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杜甫五律《月三首》读记
842066

杜甫五律《月三首》读记

小河西小河西2023-07-29 13:53:380

杜甫五律《月三首》读记

(小河西)

月三首

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

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

并照巫山出,新窥楚水清。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

必验升沉体,如知进退情。不违银汉落,亦伴玉绳横。

万里瞿塘峡,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这组诗作于大历二年(767)春,时杜甫客夔州。据“巫山”、“瞿唐峡”等词,知其为夔州诗。据“二十四回明”,知其应作于到达夔州满一年后。杜甫约在永泰二年(766)春末夏初到达夔州。到大历二年三月已满一年。据“春来六上弦”推测应作于三月。

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

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

巫山雨:巫山云雨。《高唐赋序》(宋玉):“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天河:即银河。《云汉》(诗经)“倬彼云汉。”汉郑玄笺:“云汉,谓天河也。”《镜赋》(北周-庾信):“天河渐没,日轮将起。”《拟古》(唐-韦应物):“天河横未落,斗柄当西南。”

青嶂:如屏障的青山。《游钟山…》(沈约):“郁律构丹巘,崚嶒起青嶂。”吕向注:“山横曰嶂。”《晚霁登王六东阁》(唐-张九龄):”“连空青嶂合,向晚白云生。”

魍魉:传说中的山川精怪;鬼怪。《孔子家语-辨物》:“木石之怪夔、魍魎。”

虾蟆(há-má):同“蛤蟆”。青蛙或蟾蜍;借指月亮。《史记-龟策列传》:“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古镜》(唐-沈佺期):“莓苔翳清池,虾蟆蚀明月。”

半轮:半圆的月亮。《江月》(杜甫):“玉露漙清影,银河没半轮。”应指农历初七、初八的上弦月,上半夜出现在西方天空。

大意:断断续续的巫山雨,今夜天晴,银河特别清新。如果没有青山和明月,会愁死俺这个白头老人。山川鬼怪移到树林深处,月亮移动着它的半轮。俺的家乡正当天上的北斗,半轮的上弦月直照西秦。

并照巫山出,新窥楚水清。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

必验升沉体,如知进退情。不违银汉落,亦伴玉绳横。

并照:承首章。指半轮之月与北斗。(有些版本作“并点”。)

升沉:月落月升。进退:月缺月圆。

玉绳:星名;泛指群星。《西京赋》(汉-张衡):“上飞闼而仰眺,正睹瑶光与玉绳。”李善注引《春秋元命苞》曰:“玉衡北两星为玉绳。”《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齐-谢朓):“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不违:依从。《论语-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不违者,无所怪问,于孔子之言,默而识之,如愚。”《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大意:它与北斗一起照亮巫山,它刚才还窥视清清的楚江。它与羁栖夔州的俺在愁思中相见,俺在夔州已历经二十四个月圆月明。它一定应验升与落的规律,它好像知道进与退的情形。有时它依从银汉一起升落,有时它伴随玉绳在银河穿行。

万里瞿塘峡,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上弦:上弦月。即前文“半轮”。农历每月初八前后的月亮。《咏月赠人》(北周-王褒):“上弦如半璧,初魄似蛾眉。”《天保》(周-诗经):“如月之恒。”唐孔颖达疏:“八日九日,大率月体正半,昏而中,似弓之张而弦直,谓上弦也。”

故故:常常。《赠崔十娘》(唐-张鷟):“故故将纤手,时时弄小弦。”《云开见华山》(唐-李频):“天公故故开云幕,乞与莲峰仔细看。”

风襟:外衣的下襟;外衣。《泛湓水》(唐-白居易):“烟浪始渺渺,风襟亦悠悠。”

乌鹊:《短歌行》(三国-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夜久:夜深。《月夜观星》(隋-杨广):“更移斗柄转,夜久天河横。”《踏歌词》(隋-谢偃):“夜久星沉没,更深月影斜。”

大意:在万里之外的瞿塘峡,今春已见到六次月上弦。它常常照进黑暗的房子,常常又将光辉洒满青天。月光照着风襟安静又清爽。月亮高悬天空正对俺的泪脸。看到空中有乌鹊南飞,夜深时候落在江边。

这组诗首章望月思归。首联写夜里雨后天晴(月出)。次联写喜见“青嶂月”(月下的青嶂和天上的明月)。由于“断续”的巫山雨,或已多日见不到明月。今夜终于云开月初,使俺旅愁暂解。(参阅《送柴侍御》(唐-王昌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三联写月夜所见。一是魍魉移于林中深处。二是天上转着半轮明月。末联点出思归意。俺的故园(洛阳)正对北斗之下,而半轮明月直指西秦(长安)。(上弦月在西边天上。)

二章伤客久。首联紧承首章。写“北斗”和“半轮”并照夔州山水。次联写愁里久见。俺客居夔州,每当思归夜不能寐就会望月,与明月相见已“二十四回”。(极言其久。)后二联写月的升落圆缺。长年望月,发现月落月升、月缺月圆总是依循规律,似人之知进退。有时它依银河一起升落,有时它伴玉绳穿行银河。(似皆有寓意。)

三章伤孤栖。首联点时地。俺在万里之外瞿塘峡,今年又到了春末。中二联表达感受。感受一是上弦月常照进“暗室”,在静静的月光下,风吹衣襟,特别清“爽”。感受二是每到满月时,月亮高悬天空,光辉洒满青天,而且正对着俺的“泪脸”。末联借乌鹊自伤漂泊。月明行稀,乌鹊南飞,无枝可依,只好孤栖江边。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