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人到中年的刘过写下一首词,开篇即是千古名句,后三句直接让人破防,抚慰世人上千年
845769

人到中年的刘过写下一首词,开篇即是千古名句,后三句直接让人破防,抚慰世人上千年

紫网2023-10-16 12:13:560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杜甫晚年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举目临眺,映入眼帘的是萧瑟的秋江景色。

诗人杜甫触景生情,引发了寓居飘零的身世感慨,也引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临诗。

登高赋诗,是一个传统

登临诗即诗人登高临远时所感所吟的诗,以登楼、登城、登台内容居多。

登高望远,吟咏诗歌,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歌中的一条令人瞩目的支流。

通过登高,诗人凭借广阔的视野,让自己的视觉体验和自然景物在辽阔的空间上贴切的联通,心理与自然的距离得以超逸。

通过登高,诗人更使现实与历史接通,在登临的刹那间,可自由地与历史或未来的一段时空通融,从而超越现实的景物,用诗情创作出独特的艺术形象。

唐代的诗人们,将登临赋诗看成诗歌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

所以王勃登上滕王阁后,写下了“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千古名句;

所以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后,会写下彪炳千秋的名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所以,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会感慨良多地写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被誉为“一代文学”、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词中,也不乏登临的佳作。

苏轼登上黄州赤鼻矶,写下了被誉为千古绝唱的豪放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辛弃疾登上镇江北固亭,写下了气势磅礴的词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王安石来到金陵故都,写下了“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在词中抒发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世事的关心。

刘过故地重游,写下千古名篇

在宋代诸多的登临篇章中,南宋词人刘过的一首《唐多令·芦叶满汀州》,可谓是蜚声词坛的佳作。

刘过在该词中以忧伤的笔调,道出了二十年的人生际遇与感慨,抒发了二十年间词人的情感变化,尤其是结尾三句“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读来让人回味。

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州》原词如下: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这首词前有一条小序: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原来,刘过在八月初五这一天,和朋友在安远楼聚会,席间有一位姓黄的歌女请刘过为她作一首词,刘过没有推辞,当即挥笔写下这首词。

二十年光阴似箭,如今词人又重新登上这旧地南楼。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还没有与故友好好相聚,词人又要踏上归去的行程,因为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

繁华不再的黄鹤矶,这二十年间,是否仍有老朋友有来过?满目都是苍凉的旧日光景,给词人平添了无尽的绵绵新愁。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与好友一同泛舟江上,但却没有了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

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南宋词人。

刘过年少有志,刻苦读书,喜好谈论古今,励志科举入仕,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他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

在科举之路上,刘过接连失利,只能江湖漂泊,但他生性豪爽,并没有因此而沉沦。

刘过襟怀磊落,心存壮志,关怀国事,虽然也有感伤之语,但他把主要心思放在自身际遇之外,所以词作中也多了一些豪气、英雄气。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与刘过交游者,也是性情洒脱、格局不凡的当世豪杰,陆游、辛弃疾与刘过关系密切,并且得到他们的赏识。

也可以说,虽然仕途失利,但漂泊江湖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人生际遇也让宋代词坛多了一位江湖派词人。

走进刘过的《唐多令》。词人用整饬的对偶句“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作为开篇句,写出登楼所见。

呈现在词人眼前的不是华丽的楼台,也不是壮丽的山水,而是一江秋水,一片芦苇而已;芦苇的枯叶落满沙洲,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

细细品味开篇两句的词境,不止是萧瑟的秋日景象,而且写出了词人居高临下的视觉体验,这是摄纳全词的传神之笔。

这里的“满”字和“寒”字非常有意境,把萧疏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起,勾出一幅黯淡的画面,为全词营造出一种忧伤的基调。

“二十年重过南楼”,这一句里包含了几多感慨。词人以时空交错的技法把词笔从空间的凭眺折入时间的溯洄,在虚实相间中,让词意顿起波澜。

二十年前,也就是词人写这首《唐多令》的二十年前,长江之滨黄皓山上的南楼(又名安远楼)刚落成不久,刘过离家赴试,曾在这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刘过在安远楼邂逅了一位叫徐楚楚的女子,长江之滨、安远楼前留下了他们浪漫的故事。

分别之时,刘过以爱的名义给徐楚楚写下一首《浣溪沙·赠妓徐楚楚》,词中写道:

黄鹤楼前识楚卿,彩云重叠拥娉婷。席间谈笑觉风生。

标格胜如张好好,情怀浓似薛琼琼。半帘花月听弹筝。

二十年前,他与一众好友登楼览胜,宴集聚会,轻歌曼舞,吟诗作赋,各逞风流。

那时,年轻的词人从南楼望见的秋色很美,草木未凋,水色澄清,友人泛舟载酒,把酒言欢,豪兴不减。

聚会一直持续到深夜,此时月色皎洁,满船星河载着他们驶向清幽的梦境。

聚会结束,刘过告别朋友,离开武昌,参加人生第一次科举考试,但这次考试以名落孙山告终。

彼时的词人刚过而立之年,虽然第一次体会到科考失利的挫败感,但风华正茂的词人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头,他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游历与交游上。

在写给朋友的词中,刘过感慨“文采汉机轴,人物晋风流。丈夫有此,便可谈笑觅封侯”。在给好友的诗中,刘过如是描述此时的生活:“醉槌黄鹤楼,一掷赌百万”。

刘过没有想到的是,在以后的时日中,他会遭遇一次又一次的科举失利,他的人生之旅也在科举途中蹉跎而过。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二十年过去了,他的青春年华流逝在奔波的旅途中,他的两鬓也平添了几丝白发,但他仍然是游离于科举考试之外的身份,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四举无成,十年不调”的人生经历。

二十年过去了,饱经世事沧桑的词人已过天命之年,当他再一次来到武昌,登上安远楼时,从楼上望见的是色调黯淡的秋色与萧瑟的秋意。

而接下来的“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三句,词人连用“犹”、“能”、“又”三个虚字领衔三个句子,在虚实结合中,在腾挪转移间,词意再起波澜。

“柳”与“留”谐音,柳下泊船本是美好的愿望,寓意词人舍舟上岸,结束飘零的生活,在这里安放困顿的身心,静享安稳的时日。

可是昔日的繁华早已成为过眼云烟,词人在美好的愿望与现实之间找不到平衡的立足点,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尽早结束与故友的重逢,解缆起航,继续踏上他漂泊的旅程。

刘过此次登临安远楼,离中秋节还有十天,武昌城的秋色也不是很浓郁,但词人心里、眼里都是十足的秋意,往昔的清秋胜景在他眼前消失了。

他只见寒汀瘦水,汀洲上随风摇荡的芦苇呈现苍幽深暗之色,远远望去,一派苍茫;江水依旧东流,但似乎比二十年前细弱了很多,水流经过浅滩处,寒沙漠漠,一派凄凉。

二十年间,词人渐老的年龄将岁月的滤镜一次又一次打磨,鲜明的色彩与鲜活的姿态在打磨中消失殆尽,只留下清寒与荒冷,眼前的情景与词人此时此刻的心境在不经意间重合在一起。

如今故地重游,往事浮上心头,怎能不让词人凄然以悲呢?然而,更可悲可叹的是,停驻于武昌也只是暂时的,登楼远眺是他飘零寓居的生活里难得的片刻安静。

刘过依旧是匆匆过客,系舟柳下,小船还在波浪里摇晃,这摇荡的小船是否也如同词人漂泊不定的人生呢?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故人为谁?是痛饮狂歌的仁人志士?还是红巾翠袖的红粉佳丽?词人没有点出,词人虚写一笔,就把往事成空、人去楼空的惆怅情绪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虽然这次刘过是与朋友一同来到安远楼的,但透过画面,我们似乎只能看到词人独倚危楼、极目远眺的孤独身影。

刘过孤独地站立在苍茫之中,满怀心绪,满目愁色。面对眼前的情景,词人的思绪一时恍惚起来,也像沙洲中的芦苇和波浪中的小船一样,开始摇曳起来。

当刘过从恍惚中醒过神来,越发意识到,二十年后故人尚在、曾经的友情是多么的珍贵。

曾几何时,刘过豪放的生活里有这些故友相伴,词人点点滴滴生活剪影都是可以与故友分享的美好记忆,是可以在若干年后、酒醉微醺之际与好友畅聊的话题。

而今,故人也都和自己一样年岁渐长,为了生活各自奔波,相逢又成为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刘过都不敢轻易去想相逢的事情,萦绕心间的物是人非的感觉有了如此清晰的现实映像。

面对眼前情景,词人不禁问道 :这黄鹤矶头,我们曾携手同游的安远楼上,这二十年来,当时同行者是否屡屡登临,见证繁华褪尽的过程呢?是否会一次次地去怀想往昔的流金岁月呢?

“旧江山浑是新愁”,是深化了全词的主旨,词人如此黯淡的种种心绪,难道仅仅是怀人、病酒、叹老悲秋么?

往昔的美好回忆与眼前的黯淡秋景。词意在一旧一新间行成鲜明的对比,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对词人来说,时隔二十年再次登临安远楼,旧愁新恨,纷至沓来,词人最深切的感怀却是无边的惆怅。

此次登临安远楼,正值农历八月初,这也是桂花飘香时。桂子花开,十里飘香,桂花沁人心脾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桂花的美,因它的质朴而绽放在八月的时空里,无需用心寻觅,秋韵早已随着桂花的香味进入词人的心扉,词人的感觉与飘来的桂花香味相辅相成。

词人漫步在长满桂花树的小道上,让他得到了片刻的安宁与心灵的慰藉。

或许此时的词人对人生又多了一层感悟,人生何尝不像桂花一样,不会刻意追色彩缤纷的繁华,也不会因无人来嗅而黯然神伤,更不会在意脚下走过的旅程。

曾经引以为自豪的人生经历,都如风云一般的清淡,归于平静的心态不会轻易躁动,不再计较得失,不再在乎如浮云一般的名利。

词人需要的只是心灵的安宁与一份属于自己的心安理得的快乐。

结尾三句“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不仅有桂花的香味,此情此景,怎么能少得了一杯美酒呢?

泛舟载酒,寄情山水之间,这不就是词人二十年前的生活场景吗?

可是时过境迁,当年的那位快意人生的少年如今已是两鬓斑白。对于此时的词人来说,所有关于青春的美好回忆都会在瞬间破碎。

即使与好友重逢,即使如同当年一样登临高楼,饮酒赋诗,当年的那种感觉再也找不回来了。

小话诗词

刘过虽然是故地重游,但当年的美好与惬意已经很难重拾,因为时光不能倒流,昨日无法重现,人生也回不到少年时,昔日的美好只能在记忆中重拾。

对刘过而言,这次登临安远楼的最深体会就是历经世事沧桑之后的无限伤感。

这样的结尾,道出了词人多年飘零的艰辛与无奈,也道出了他对生命的感悟,深沉的词意蕴含着深沉的情思,读来耐人寻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