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学习笔记07:先种梧桐树,后引金凤凰
01,千金买骨的故事
也是儒家思想:近悦远来,又叫悦近来远。
意思就是你想要远方的人来,不需要去远方招徕,只要对你近处的人好,近处的人喜悦了,远方的人就来了。
想吸引金凤凰,只管先种下梧桐树。对于企业来讲,好的激励机制,就是梧桐树。
一边是激发内部有“凤凰血脉”的人才,一边能够吸引外界的“凤凰”加盟
好的机制建立,还要看领导者的修为,修养。所以一切都需要向内求,提升自己的境界和底蕴
02,关于纵横捭阖与儒家王道仁政的对比
第一个是战略思想的不一样
苏秦、张仪、犀首公孙衍、苏代、苏厉、楼缓等等都以纵横之术游说各国,取得富贵。就跟销售一样,卖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客户之所需,你喜欢什么我都有,随时可以根据需求而变动。
没什么固定的价值观,或者讲没有一个底层如如不动的逻辑。
比如,卫鞅与秦孝公见面,第一次讲帝道,第二次讲王道,第三次讲霸道,都听得打瞌睡,觉得这个过程太漫长了,要好几代人才能做成帝王事业,秦孝公等不起,也看不到,觉得太远了,后来讲强兵强国之术,才有兴趣,而后促漆而谈《影视剧:大秦帝国第1部》
而孟子的战略就一个:行仁政王道。
不是去与别国争霸,而是把自己的国家搞好。
诚意正心,热爱人民,自己修道保法,上下齐心,不用担心外敌打进来。
百姓满意,移民的人越多,吸引的人才越多,国家自然越强盛。
如果别的国家元首也搞得好,大家相安无事。如果别的国家出现桀纣君王,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就伐掉这个国家,救出百姓,从而统一天下。
孟子的这观点是有历史原型的。一个是商汤,一个是周文王。
商汤起家是七十里地,文王起家是100里地。都是以行仁政而得天下。
而孟子谈话的对象——魏国是1000里,齐国是2000里,魏齐两家资本实力雄厚,远远超过商汤和周文王起家的资本,却害怕别人来攻打。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放在当今,一个人创业,资本多大并不一定是决定未来大小的关键。
比如华为起家才2万多资本,当时的对手不知道强大多少去了。
在无资金,无技术,无背景,无资源的情况下,老人家只能被逼着用股权激励的手段把人绑在一块,一起往前走。
虽然当时也有很多人不理解,拿钱走人了,但是老人家从不亏欠任何人的钱,离职的人没一个人有抱怨的。
佛家讲,一切所相皆为虚妄。
究竟什么才是本来面目?
公司当下刚创立,几个人,资金也不怎么强,未来战略还不够清晰,但那又怎样?就能说当下的这个“相”,就是“本来面目”吗?不一定的。
当你内在改变,有了"仁政",你不断学习,日益精进,未来的那个“相”或许才是真正的你,你的企业的相貌
后世诸葛亮在刚开始接触刘备的时候,给出了八个字“内修政治,外观其变”,这背后原理很相似
第二个是价值观不一样
苏秦,张仪这些纵横家,他们是求个人富贵的,其实不只是他们,哪怕是君王,也是看中自己的利益。所以,要求他们的"销售技巧”够牛才行。
而孟子出发点是为了救天下苍生,不是“修得屠龙术,货与帝王家”去取得自己的富贵。
所以他的观点就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只有一条道,你愿意走就走,不愿意走,我走,不要你的富贵。
一个是短期主义,快速见利的,一个是长期主义,慢去是持久的。但战国时期,基本上没人用长期主义,大家都被内卷了。老板贪利,高管贪利,顾问贪利,基层贪利,小人贪利.....
销售好的,得到富贵了还得注意被诬陷,所以能否善终都得看能不能懂得人性的规律,懂得变通了。比如张仪 最后拿着其他国家的城池图准备返秦时,秦惠文王却薨了,他得赶紧跑,后来在魏国善终。比如得到燕王信任的乐毅发齐,只剩下最后两座小城了,谁知道燕昭王薨了,他儿子上位,与乐毅有隔阂,乐毅也只有跑路。
所以,一个老板遇到一个良将不容易,一个良将遇到一个好的老板也不容易。
03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推行一个政策,最大的阻力都是来自于身边的人,比如得到身边的认同,高层的认同,才能够一点点地影响到全公司上下
一般要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是老板以身作则,这个是最重要的, 另外一个就是干部的认同与执行。
下面的人听老板的,但更容易受干部影响, 县官不如现管。毛主席也说了,当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所以,干部的思想是否牢牢地与企业发展方向,企业的主体价值观一致,是老板主抓的工作之一。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