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读《老子》(47)
老子》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yǒu,窗户),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
不用出门,就能够知晓天下的世事;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一个人走得越远,他所知道的事情就越少。
所以,有“道”的圣人不用出行就能够推知事理,不用看就能明白“天道”,不刻意去做也能够有所成就。
秋雨堂浅见:
本章是老子的认识论。老子认为人的智性能达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的程度;而有这种认知能力的人就能“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老子之所以提出要“知天下”、“见天道”,是由于天地不可行遍、不是目力和足力所能完全到达的,因而老子不满足于感官耳目和知性经验,而强调起人的心智作用和至灵至明的智性能力,认为只有凭借人的智慧和灵性才能明了天地万物的成因和规律。
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这种至灵至明的智性能力呢?陈鼓应说:“透过自我修养的工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一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了解外物运行的规律。" 那些耳目所闻、所见的感官经验是不足为恃的。过于相信这种感官经验,反而会使人们迷乱、疑惑,不能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认清事物的全貌。
圣人了解天地万物,不是单单通过感受,而是依靠内在的自省,通过达到心灵的虚空、平静、朴实来观照天下万物、掌握万物的发展规律,即“道”。这样就可以不出门而知天道,不窥牖而知天理。如果人的心智活动只致力于向外奔逐,就会使思绪纷杂、精神散乱,就好像镜子上面蒙上灰尘一样,这便是“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的原因。
追求外物的行为会接触越来越多的东西,反而会离“道”越来越远。道是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到,摸也摸不着的。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不用出门就能知道;如果不懂这个道理,那就会走得越远越觉得迷惑。
老子认为,眼见不足以为恃,大千世界,滚滚红尘,存在着太多让人心迷目乱的因素。正如前文所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我们所见所闻的东西,并不像其表相的那么简单,很多事物往往在现象之下存在着不同的、复杂的本质。而这些,仅仅依赖人的视觉、听觉、感觉是很难分辨清楚的,其中的规律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搏而不得”的。所以圣人不是通过远行、观察的办法来了解世间万物,而是通过加强自己的修养,“致虚极、守静笃”来了解世间万物运行的最根本规律。
陈鼓应先生在《老子注释及评介》中说:“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着某种规律运行着,掌握了这种规律(或原则),当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他认为心灵的深处是透明的,好像一面镜子,这种本明的智慧,上面蒙着一层如灰尘般的情欲(情欲活动受到外界的诱发就会趋于频繁)。老子认为我们应透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和外物运行的规律。” 所以,得道之人,无论在哪里,得到的感悟都是一样的。他们见壤土可以知泰山,见涓流可以知汪洋,见秋叶可以知四时往复,因此又何必劳身远行、费神视听?他们只需参照内心,保持虚静,即可不出户而知天道。
对老子所说的“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这里说的“远”其实是指没有经过思维感悟的行为,所以才会导致“其知弥少”。我们一直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格言,而老子却否定“远行”,这可能让我们难以理解。但是,如果只从字面上理解那就错了,其实老子不是要我们不出门远行,他所谓的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其实就是说要善于感悟和思考,在掌握规律之前不要盲动,盲动不如不动。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就是这个意思。
文/靳义堂
2022.12.14.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