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读《老子》(十六)
《老子》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要达到内心最高境界的虚空无欲,并坚守彻底的清静无为。
世间万物一起生长,我观察了他们的生命在生长与凋落中往复循环的规律。
万物繁杂众多,各自回归本原,回归本原就是一次生命形式的终结,是繁华之后的静寂。而这种静寂之后生命形式会再次绽放。这种生命的往复循环是永恒不变的规律。认识并把握这个规律,就不会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反之,则有可能轻举妄动干出凶险的事情。
能够认识把握自然规律,就能够包容万物,能够包容万物就能做到公正无私,能够公正无私就能获得普遍的认可,获得普遍的认可就是遵循天地自然的规律,遵循天地自然的规律就符合“道”的标准,符合“道”的标准就能够长久,终生都不会有危险。
秋雨堂浅见:
本章谈如何“悟道”,即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道之人?
承接上一章“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开篇即言“致虚极,守静笃”。致虚守静不仅是一般人得道悟道的路径,也是“人君”得道悟道、依道治国、公行天下、避免因“欲”妄动、实现社会安定、追求天下大治的前提条件。
虚、空、无,既是道体的内容,也是道的一个规定性。“为道”要日减其心中的欲念、欲望和欲求,要减到“虚”的状态,达到“虚”的极致,才能与道契合,得道悟道。
虚到极致必然寂静,若空旷的山谷必然寂静一样。但相对于人的认识和修道功夫而言,静定不仅是把握事物本质的条件,更是实现由“虚极”进而悟道的前提。静是动的参照,身心平静才能感知身外之动,才能看清外在事物变化和运动的本质。
在虚极静笃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清晰地认识事物循环往复运动的周期性。事物的发展变化,无论多么纷繁复杂,事实上走的都是一条“归根”之路,即向出发点的复归。道即虚、无,既是天地之根,也是万物之根。复归于道(虚、无),也就远离了生长运动时的喧嚣,走向自然静态,开始孕育下一个运动周期。
达到静止,意味着回归到本命,也就是命运,即事物发展运动不可抗拒的趋势或规律。万事万物由无到有再复归到无,这是必然的规律,(这和佛教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谋而合。)把握了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就是悟道,才能宽容、包容和大度。道若山谷,亦如容纳百川之江海,具有超常的包容性,悟道之人理应胸怀广阔,善纳万物。
佛家说人生痛苦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无明”,表现为“贪嗔痴慢疑”,若“知常”,即掌握了万物由无到有,再由有归无的规律,个人得失、身外之物又算得了什么了?
“容乃公”,意指能够宽容、包容、大度和容纳才能公正无私,才能处事公道。“公”,不仅表现为没有私心私欲,还表现为没有偏心偏私,对人、对事、对物一视同仁。
“公乃王”,意指公正无私、坦然大公才具备做君王的素质和资格,才能依道前行,推行王道。
老子在本章不仅回答了普通人如何悟道的问题,也为治理天下的君王指出了一条修身养性治国安民的有效途经。
文/靳义堂
2022.10.29.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