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读《老子》(42)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
道的运行产生了整个宇宙,宇宙间又产生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产生了“和”气,天下万物都是在阴、阳、和这三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
万物皆背阴向阳,阴气、阳气交合,就形成了和气。
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而至为尊贵的帝王却自称为“孤家”、“寡人”和“不谷”,所以世上的事物,常以谦下损己而得益,却因尊贵益己而招祸。
先贤们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豪横强暴的人将不得好死。我也以此为鉴,把它当作教育别人的宗旨。

秋雨堂浅见:
本章的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详细论述道生万物的原理,即宇宙生成论;二是告诫人们为人处世应坚守用弱用柔之道。
关于宇宙万物的来源,古今中外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四种学说。有上帝创世说,有盘古创世说,有佛教的因果说,也有当代科学家们提出的宇宙大爆炸理论。
相比较而言,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论,不是神话,不是传说,也不是宗教,它既是哲学,也是科学,更合理更可信。
宇宙大爆炸理论只推断了宇宙是怎样形成的,而老子的理论不但明确回答了宇宙形成的原因,而且说明了天地万物的成因,比宇宙大爆炸理论更加圆满。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也只是描述了生物进化的过程而不是起点,而老子的理论却揭示了万物的本源。 看世间的万事万物,包括人类在内,不都是由阴阳和合而生、以阴、阳、和三种状态存在的吗?这是老子对哲学和科学的巨大贡献,也是他堪称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的原因之所在。
后一部分讲的是道的起用之法,即用弱、用柔。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对于事物来说,有时损害它反而使它得益,有时增益它反而使它受损。事物只有达到一个“和”的状态,才是最有利的,它们的发展皆遵循阴阳平衡之道,管理事物都要遵循这个规律,否则主观地妄为经常会造成相反的结果。
“强梁者不得其死”。可以说“守下”、“守辱”、“不争”、“致虚”是老子处世为政思想的根本。老子已经屡次讨论过“柔弱胜刚强”、“物壮则老”的道理。这里再次提出:强横霸道之人,必将死无其所。一个人强横霸道,在内就会失去谦卑之心,听不进劝谏,无法改正自己的缺点,骄傲自满,被欲望所驱使,做出有背道德之事;在外强横就会招致不满,霸道就会惹起怨恨,助之者日少,而怨之者日多,如此怎么能死得其所呢?所以老子将守谦守柔守弱作为为人处世和治国理政之道。
因恃强豪横而不得善终者古今中外不胜枚举。殷纣王、希特勒、东条英机、卡扎菲等等都是最典型的例子,而民间那些因恃强凌弱而死于非命者更是难计其数。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强梁者不得其死。” 圣人的教诲,当铭记在心。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