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02——接上篇
(本篇笔记最早写于2022年1月30日晚上)
08,《资治通鉴》从战国的三家分晋,写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一共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这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集大成者。
因为自己对这方面的历史了解不多,也不知道哪个老师讲得比较透彻,更符合实际,所以我选择《华杉讲透资质通鉴》为学习参考。
之所以选择华老师的译本,第一个原因在于,前段时间看过他的另外一部书《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对“不败”的理论很认同。我相信这本书的解读也会很落地。
第二原因在于,华老师是企业老板,同时又是一位咨询师。既有文学功底 ,又有企业家的实干经验,那么翻译出来的东西是比较接近本质的。
我的这种态度可能受自己的工作所影响。在几年前,刚进入股权激励领域,领导传授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说自己所做,做自己所说。
如果一个人是纯理论派,那么他的方案投入到战场,最起码做好去掉80%的准备。即使是实战老师做出来的方案,也要做好折掉50%的准备。毕竟战场瞬息万变,每家企业也都有自己特殊的企业情况
09,从历史长河中来学习经验教训,以此来指导自己当下的工作和品德修习,个人认为有两段是非常重要的。
一段就是《资治通鉴》, 《二十四史》, 作为古代历史集大成者。一段是近代。从1921-2021,直至更长。后面这段就是《党史》。
这些年对一些事情的理解,知识结构发生质的变化,都得益于不断学习和感悟这段历史,包括对于股权激励的研究与体会,也是来自于这段历史。
我在前文写了一篇《三湾改编》的启发,这是一个“点”的故事,在线下,我与身边的朋友,和来学习的老板都聊到过这个节点,当然,线下聊的要多一点,思路更开阔一点。用文字记录下来,对于我这种写作文从小就有阴影的人来讲是个很大的挑战。
因此,写这个资治通鉴的笔记,主要的目的是写给自己看的, 如同华杉老师书中所讲, “他写这本书,也是写给他自己看的,写给与他一样的普通人看的,让人们从中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经营事业和人生教训。”
010,这两段历史,一个是“古”的,古代的历史长河, 一个是“近”的历史。
一个是在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封建王朝环境下发展和变化的。一个是新民主主义下,老百姓当家做主,“人民万岁”的环境下发展和变化的。
如果把“时间”和“空间”变成一个“水缸”的长和宽,这两个水缸里的水和空气、土壤元素 是不一样的。
如果用阴阳来表述,古代的就是“阴”,智慧连绵不绝,浩如烟海。近代的是“阳”,是革命的,是实事求是的,是不断更新,不断切合自身实际的。
古代的智慧里面有好的精华,也有糟粕,近代的有革命性的,也有不足的。因此我觉得应该把这两段历史要结合起来学习,或者说,把这两段历史的智慧纹路同时融入自己的体内,阴阳结合。
012, 以华老师的版本为学习蓝本,卷第一 、【周纪一】(公元前403年-公元前369年。共35年), 记录有特别印象的。这是看第一遍,好书不能只看一遍。
昨天在某乎和某书上都发了【01上篇】(主要是太晚了脚凉,脑袋懵了) , 某条上有网友留言,一个网友【支持,看我能坚持多久】。另一位网友说,【得10来年】。没错的, 这套书看下来是得要花这么多时间,或者更多。这是好事情,有一本好的硬书陪伴 ,不会孤单。
013,【韩赵魏三家分晋。礼制名分不能乱】 名正才能言顺。这是用来维持持续的。什么是“礼”?礼 就是人文世界的纪纲,是政体、制度、法律。用来约束人的行为规范的。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对人的影响太大了。
我们在给企业做股权激励的时候,是站在保护创始人股东的立脚点出发的,跟资本方的角度不一样,所以对于老板对于公司的掌控来说,这是首要考虑的。
一般来讲,会有章程,协议,比例,投票权委托,AB股、股权布局的控制等等,但其实在企业内部还有一种,就是影响力控制,或者组织体制控制。
曾经经历过一个事情,老板直接越过手下仅有的两个经理,在一个早会中,直接提拔其中一个经理的下属成为第三位经理,并从两个队里面挑选组员。
当时在场的其他人员,包括两位经理本人都感觉特别意外。这可能与老板的行事风格有关,小企业直来直往。但很显然,这不符合组织原则,最起码也得与自己手下的两个得力干将先通个气。
这就是领导者带头破坏规矩, 下面的人就在各种猜测,议论纷纷。导致被提拔的人进也困难,退也困难。
符合组织程序的提拔能够让人心服,也能够让被提拔者坐得安稳,没有必要花心思来处理内部的干扰,可以安心做事。教员常讲的,有理有利有节,在哪里都能用得到的。
014,“ 聪察强毅叫才,正直中和叫德。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才德兼备的是圣人,才德皆无的是愚人,德胜于才叫君子,才胜于德的叫小人。取人之术,如果得不到圣人、君子,宁肯得愚人,也不要用小人。”
如果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的行为是不是往君子,圣人这个角度靠拢?借古修今,观历史修自己。
学习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明理。
一句话,看的书多了,明的理多了,就越发现自己是个小人,所以就更要修品德,向善,向上。
从老板的角度,在用人方面,在于老板的品德修养, 建立一个好的机制,导人向上,向善。导人奋斗的机制,那么小人也会变成君子。
如果老板品德不行,那么建立的组织,里面的文化属性也可以判断出来,长期以往,君子也会变成小人。
所以,刚出社会,或者刚毕业的学生,能遇到一个正能量,正念的领导是多么的重要与幸运。
成为老板的身份,不仅应该有责任给员工发工资,带领员工一起过好生活,还应该有责任引导人积极向善。成为员工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员工赚的钱都会花掉的,唯有他成长的经历与教训伴随一生
015,魏文侯请教李克选择谁(魏成、翟璜二选一)当宰相合适。李克讲了如何看透一个人的5个方法。
第1,看他平时亲近的人
第2,看他富贵时候资助的人
第3 ,看他显达时保举的人
第4,看他遇困时有所不为之事
第5,看他贫穷时有所不取之利
这5条即使放在今天也是非常有用的。
金一南将军讲过一句话:
观察一个人的品性怎么样,就把他放在高位来看。
2020年亲身经历这事,把一位朋友放在高处,资源,核心机构对接,名声,包括利益也是如此,一遍是充分信任,一遍是静静的看着能坚持多久。很快就显现了。
曾老师讲过同样的意思,很多人觉得自己是个好人,不会做坏事,但其实真正的本质是,你没有机会做坏事而已。如果有一点你超级有钱有实力了,你还能保持不干坏事吗?
在这个角度,我只敬佩一个人,就是我在读到《道德经》里面有句话时,突然想到一个画面一个人。
这句话是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我不记得是哪一章节了,但我想到的画面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时候,教员所穿的外套里面的衣上,打了四个补丁。
这个某音上有视频,教员身边的卫士长说的。到了领袖这个位置上,看会喝的茶水钱都是自己的工资付的。这个镜头对我印象很深。作为企业的老板也可以此为榜样,虽然不至于这么简朴,但是对于带领团队来讲,非常重要。
老板如果要准备提拔一个高管的时候,把他拉到高位来坐一坐,修行不够的话,就会在贪嗔痴慢疑里面暴露本性。
上面这5条,时常对自己照一照,更靠谱。
016, 吴起,《吴子兵法》的创始人,带兵很有一套。与队伍同甘共苦。这对于企业,尤其是初创的企业来讲,是很有用的。我们以前有一段时间,临近年前的最后一个月,经常晚上凌晨才回家,10几号员工,都是嗷嗷的。有次接近凌晨00:00整了,为了完成指标,短短两分钟之类给客户打了4次电话,客户付款下单之后,再回电过来问我们的员工怎么做到这样子的。可是这种干劲在第二年的时候消失了, 员工到了下班时间就开始摸鱼了。
当时我总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以前是老板跟员工一起待到凌晨,还来点烧烤。可是到了第二年,公司稍微做出点业绩了,组织体系多拉了两层, 老板把自己隔在办公室里面, 与基层员工,中间隔了经理、主管的层级,这就是脱离干部群众了。这是很危险的行为。
老板认为都是90后,95后的人难管理,但本质压根就不是这个。想要用职位上带来的权威,或者通过层级来建立威信, 这玩意好像对90,或者00后的人来讲根本不吃这一套。只能证明实力有点.....
017,从1927上井冈山,到1945,甚至是三大战役时期,最高层领导者,或者部门领导者哪个不是在第一线。华为的任老也是经常在第一线。比如叙利亚战争时期....
018,关于接班人。做一份“大事业” 首先第一件要考虑的,就是接班人的问题。这是康熙对雍正讲的话。
古人也讲了,“国君去世,如果没有合法继承人,那国家就会被外敌攻破”。
所以,人才培育计划,是伴随着企业的创立,就应该在老板脑海中盘旋的, 没有人才培育的计划,别说接班人的问题,可能连能不能做大都还不一定了。
019,留待下次......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