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13岁的孝庄作为生育工具,嫁给了姑父皇太极。一生辅佐两代帝王,她的格局比绯闻更值得关注
842345

13岁的孝庄作为生育工具,嫁给了姑父皇太极。一生辅佐两代帝王,她的格局比绯闻更值得关注

文史馆文史馆2023-07-29 17:48:180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几乎没有什么地位可言,即便是出身显赫之家的女子,也难免沦为政治联姻牺牲品,或是生育工具。

像一生历经清初三朝的“清代国母”孝庄,在她13岁时,也是作为生育工具嫁给了姑父皇太极。她和晚清的慈禧太后一样,都是两次辅佐幼主登基,慈禧太后自己掌控晚清政权47年,而孝庄太后却培养出了一代明君,造福天下。

比起孝庄太后的那些绯闻,她的胸怀和格局才是更值得大家关注的。

-1-

1625年,13岁的孝庄因为政治联姻,嫁给了34岁的姑父皇太极为侧福晋,皇太极的大福晋是孝庄的亲姑姑哲哲。

哲哲嫁给皇太极11年,只生下了一个女儿,没有儿子,孝庄父亲宰桑·布和担心科尔沁的地位被动摇,便把13岁的孝庄嫁过去,希望她早日给皇太极生下儿子,这样科尔沁的地位才能更加稳固。

而皇太极愿意迎娶孝庄,是为了维护与科尔沁部落的关系,13岁的孝庄在他看来也不过是个生育工具而已。

年轻貌美的孝庄并不受宠,皇太极对她十分冷落,尤其孝庄嫁进来8年,只生下了三个女儿,她在宫中的地位也是一降再降。

-2-

宰桑·布和仍不死心,又把孝庄的姐姐海兰珠也嫁给了皇太极,从此姑侄三人共侍一夫。当时海兰珠已经26岁了,还曾经嫁过人,但皇太极一点也不介意,对她极尽宠爱。

1636年,皇太极称帝,封哲哲为皇后,海兰珠为宸妃位居第二,入宫多年、为皇太极生了三个女儿的孝庄却排到了五宫的末位。

可见她在皇太极的心中始终没有一席之地,全靠着自己科尔沁的出身,和姑姑是皇后,姐姐是宠妃。

后来,海兰珠生下了八阿哥,皇太极欣喜若狂,宴请群臣,又大赦天下,还想立刚出生的八阿哥为皇储,别人都是母凭子贵,而八阿哥却是子凭母贵。

可惜八阿哥不到一岁就夭折了,海兰珠和皇太极悲痛万分。孝庄却在此时生下了九阿哥福临,本来生下皇子是她多年的期盼,但此时皇太极只顾着安抚和照顾海兰珠,根本无暇顾及他们母子。

孝庄这时更加明白了自己在宫中的处境,和在皇太极心中的位置,她也不想与任何人争,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读书上,这也为她后来走向政坛辅佐两代帝王奠定了基础。

-3-

海兰珠因为承受不了丧子之痛,抑郁而终,皇太极整日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没两年也追随而去了。

在皇太极没有立皇储的情况下,一场争夺皇权的戏码正式上演了,两黄旗大臣拥立战功赫赫的皇长子豪格,而素有“战神”之称的多尔衮,在国家贡献和军事才能上更胜一筹。

双方僵持不下,孝庄却在此时找到了突破口,两黄旗的大臣们认为应该立皇子,多尔衮又认为以自己的资历必须掌握大权。孝庄认为自己的儿子若是当上皇帝,多尔衮摄政,这就满足了大家的想法。

于是孝庄找到了姑姑哲哲商量此事,她贵为皇后最有发言权,如果能让福临坐上皇位,从科尔沁或是亲情角度来说,姑姑肯定是支持的。

最终多尔衮和豪格的皇权之争,让福临捡了个皇位,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

-4-

顺治当时只有6岁,空有皇帝之名,根本没有执政能力,朝政大权都掌控在皇叔多尔衮手上,这时孝庄只能放下身段,与多尔衮周旋,多年来的忍辱负重才算保住了顺治的皇位,没有被多尔衮取而代之。

当时多尔衮随意出入后宫,孝庄下嫁多尔衮的事,也由此而来,此事在史书上也说法不一,即便孝庄下嫁,原因也是出于政治,无关爱情。

多尔衮经常打压顺治帝,还有意让他荒于教育。孝庄也只能咬紧牙关隐忍,因为这不是后宫女人的斗争,她面对的是身经百战、雄才大略的摄政王,她只能费尽心机的周旋,直到多尔衮离世,她和儿子顺治帝算是熬出了头。

-5-

孝庄太后为了维护科尔沁的地位,先后为顺治迎娶了两位出身科尔沁部落的皇后,结果都遭到了顺治帝的冷待,这也使得顺治一生,都没有诞下一位具有蒙古血统的皇子。

后来顺治帝专宠董鄂妃,还产生过废后的想法, 儿子对董鄂妃的专宠,让孝庄再次想起了当年的皇太极,她希望顺治以大局为重,但顺治却与她越来越生疏,让孝庄十分无奈。

在董鄂妃去世后,顺治又萌生了出家的想法,孝庄只能带着大臣们拼命阻拦,自己花这么多心血扶植儿子坐稳江山,可他自己却并不在意这些,后来更是身染天花离世了。

孝庄还没有走出丧子的悲痛情绪,又得重新辅佐幼主康熙登基,当时又有嚣张跋扈的辅政大臣鳌拜。

孝庄也只能再度隐忍,这一次她不但教会了小康熙隐忍,还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教育培养康熙,她不希望康熙成为第二个顺治。最终康熙在她的培养下成为了“康熙大帝”。

回顾孝庄这一生,年少时为了科尔沁地位的稳固,嫁给了皇太极,为了辅佐儿子顺治,她忍辱负重,与多尔衮周旋,儿子顺治去世后,她又辅佐孙子康熙,面对强势的鳌拜,她又在隐忍,最终康熙在她的辅佐与栽培下,终于成为了一代明君,造福天下,她也成了备受世人尊敬的“清代国母”。

清朝能够走向盛世,离不开孝庄的功劳。反观慈禧太后也是辅佐两位幼主,她却自己独揽大权,奢侈享乐,把大清王朝都给败光了,两个人的胸怀和格局差的不是一点。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