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杜甫五律《入宅三首》读记
841952

杜甫五律《入宅三首》读记

小河西小河西2023-07-29 12:17:030

杜甫五律《入宅三首》读记

(小河西)

入宅三首

奔峭背赤甲,断崖当白盐。客居愧迁次,春酒渐多添。

花亚欲移竹,鸟窥新卷帘。衰年不敢恨,胜概欲相兼。

乱后居难定,春归客未还。水生鱼复浦,云暖麝香山。

半顶梳头白,过眉拄杖斑。相看多使者,一一问函关。

宋玉归州宅,云通白帝城。吾人淹老病,旅食岂才名?

峡口风常急,江流气不平。只应与儿子,飘转任浮生。

这组诗作于大历二年(767)春,杜甫本住西阁,三月间有过一次短暂的迁居。迁居之地“背赤岬”、“当白盐”。迁居原因不详。

奔峭背赤甲,断崖当白盐。客居愧迁次,春酒渐多添。

花亚欲移竹,鸟窥新卷帘。衰年不敢恨,胜概欲相兼。

峭:陡崖。奔峭:势若奔涌的山崖。《静老通幽轩》(宋-孙觌):“诸峰倚崔嵬,众壑隐奔峭。”《下赣石》(唐-孟浩然):“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难。”

赤甲:指夔州江北的赤岬山,与白帝城所在的白帝山相连,与南岸的白盐山相对。《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赤岬城西…,山甚高大,不生树木,其石悉赤。土人云,如人袒胛,故谓之赤岬山。”《夔州歌》(杜甫):“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

迁次:移居。《左传》哀公十五年:“一日迁次。”《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杜甫):“客里何迁次,江边正寂寥。”

亚:通“压”。使低。《都尉山亭》(唐-杜审言):“叶疏荷已晚,枝亚果新肥。”《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杜甫):“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胜概:胜景。《巩北秋兴寄崔明允》(唐-岑参):“胜概日相与,思君心郁陶。”《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杜甫):“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

大意:背靠势若奔腾的赤岬,面对白盐山断崖。很惭愧客居间俺再次移居,想到此俺渐渐把春酒增添。花儿受压想移竹。鸟儿窥视新卷帘。年老体衰不敢有恨,也许是所有的美景俺都想得兼。

乱后居难定,春归客未还。水生鱼复浦,云暖麝香山。

半顶梳头白,过眉拄杖斑。相看多使者,一一问函关。

鱼复浦:指八阵图下之沙洲。《晋书-桓温传》:“初,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浦沙丘之上。”

麝香山:《太平寰宇记》卷148归州秭归县:“麝香山在县南一百一十里,多麝。”《方舆胜览》卷57夔州:“麝香山在城东百三十里。”

过眉:《感小株夜合》(唐-元稹):“纤干未盈把,高条才过眉。”

函关:函谷关。长安洛阳间一雄关。在潼关东。《旧唐书-代宗记》大历元年:“十二月…癸卯,同华节度使周智光专杀陕州监军张志斌、前虢州刺史庞充,据华州谋叛。”

大意:战乱之后居处难定,春天已归俺却未还。春水上涨鱼复浦,春云变暖麝香山。梳发,俺的半边头发已白。拄杖,过眉的竹杖斑斑。来看俺的有不少朝廷使者,俺仔细询问长安洛阳间的函关。

宋玉归州宅,云通白帝城。吾人淹老病,旅食岂才名?

峡口风常急,江流气不平。只应与儿子,飘转任浮生。

宋玉宅:宋玉故宅。荆州有宋玉宅。《哀江南赋》(北周-庾信):“诛茅宋玉之宅,穷径临江之府。”归州也有宋玉宅。《入蜀记》卷6(宋-陆游):“访宋玉宅,在秭归县之东,今为酒家。”

淹:《尔雅》:“淹,久也。”

旅食:客居;寄食。《北戍琅琊城》(齐-江孝嗣):“薄暮苦羁愁,终朝伤旅食。”《送崔九兴宗游蜀》(唐-王维):“出门当旅食,中路授寒衣。”

大意:宋玉在归州有宅,云气与白帝城相通。俺年老还长期有病,寄旅在外岂是为了才名?峡口风经常很大,江上气流不平。俺只能带着儿子,四处漂泊一生。

这组诗首章写迁新居。首联新宅外景。背倚赤岬峭壁,面对白盐断崖。(荒僻之地。)次联写迁居之愁。本就是客居,还要不断迁移。心中愁闷只好借酒浇愁。三联写新宅内景。因花受压欲移竹。鸟因新奇窥新帘。(似有所指。这次迁居或因有“花亚竹”之类不愉快。)末联自嘲。俺年老体衰,遇到“花亚竹”这类事不敢有恨,正好迁居可以兼享胜景。(难点在“花压欲移竹。”)

二章写思故乡。首联总起。乱后居处难定,春归俺还未归。次联承春归。春水上涨好行船。天气暖和好出发。后二联承未还。白发半顶(老),拄杖过眉(病),俺又老又病急盼回乡。然而现在故乡安全吗?函谷关又有战乱吗?俺见到使者就问。

末章写未归故乡之因。首联写归乡路不远。宋玉归州宅与白帝城云水相接。(双关。归州不远。归乡之路并不远。)次联写未归并非为“才名”,而是“淹老病”。老病为啥就不归呢?三联说因“风常急”“气不平”。因为风常急气不平加上俺又老又病,虽云水相接,俺也只能带着儿子漂泊转蓬。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