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轻轻松松读《老子》(35)
842491

轻轻松松读《老子》(35)

秋雨堂秋雨堂2023-07-30 09:46:530

《老子》第三十五章

原文: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译文:

如果能执守大道,天下百姓就会欣然而归往。大家归往而不互相妨害,天下就会和平而安宁。

音乐和美味佳肴这样的东西,会使过往的行人止步,虽然对道的讲述平淡无味,看也看不见,听又听不到,但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秋雨堂浅见:

老子断言,为国者只要执守大道,天下百姓就会归往。春秋时期,诸侯战争不断,争夺的无非就是地盘和人口。而那时的人口流动性很大,一个诸侯国如果政治混乱,徭役赋税繁重,民不聊生,老百姓就会逃亡到别的国家去。相反,一个国家如果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百姓就会向这个国家流动,出现“四方辐辏”的大好局面。人口和地盘是国力强弱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老子以此来告诫那些执掌国政者,只有坚守大道,按道的规律治国理政,才能让天下百姓欣然归往。

老子的治国之道就是按自然规律办事,无为而治,不以繁琐政令扰民,不以严刑峻法制民,“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使老百姓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生活,这样才能使国家和平安宁。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儒家的得民心以“仁”,和老子的得民心以“道”,可谓是异曲同工,“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是自然之道。以“道”得天下治天下和以“仁”得天下治天下是老子和儒家为治理乱世开出的两张药方,其愿望是相同的,都是想让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但遗憾的是,两千多年来,能够按照这两张药方治理国家的当政者还是太少了。

老子认为,大道是无声无形的,不像音乐和美食一样对人们产生诱惑。尽管人们不需要争夺和占有大道,但是大道却能使我们受用不尽。因此,得道之人从不对人们进行声色诱惑,因为他们深知,声色诱惑不能维持太长时间,一旦诱惑终结,就会人心离散,到时天下大乱就成必然之势。所以,得道者以大道修身治国,人们自然会长久受益。

“道”不是物质性的,它是以虚空的状态遍布上下左右四方。如果道真的有形态,那么它同万物相比较就会现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会有分别心,对相同的认同、提倡,对不同的排斥、反对,这样就不可能使天下万物都归顺于它。没有好恶,对天下万物就都没有伤害。所以真正的有道之人对万物一视同仁,对一切事情泰然处之。

“道”也是人生之本,坚守它,人生才有了牢固的基础,才能进而得到功业、财富和幸福。违背做人之道,而想要平安富贵,是不可能实现的。历史上无数人不择手段地追求权力和富贵,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身败名灭,就是因为放弃了“道”的缘故。

所以说,为人立世,以“道”为本,不可不慎。

文/靳义堂

2022.11.24.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