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杜甫五古《寄薛三郎中》读记
842072

杜甫五古《寄薛三郎中》读记

小河西小河西2023-07-29 14:00:000

杜甫五古《寄薛三郎中》读记

(小河西)

寄薛三郎中(璩)

人生无贤愚,飘飖若埃尘。自非得神仙,谁免危其身?

与子俱白头,役役常苦辛。虽为尚书郎,不及村野人。

忆昔村野人,其乐难具陈。蔼蔼桑麻交,公侯为等伦。

天未厌戎马,我辈本常贫。子尚客荆州,我亦滞江滨。

峡中一卧病,疟疠终冬春。春复加肺气,此病盖有因。

早岁与苏郑,痛饮情相亲。二公化为土,嗜酒不失真。

余今委修短,岂得恨命屯。闻子心甚壮,所过信席珍。

上马不用扶,每扶必怒嗔。赋诗宾客间,挥洒动八垠。

乃知盖代手,才力老益神。青草洞庭湖,东浮沧海漘。

君山可避暑,况足采白蘋。子岂无扁舟?往复江汉津。

我未下瞿塘,空念禹功勤。听说松门峡,吐药揽衣巾。

高秋却束带,鼓枻视青旻。凤池日澄碧,济济多士新。

余病不能起,健者勿逡巡。上有明哲君,下有行化臣。

这首诗作于大历二年(767)春夏间,时杜甫客居夔州。薛三郎中:薛璩(qú),亦作薛据。开元年间进士及第。天宝六载(747)登风雅古调科。天宝十一载曾与杜甫、高适等同登慈恩寺塔,时任大理司直(从六品上)。肃宗乾元二年(759)授太子司议郎。【时杜甫在秦州。参见《秦州见敕目薛三据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仕终水部郎中(正五品)。【《解闷十二首其四》(杜甫)原注:“水部郎中薛璩。”】

人生无贤愚,飘飖若埃尘。自非得神仙,谁免危其身?

与子俱白头,役役常苦辛。虽为尚书郎,不及村野人。

自非:倘若不是。《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外内无忧;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咏怀》(魏-阮籍):“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

役役:劳苦不息貌;奔走钻营貌。《庄子-齐物论》:“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出自蓟北门行》(北周-庾信):“蓟门还北望,役役尽伤情。”《灞上》(唐-崔涂):“长安名利路,役役古由今。”(“由”与“犹”通假。)

尚书郎:魏晋后尚书各曹侍郎、郎中等通称尚书郎。《木兰辞》(南北朝):“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时杜甫是检校工部员外郎,薛据是工部水部郎中。)

大意:人生没啥贤愚之分,人人都像飘浮的埃尘。倘若没有得道成仙,谁能免却危险及身?咱俩如今都已白头,奔走操劳时常艰辛。虽然都是尚书郎,还不及村中野人。

忆昔村野人,其乐难具陈。蔼蔼桑麻交,公侯为等伦。

天未厌戎马,我辈本常贫。子尚客荆州,我亦滞江滨。

蔼蔼:茂盛貌;盛多貌;温和貌。《艳歌行》(晋-陆机):“蔼蔼风云会,佳人一何繁。”《和郭主簿》(东晋-陶潜):“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桑麻:《归园田居》(东晋-陶潜):“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南还道中》(梁-何逊):“善邻谈谷稼,故老述桑麻。”《过故人庄》(唐-孟浩然):“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等伦:同辈,同类。《述酒》(东晋-陶潜):“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彭:指长寿之人;殇,夭折。)《寄旧山隐者》(唐-姚合):“名在进士场,笔毫争等伦。”

天厌:上天厌弃。《论语-雍也》:“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邢昺疏:“厌,弃也。”《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宋-王安石):“桓温适自毙,苻坚方天厌。”

大意:想起从前村中野人,快乐的生活难以具陈。村民之间温和的桑麻之交,公侯与他们实为等伦。上天还没有厌弃战乱,我辈本来也常贫困。君还在荆州客居,俺也滞留夔州江滨。

峡中一卧病,疟疠终冬春。春复加肺气,此病盖有因。

早岁与苏郑,痛饮情相亲。二公化为土,嗜酒不失真。

余今委修短,岂得恨命屯?

疟疠:疟疾。《病后遇王倚饮赠歌》(杜甫):“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

肺气:某种肺病。《秋峡》(杜甫):“江涛万古峡,肺气久衰翁。”

苏郑:苏源明与郑虔。苏源明生平见《新唐书-文艺传-苏源明》列传127。亦可参阅《杜甫五古“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读记》。郑虔生平见《新唐书-文苑传-郑虔》列传127。也可参阅《杜甫五古“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读记》。

修短:长短。《论衡-命义》(东汉-王充):“故寿命修短皆禀于天,骨法善恶皆见于体。”《抱朴子-疾谬》(晋-葛洪):“指玷修短,评论美丑。”

命屯:命运屯蹇。(命运如《屯》卦和《蹇》卦。)意谓艰难困苦,不顺利。《岁晚》(唐-白居易):“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赠妇》(汉-秦嘉):“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温江县令任晃神道碑》(唐-杨炯):“时命屯蹇,生涯苦辛。”

大意:俺卧病峡中,疟疾迁延整个冬春。春天又添了肺病,此病大概有原因。早年与苏郑,感情亲近经常痛饮。这二公都已入土,当年他们嗜酒而从不失真。俺今天已听命于天,哪能恨命运不顺?

闻子心甚壮,所过信席珍。上马不用扶,每扶必怒嗔。

赋诗宾客间,挥洒动八垠。乃知盖代手,才力老益神。

席珍:坐席上的珍宝;喻儒者才学。《礼记-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赠贺左丞萧舍人》(陈-江总):“共有笔端誉,皆为席上珍。”《上韦左相》(杜甫):“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

八垠(yín):《魏书-高允传》:“四海从风,八垠渐化。”(垠:边际。一望无垠。)

盖代:盖世(才能独步当世无人可比)。《谢滕王集序启》(北周-庾信):“殿下雄才盖代,逸气横云。”《十空赞》(唐-敦煌曲子):“汉王项主争天下。楼烦一喝势龙钟。一朝自刎乌江死,盖代雄名也是空。”

大意:听说你身心健壮,所到之处被奉为席珍。上马不用人扶,每次搀扶您都怒嗔。您在宾客间赋诗,挥毫洒墨惊动八方。才知道盖世诗才,人老才力愈加有神。

青草洞庭湖,东浮沧海漘。君山可避暑,况足采白蘋。

子岂无扁舟,往复江汉津。

青草:青草湖。《元和郡县图志》卷27岳州巴陵县:“洞庭湖,在县西南一里五十步。周回二百六十里。湖口有一洲,名曹公洲。巴丘湖,又名青草湖,在县南七十九里。周回二百六十五里。俗云古云梦泽也。”

漘(chún):水边。《说文》:“漘,水厓也。”《伐檀》(诗经):“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漘兮。”《送客春游岭南》(唐-白居易):“迢递天南面,苍茫海北漘。”

君山:《元和郡县图志》卷27岳州巴陵县:“君山,在县西三十里青草湖中。昔秦始皇欲入湖观衡山,遇风浪,至此山止泊,因号焉。又云湘君所游止,故名之也。”

白蘋:《九歌-湘夫人》(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蘋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禹功:指夏禹治水的功绩。《左传-昭公元年》:“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入峡寄弟》(唐-孟浩然):“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移居夔州郭》(杜甫):“禹功饶断石,且就土微平。”

大意:您那儿有青草湖还有洞庭湖,向东可以飘游到沧海边。您那儿的君山能避暑,而且还能采很多白蘋。您岂是没有扁舟?经常穿行江汉之津。

我未下瞿塘,空念禹功勤。听说松门峡,吐药揽衣巾。

高秋却束带,鼓枻视青旻。

松门峡:或是三峡中一景。《返照》(杜甫):“荻岸如秋水,松门似画图。”

束带:整饰衣服。《论语-公冶长》:“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刘宝楠正义:“带,系缭于要,所以整束其衣,故曰束带。”《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寡人束带听朝三十于年,曾无闻焉。”

鼓枻(yì):划桨;泛舟。《渔父》(屈原):“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晋书-文苑传-庾阐》:“中兴二十三载,余忝守衡南,鼓栧三江,路次巴陵。”《幽人》(杜甫):“洪涛隐笑语,鼓枻蓬莱池。”

旻:天;秋天。《自祭文》(东晋-陶渊明):“茫茫大块,悠悠高旻。”《尔雅-释天》:“秋为旻天。”《九思-哀岁》(汉-王逸):“旻天兮清凉,玄气兮高朗。”

大意:俺没有下瞿唐,徒然地念叨着夏禹开凿的功勋。听说松门峡(水急浪高),(乘船经过时)常呕吐不止弄脏衣巾。到了深秋(水落浪平时)却可以整装束带,乘舟鼓枻仰望青云。

凤池日澄碧,济济多士新。余病不能起,健者勿逡巡。

上有明哲君,下有行化臣。

凤池:即凤凰池。魏晋时设中书省于禁苑,掌管机要。故称中书省为“凤凰池”。《晋书-荀勖传》:“勖久在中书,专管机事。及失之,甚罔罔怅怅。或有贺之者,勖曰:'夺我凤凰池,诸君贺我邪!’”《直中书省》(齐-谢朓):“兹言翔凤池,鸣珮多清响。”

澄碧:清澈而明净。《赤壁歌送别》(唐-李白):“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鯢唐突留余迹。”

济济多士:《文王》(诗经):“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汉毛亨传:“济济,多威仪也。”

逡巡:退避;拖延;迟疑。《梁书-王筠传》:“王氏过江以来,未有居郎署者,或劝逡巡不就。”《将军行》(唐-刘希夷):“诸将欲言事,逡巡不敢入。”《答侯少府》(唐-高适):“诏书下柴门,天命敢逡巡。”《重赋》(唐-白居易):“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明哲:明智、深明事理。《三国志-魏书-李通传》卷18:“曹公明哲,必定天下。”《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行化:游行教化。《后汉书-循吏传》:“自章、和以后,其有善绩者,往往不绝。如鲁恭、吴佑、刘宽及颍川四长,并以仁信笃诚,使人不欺;王堂、陈宠委任贤良,而职事自理。斯皆可以感物而行化也。”《中秋自宛陵寄池阳太守》(唐-殷文圭):“旅客思归鸿去日,贤侯行化子来时。”

大意:朝廷的中枢机构日渐清明,人才济济面目一新。俺因卧病不能起,强健者前往不要迟疑。现在是上有深明事理之君,下有四处教化之臣!

这首诗共52句。首16句写彼此境况。人无贤愚,谁都会遇危难。咱俩如今不仅“俱白头”而且“常苦辛”。“虽为尚书郎”还“不及村野人”。“忆昔”四句写村野人快乐。村野人之间“但道桑麻长”“把酒话桑麻”的交往温文尔雅,与公侯实为“等伦”。“天未”四句写彼此的苦辛。“本常贫”的咱俩,由于战乱持续而流寓南方。你“客荆州”俺“滞江边”。“峡中”10句自叙衰病。俺卧病峡中,疟疾加肺病。为啥得肺病?因为与苏郑饮酒。此二公如今已“化为土”,但当年饮酒却从“不失真”。俺现在听天由命,并不恨“命屯”。“闻子”8句赞薛才力。一是受人尊重。二是身健。三是诗才。你是“盖代手”而且“老益神”。“青草”6句写薛在荆州。二湖可以“浮沧海”。“君山”可以避暑“采白蘋”。你岂能没有范蠡的“扁舟”,你随时可以“往复江汉津”。(欢迎你来夔州。)“我未”6句写俺要赴荆州。俺现在没有下瞿唐,徒然念叨着“禹功勤”。主要是担心到了松门峡,俺会“吐药”。待深秋水落,按一定“束带”“鼓枻”赴荆州。末6句结出寄诗目的。俺听说现在“凤池”越来越清明,朝廷人才济济。俺因病不能去,你这位“心甚壮”的“盖代手”,千万不要“逡巡”。现在是上有明哲之君,下有教化之臣,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