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读书心得庄子启示录009:空掉心里的我 才能八风吹不动
841899

庄子启示录009:空掉心里的我 才能八风吹不动

新用户17779036新用户177790362023-07-29 11:35:400

导读一个人能把自己都彻底忘掉,会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庄子怎样描述这种境界?庄子讲的境界和老子、佛陀讲的什么境界相当?儒家经典中对这种境界怎样定义?人生最难得,最奢侈的享受又是什么?为什么万物对自己的影响力度最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心境?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精读《庄子·齐物论》篇,咱们先读这一篇的第一段。01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楚昭王的庶弟,字子綦,因为住在城南,号南郭,人们称他为南郭子綦。有一天,他靠着几案静坐,仰面朝天,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好像忘掉了一切,彻底超越了所有的对立,一切都不在乎了,达到了一种忘我的状态,仿佛身体都不存在了一样。他的弟子,颜成子游当时正站在他面前侍奉他,见此情形马上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啊?人的形体安定确实可以做到像枯木一样没有生机,难道人的心灵也可以静定到像死灰一样不起一念吗?您今天凭几静坐的状态和以前静坐的境界,可是完全不一样啊。02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子綦先生回答道:偃啊!这种状态不也很好吗?你今天可算是问到点子上了。现在我已经彻底没有了对自我形体思想的执着,已经真正做到了无我,你能知道和理解这一点吗?你听过人吹奏箫管所发出的声音,而没有听过大地上风吹各种物体窍穴所发出的声音。就算你用心听过风在大地上吹奏出来的各种声音,怕也没有用心倾听过天地万物本性所有的自然之音吧。03子游曰:“敢问其方。”子游又问道:能给我讲讲天地人三籁的究竟吗?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子綦先生说:大地像人吃饱以后打嗝发出的气体就叫做风。风不吹动则已,一旦吹起来,成千上万的孔窍就都会因此而齐声怒号。你难道没有听过那种长风呼啸的声音吗?高峻、参差地势盘旋的山林,能有百围粗壮的大树上的各种孔窍,有的形状像人的鼻孔,有的像人的嘴巴,有的像人的耳朵。有的像横梁上的方孔,有的像杯圈一样圆,有的像舂米的石臼,有的像很深的水池,有的像很浅的污水坑。风吹过这些各种各样的窍穴所发出的声音,有的像湍流冲击的声音,有的像弓箭发射的声音,有的像是在大声喝斥的声音,有的像是在呼吸的声音。有的像在大声叫喊的声音,有的像哭嚎的声音,有的像深谷中发出的声音,有的像内心悲切的声音。前面的风舒缓地呜呜地唱着,而后面各种孔窍也就呼呼地应和。如果风很轻,万物孔窍应和的声音就也轻。如果风刮得很大很强,那万物孔窍应和所发出的声音就会更大。就算是最猛烈、最凌厉的强风吹过以后,万物的孔窍也都会回归寂静无声。难道你没有见过风吹起时,树木摇摆晃动的样子吗?04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听了老师的解释以后,子游又问道:原来地籁就是风吹大地上各种孔窍发出的声音,而人籁就是人利用竹箫所演奏出来的声音。我还是想知道天籁到底是什么?子綦曰:“夫吹万不同,为而使其自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子綦先生回答说:风吹万窍发出的声音不同,实际上是由于万物孔窍的不同所造成的,全部都是自己的原因所导致的鼓动他们发出不同声音的,还能有谁呢?05我们读完了这一段原文,也用今天的家常话翻译了一遍,对于这一段文字当中有两个地方特别值得我们去重视、去思考。2020年7月29号和30号,我分别就这段文字写了两段心得,今天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第一篇心得,针对的是庄子借子綦先生的口,讲出的“吾丧我”三个字,也就是忘我的境界。子綦先生能够靠在案上而忘掉自己,这种境界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上讲的“致虚极,守静笃”,就是“归根曰静”也是《心经》上讲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本质上就是他已经在心中彻底空掉了自己,没有了我和外在人事物的对立,彻底放下了自我。这种境界也是儒家《大学》书中曾子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境界。也是《中庸》书中所讲的“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庸状态。这是一种彻底放下的状态,是真正的入定,身心完全合一,妄念完全止息,物我两忘,心中已无半点分别,爱憎取舍,彻底从六尘的影响中脱身。06这对于今天商海中争名夺利的人而言,实在是太奢侈了,太难以企及了,甚至会认为庄子在胡说八道。今天的有钱人会追逐各种奢侈品,会沉迷于一些奢侈的生活方式。但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最最奢侈、最最难得的体验,就是庄子这一篇中讲的南郭子綦先生忘我的境界。心回归了极致的宁静,不再有任何的二元对立,平等心、平常心已经修行到极致的状态。外在的一切都已经没有办法影响自己平静的心,这才是人生最难得最奢侈最高端的享受。所以我们读懂了这一段,首先告诫自己,这个世界越是喧嚣,我们越需要培养自己让心灵回归宁静的能力。不管有多忙碌,不管有多少事情要去处理,每天最好都给自己一小段独处的时间。通过诵经、持咒、打坐、冥想、抄经,能够让自己的心回归宁静。那样,可以更好地平衡外在人事物对我们心灵的干扰,同时也是每天让自己都有一段心灵上的、独有的、没有办法跟别人分享的、最极致的心灵享受。07庄子的这段文字当中,重点的讲了大自然当中的风和万物所发出的声,这对我们又有什么启发呢?其实,这一段文字特别有含金量,大自然岂能无风,但风对万物的影响更多取决于万物自身的状态。就如同子綦先生讲给我们的,物的形状不同,风吹过所发出的声音也完全不同。其实,人生在世何尝不也如此?我们的心之所以会有波澜,那是被外界的风吹动了,是因为我们的六根没有关闭,六尘趁虚而入进入了内在,让平静的心起了浪。其实所谓的修行,就是要真的能够达到苏轼所说的“八风吹不动”。任何外在的得失、生死、毁誉都吹不动自己平静的心。现实当中,同样是面对误解、打击、欺骗、背叛、赞美、恭维,不同的人反应差别会极大,甚至会形成两个极端。其实明白了庄子就知道别和风较劲,要有勇气和能力定住自己的一颗心。心定了,风就奈何不了自己。08当外在的风吹来时,我们第一件事要做的不是去怨风,而是内观己心。修行人喜欢讲“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如果心里没有任何牵挂,没有任何分别,那么心便是空的。风来了,就来了;去了,也就去了,不会发出任何声音。没有声音的前提是心空无物,这不就是《心经》上讲的“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吗?所以,当心不平时,别去和吹动心的外物较劲,要反观自心,要调教身心归于虚静。这样就能够做到念起不随,做一个智慧的旁观者了,而不是把本来平静的心代入躁动的漩涡。09说白了,我们的心如果能够做到空灵,外在的人事物不管是好是坏,它都扰动不了我们的心。外部的人事物,也就是我们人生当中要去面对的生死、得失、爱恨和荣辱,就像风一样。同样是风,有的人反应就很大,很剧烈;而有的人却没有任何反应,甚至根本不往心里去。这本质上是在告诫我们,外在人事物对我们的影响程度,最主要不取决于他们对我们影响的力度,而取决于我们内在对他们的反应程度。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操控自心,调教自心来减轻甚至消除外在人事物对我们内心的影响。要知道庄子的第一篇可是逍遥,逍遥不就是自在吗?自在不就是别人没有办法影响我们吗?那别人怎么才能影响不了我们呢?不是我们去改变别人,不让别人来影响我们,而是调教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变得平等、平常、平和、平静。心中没有牵挂,外在的风就不可能在我们的心里吹出响声。所以,我们读这篇《庄子》,一定要读懂庄子的良苦用心。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