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资治通鉴》164:老大要警惕“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
842031

《资治通鉴》164:老大要警惕“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

花言大帅花言大帅2023-07-29 13:23:320

学习内容:

【原文】宪恃宫掖声势,自王、主及阴、马诸家,莫不畏惮。宪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田,主逼畏不敢计。后帝出过园,指以问宪,宪阴喝不得对。后发觉,帝大怒,召宪切责曰:“深思前过夺主田园时,何用愈赵高指鹿为马!久念使人惊怖。昔永平中,常令阴党、阴博、邓叠三人更相纠察,故诸豪戚莫敢犯法者。今贵主尚见枉夺,何况小民哉!国家弃宪,如孤雏、腐鼠耳!”宪大惧,皇后为毁服深谢,良久乃得解,使以田还主。虽不绳其罪,然亦不授以重任。

【译文】

窦宪自恃皇后的声势,从亲王、公主以及阴家、马家,都畏惧忌惮他。窦宪曾经以一个很低的价钱,强买沁水公主(明帝的女儿)的庄园,公主畏惧他,不敢计较。后来皇帝从庄园经过,指着问窦宪,窦宪暗中喝阻左右不能照实回答。

后来被发觉,皇帝大怒,召窦宪切责说:“我仔细想来,当初经过被你强夺的公主庄园的时候,你的做派,不就是赵高的指鹿为马之术吗?这让人越想越惊惧恐怖!先帝在任时,常教阴党、阴博、邓叠三人互相纠察,所以诸豪门贵戚都没有敢犯法的。如今尊贵如公主,还要被你侵夺,何况小民!国家要抛弃你一个窦宪,不就像抛弃一只雏鸟、一只死老鼠一样吗!”

窦宪大惧,皇后也穿上降级的服装告罪求饶,过了很久,皇上的怒气才消解了,让窦宪把庄园还给公主。虽然没有治他的罪,但是也不再授之以重任。

【学以致用】

01,这一段,我看到了汉成帝的影子

当年汉成帝对待王氏家族的人,也是这个语气语调,发了一通雷霆之怒,过后自己把气给消了,什么惩罚都没有

现在汉章帝也出现这个象

汉成帝那个时候,毕竟针对的是自己舅舅一家, 上面还有个母亲王政君在(我给他找个理由)

而这呢,仅是窦皇后的哥哥

如果换作是普通人,或者是其他非企业主的人,到还另外说

但是,他是一国之主,是刘氏企业的负责人,

这样的现象,就是一个很危险的征兆

02,司马光对这一段有个评价

臣光曰:人臣之罪,莫大于欺罔,是以明君疾之。孝章谓窦宪何异指鹿为马,善矣。然卒不能罪宪,则奸臣安所惩哉!夫人主之于臣下,患在不知其奸,苟或知之而复赦之,则不若不知之为愈也。何以言之?彼或为奸而上不之知,犹有所畏;既知而不能讨,彼知其不足畏也,则放纵而无所顾矣!是故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人主之深戒也。

人臣之罪,莫大于欺君罔上,所以明君最恨的就是这个。

孝章皇帝说窦宪已经到了指鹿为马的地步,说得很对。但是,之后又不治他的罪,那奸臣还有什么顾忌?人主之于臣下,最怕的就是不知道他的奸恶。但是,如果明明知道了,却又赦免他的罪,那还不如不知道。为什么呢?因为他为奸为恶,而皇上不知,他还有所畏惧。如今皇上知道了,却没有任何后果,那就无所畏惧,更加放纵了!所以,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这是人主最需要戒惧的。

老大这个位置,既要有恩,又要有威

既要有菩萨心肠为团队谋福利,又要有霹雳之剑果断斩灭一切阻碍之敌

重要的关键在于,速度

红线是不能碰的

在古代是欺君罔上,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就是公司的红线

一碰就玩完了,不管你之前的贡献是怎样的

老大这个时候讲情面,就是在自毁企业的治理根基

贪污腐败,对于一个组织来讲,是三大致命黑洞之一

教员在延安时期坚决处理肖玉璧的事件,就是认识到这个“腐败黑洞”对组织的破坏力,

所以不看他的功劳,也不看他是不是从老井冈走出来的兵,坚决执行,谁求情都不管用

这不是老大无情,而是老大看到了很远的未来,这恰恰是最大的有情

我们知道,三大战役不到三年,蒋家集团就迅速败亡,最后缩到小岛上,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腐败

但是,腐败不是从1945年日本投降,蒋氏集团到达最高峰时候开始,真正的开始,应该是在黄埔军校创建的时候,从蒋校长开始的

当他私自拿钱笼络人心的时候,这个“黑洞”基因已经存在,以至于后面也想要规正思想,发现已经回天乏力

所以,不管是汉章帝遇到的这种欺君罔上的事情,还是肖玉璧的这种腐败侵蚀,都是一种对企业治理结构与治理权威的挑衅, 你弱了,对方就强了,所以,要时刻警惕

03,“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人主之深戒也”

该用的人,拖着不拔。该请退的人,拖着不能去除,都是非常危险的

前者容易让人心凉,后者容易滋生腐烂,

重点在于腐蚀人的思想,腐蚀组织的上进心。

同时,这种行为会让人不清晰公司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是什么。

看到这里,顺便看看我的主业:股权激励

这个工具,对外是合伙规则,上下游的整合,商业模式的桥梁,融资时的货币,上市暴富的筹码

对内是激发员工动力,形成利益共同体,上下同欲,为自己干!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