存。阜康境内的古岩画分布在天山北麓山丘地带、河谷两旁或水草丰腴的夏牧场,古代游牧民族赛人、乌孙、匈奴、突厥、车师、蒙古等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岩画。阜康岩画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至元、明时期,延绵数千年。魏、晋之世北匈奴沿天山北麓西迁欧洲,途经阜康,后为鲜卑右部及柔然汉国(402-554)的游牧范围。太和十一年(487)以副伏罗部为核心的高车汗国脱离柔然独立,阜康属高车汗国疆域。高车汗国覆亡后,阜康又经历了柔然的短暂统治,至西魏废帝元年(552)突厥汗国建立,转归突厥。东西突厥分立以后,阜康归属西突厥汗国左厢咄陆诸部牧地。大唐帝国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强盛的时期。中央政府再次统一了天山北部西域广大地区。贞观十四年(640)唐太宗创立安西都护府,阜康隶属安西都护府。在唐代时期,丝绸之路(唐朝路)贯穿阜康境内百余公里长,是当时重要的交通要道。沿着丝绸之路先后建立了两座守捉城,一座是俱六守捉(今六运古城),另一座耶勒守捉(今北庄子古城),在这两座古城出土了察何台金币、铜犁等。沿着丝绸之路(唐朝路)一字形排列着阿克木那拉烽火台(滋泥泉子烽火台)、西泉七队烽火台、木柔克木那拉烽火台(西泉烽火台)。从这些分布密集的烽燧、守捉可以看出,致使阜康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都得到了大的发展,盛极一时,使丝绸之路重放光芒。宋辽时期,属于高昌回鹘国和西辽管辖。元代属于别失八里行尚书省管辖。明代成为东察合台汗国游牧地。十七世纪二、三十年代,准格尔势力日盛,创建了准格尔汗国,灭亡了东察合台汗国,阜康地区归属准格尔,为图尔古特部牧地,旧名尔然则,后称特纳格尔。清初属于伊犁将军府统领。乾隆四十一年十月二十日(1777年1月8日),乾隆帝批准将特纳格尔州判改为阜康县。清光绪十年(1884),新疆省成立,阜康县隶属迪化府、民国时期(1912-1949),阜康县隶属镇迪道。1949年9月26日新疆和平解放,1950年阜康县建立人民政府,隶属迪化专员公署。1958年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管辖。1992年11月3日撤县设市,定名为阜康市。
位于天山博格达峰下坡的天池,海拔1,900多米,面积二平方公里。它是古代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高山堰塞湖。四周雪峰环抱,山上融雪是池水的来源。波平如镜,与周围群峰交映。池内有游船可供游人乘坐游览,是新疆著名的游览地。天山在新疆中部,由东西走向的三列平行褶皱山脉组成。天池处于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的山腰,距乌鲁木齐约110公里,它的水平面海拔1928米。素为有名的游览胜地,1982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的风景名胜区。天池池水清澄,碧蓝碧蓝的,看了就叫人感到喜欢。湖的面积并不算大,不到5平方公里,形状是狭长形,长约3000米,最宽处约1000余米。湖水最深处约100米。即使是盛夏天气,湖水的温度也相当低,乘游艇在湖面上行驶,一阵阵凉风吹来,暑气全消,时间长了,还会感到寒冷,需要穿上毛衣才能抵御。因此,这里是避暑的好地方。天池背靠博格达峰。为天山第二高峰,海拔5400米,山峰终年积雪。站在天池边上,眺望皑皑雪峰,别有风味。天池四周的山腰上,有许多云杉林,云杉形如宝塔,是著名的风景树。深绿的云杉林,挺拔、整齐,很有气势,显示出一种高山风景区特有的景色。清澈湖水,皑皑雪峰和葱茏挺拔的云松林,构成了天池的迷人的景色。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