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的3副精品对联,天生一对,让人回味无穷
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爱好对联的人。关注我,一起来欣赏妙趣横生的3副精品对联,天生一对,让人回味无穷。
第1副:湛郎及第;彭伉落驴。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对联。根据古籍《唐摭言》记载,唐代书生彭伉、湛贲,都是宜春人,而且亲戚。
彭伉中进士的时候,湛贲还只是当县里的一个小吏员。
当时彭伉办酒宴庆贺,来往都是富豪名士。而湛贲因为是亲戚的缘故,也被邀请去参加宴会。
只是到了宴会场上,彭伉故意去羞辱湛贲,让湛贲在后堂吃饭,意思是说:“湛贲你这个没有才华的小吏员,就不要丢人现眼了!”
湛贲也不生气,直接去后堂用饭了。
湛贲的妻子却非常生气,大发雷霆:“湛贲你好歹是个男子汉,被亲戚这么羞辱,你怎么还有脸活在世上呢?”

湛贲终于感到羞耻,于是努力读书。
彭伉照例看不起湛贲,认为湛贲读书也是白读,经常找机会羞辱湛贲。
没想到,湛贲过了几年,还真的进士及第,成为朝廷红人。
当时彭伉正骑着毛驴郊游呢,忽然随从通报说湛贲进士及第了,彭伉一下子呆住了:“这家伙怎么也能中进士呢?我之前对他一次次羞辱,这这这……”
彭伉吃惊之下,居然直接从驴背上掉下来,掉入了一个大坑里。
于是就有好事者念了一个对来,来嘲讽这种目中无人的家伙:“湛郎及第,彭伉落驴。”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千万不要看不起人!

第2副:羊毫笔写白鸾笺,鸿雁传书,南来北往;马蹄刀切黄牛皮,猪鬃引线,东扯西拉。
相传这个对联的上联是一个秀才想出来的。他想出这个对联后,到处让人对下联,结果没有一个人能够对出来。
所以秀才就洋洋得意,各种自夸,让人觉得太过嚣张,但是别人又无可奈何。毕竟这个上联太难了!
上联包含三种动物,两个方位,真是非常刁钻了。
然后有一天,秀才还在夸自己多么有才,一个过路的皮匠听到了,不由得哈哈一笑,嗤之以鼻:“这个对联有什么得意的?看我对下联:马蹄刀切黄牛皮,猪鬃引线,东扯西拉!”
皮匠的下联,显然是从他工作中提炼而来,也是包含三种动物,两个方位,虽然看上去没有上联文雅,却胜在通俗易懂,对仗巧妙,让人觉得很有趣味。
秀才一看皮匠对出下联来了,顿时哑口无言,也不敢再吹牛皮了,灰溜溜走了。于是,这个对联就流传下来了。

第3副:年谊藉夤缘,稳计万金通手脚;皇仁空茂育,伤心一信送头颅。
这个对联同样有一段幽默的故事。
清代光绪年间,殷如璋和周锡恩负责浙江科举考试。
当时浙江有个叫周福清的官员休假在家,与殷如璋有年谊(所谓年谊,就是同年考中科举,相互结交的交情),就想通过贿赂殷如璋等主考官,为子弟六人打通关节。
于是,周福清就写了一封秘密书信,说事成之后奉上白银万两,约定考试答卷结尾有皇、仁、茂、育四个字的,就是希望殷如璋关照的考生了。
因为殷如璋是江苏人,于是周福清派手下前往苏州投递这封书信。
当时殷如璋和周锡恩这两名主考官正在船上闲话,另外副主考也在船上聊天。

殷如璋拿到信后,知道这封信可能会有秘密,因为有外人在场,于是就没有打开信封,而是放在一边,和副主考等人继续聊天,谈笑自若。
但是副主考长时间不离开,船下面的送信人忍耐不住了,大喊说:“这封信可是有万两银子的干系,难道大人连个回信都不给吗?”
副主考一听,心中一动。毕竟副主考也不是傻子,知道很多考生会来打通关节。
于是副主考就对殷如璋笑了笑:“这封信兄弟我想看看。”不由分说就拿过信笺观看。
这一下秘密就暴露了。
殷如璋难受不已,银子是没法收了,这时候只能保住自己,只能忍痛割爱。
于是殷如璋命人把那个送信人抓起来,送到苏州府询问,然后把那名试图贿赂的周福清给逮捕起来。
于是周福清被判为斩监候,秋后处决,虽然后面留下了一条命,但是周家从此家道中落。
周福清的儿子周伯宜的秀才身份也被革去,从此再也无缘仕途。
而周福清的孙子,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鲁迅。
鲁迅的家庭也因此这一场科举舞弊案,经历了人事的变迁,为后来鲁迅的创作之路准备了阅历。
不管怎么说,这场科举舞弊,让人们有了一个嘲讽的对联:“年谊藉夤缘,稳计万金通手脚;皇仁空茂育,伤心一信送头颅。”
说来有趣,其实也算悲伤。
失业在家,写文糊口,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赞赏、收藏和转发我的文章!这对我非常重要。一块钱是情,两块钱是爱,再次感谢大家!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