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常见的城隍庙,到底祭祀的是什么神?与水沟关系密切
并星标我们
旧文精选
浩然文史创办到现在有五年多了,考虑到大部分粉丝其实是最近半年多才关注我们,之前沉淀的很多优质内容可能大家并没有看到。所以我们推出了旧文精选栏目,挑选比较满意的旧作,推送给新关注的朋友。
城隍庙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古装剧中时常可见城隍庙的身影,古代民间故事中也常有提及,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吴令》写的便是吴县县令与城隍之间的故事。那城隍庙里供奉的究竟是些什么神?可能诸位不一定了解。其实,城隍庙与水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城隍信仰的起源
东汉郑玄《礼记》注曰:“水庸,沟也。”也就是说古代的水沟被称为“水庸”。《周礼·郊特牲》记载:“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此处的“蜡”指的是岁末祭祀的名称,伊耆氏则是尧,“天子大蜡八”说的就是尧于岁末祭祀八位神明,而其中的第七位便是水庸神。清朝孙承泽《春明梦余录》称:“水则隍也,庸则城也。”也就是说,所谓的城隍神,其实就是水庸神,城隍庙是起源于对沟渠的信仰。
当然,城隍起源于水庸神只是当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一种说法,除此之外还有丁山先生的“城隍起源于祝融说”,以及郑土有、王贤淼两位先生的“人鬼说”。
二、城隍与城隍庙的发展
也许有读者会疑惑,如果城隍神为水庸神,那么城隍庙供奉的是水庸神吗?当然不是。其实,城隍神的形象也并非一成不变的。
许慎《说文解字》曰:“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又曰:“城,以承民也。”由此可知,城隍的原意为保护城市的城墙与壕沟。据学界当前最广为接受的说法,城隍信仰最初起源于早期农业生产时期对田间水沟的崇拜,水渠就像昆虫和风雨雷电一样,都对农业生产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人们信仰并向其祈求以保证农业生产。至于洪水泛滥期间,沟渠更是有排水的作用,保护一方平安,自然也演变成信仰。
后来,由于古代城市的发展,人们在聚落周围挖掘壕沟以防止猛兽与敌人的侵袭,并不断拓宽,此时的城隍信仰便由水沟变为防御的壕沟,直到城墙出现。城墙出现后,用于防御的壕沟也演变成了护城河,于是护城河便连带上城墙一起,成为了新的城隍。
到了和平时期如汉朝,战乱较少,城墙与护城河的作用极少发挥出来,因此城池便从城隍的神位上脱离,取而代之的是著名的历史人物。赵与时《宾退录》卷八云:“(城隍)真州、六合以为英布;和州为范增;襄阳之谷城为萧何。”英布、范增、萧何都是汉初的名将。
不过,之前的历史上虽然有城隍神,却并没有城隍庙,我国关于城隍庙的最早记载是宋朝赵与时《宾退录》中所记载的“芜湖城隍祠,建于吴赤乌二年”。在赤乌二年(239年)之前的史料中都未能找到关于城隍庙的记载。
魏晋南北朝之前的城隍并未被赋予特殊的神力,直到北齐慕容俨开始,城隍才真正与神的形象联系起来。《北齐书·慕容俨传》记载,天宝六年,北齐慕容俨镇守郢城,被南朝梁军包围并截断了水陆供应,为了摆脱困境,慕容俨在城隍神前祈祷,结果江上竟然风浪涌起,冲破了梁军队的水路封锁,因此时人都认为这是城隍神的“冥佑”。城隍从此开始被赋予了特殊的神力。
同时,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被统治者大力提倡,因此佛教中的轮回说和鬼神说也使人们有了“鬼”和“冥界”的概念,于是认为冥界也和阳间一样有着类似官府的管理机构,便把城隍庙当作阴间的官府,后世城隍庙增加牛头马面、黑白无常也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此后,城隍神继续发展,不只有著名的历史人物才可充任城隍。《晋书·桓彝传》记载:桓彝任宣城内史,“在郡有惠政,为百姓所怀”。苏峻作乱之时,桓彝率领城中郡民与乱军作战,壮烈殉国,宣城人遂奉桓彝为城隍神。唐朝盛行“人之正直,死为冥官”的观念,因此许多城隍神都是由生时正直,对当地百姓有功的官吏在死后充当的。
五代十国时期,城隍信仰受到各国统治者的认可,城隍甚至被封爵号,《册府元龟》就记载杭州城隍被封为“顺义保宁王”,蒙州城隍神被封为“威灵王”。从此开始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城隍神,城隍神上升为国家守护神,宋朝开始被纳入国家祀典。
到了宋代,城隍神由生人之魂来担当成为了定例,正是由于这一定例,城隍神这个职位便像世俗的官职一样可以轮换。宋朝郭彖小说《车暌志》卷二中便有一则故事,记述了华亭人陈之方在半梦半醒之间看见一妇人对他说:“我城隍夫人也,今城隍当代去,次及公,故来相报。”于是陈之方一回到家便去世了。虽然只是一则小说,但仍然可以体现出当时城隍神可轮换的观念。
随着城隍神逐渐平民化,城隍神也更接近于人的形象,甚至出现了人性中才有的劣点。宋朝文莹《玉壶清话》卷三中记载:宝元元年(1038年),陕州知州朱正基有一天晚上梦见一个小吏对他说:“城隍神派我来督促你修葺夷陵县的城隍庙,希望你尽快修葺好。”堂堂城隍神竟然亲自遣使命令民间为其修葺庙宇,实在不符合神的身份。至于宋朝洪迈的《夷坚支丁》卷一中《三赵失舟》这一故事中,城隍神更是直接遣使祸害百姓,江东总管赵士于声称城隍派鬼怪把和他同宗室的三人所乘的小船弄翻,如此行为更非高高在上拥有神力的神明所为,明显带有人的特征。
元朝时期,中央在大都(北京)设立都城隍,城隍成为国家守护神,南、北二京的城隍神更是被追封为“帝”,同时还创造出了“城隍夫人”这一神灵名号。明朝,朱元璋大力倡导城隍信仰,城隍庙遍布全国。清朝,沈阳城隍庙也被尊为庇护国运的都城隍,同时城隍庙内陈设开始统一。
民国时期,随着科学思想的传播,城隍信仰被赶下神坛,许多城隍庙的城隍塑像都被摧毁,城隍信仰从此一蹶不振。
三、城隍的神力
作为城市守护神,贴近平民生活的存在,城隍神被赋予的神力自然也更丰富复杂。
首先便是护城安民。既然是由城池这种护城的建筑演变而来,城隍自然得具有护城安民的神力了。
其次是祛灾除患。作为城市守护神,每次平民遇到灾祸,首先得求助于城隍神,因此城隍神便有了祛灾除患的神力,具体表现为降雨或停雨以除旱涝,遏止瘟疫,驱除虎狼之患等。清朝钟汪杰《祭城隍讨狼文》便有“今狼为害,当藉神之力除之”。
再有就是警示监督的神力,即善恶报应,这一神力主要是封建统治者所宣传以维护自己的统治。上海城隍庙中有一对联——“善恶到头终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浏阳城隍庙也有类似的对联:“善者赏,恶者罚,举念时先须自省;阳必报,阴必惩,到头来后悔难追。”都体现出了城隍善恶赏罚的神力。
当然,既然被视为阴间的官府,城隍自然也有执掌生死的神力了,古代许多志怪小说便经常提到城隍神翻阅生死簿查看阳寿这一行为。
最后是各种琐碎的神力,如赐子、袪病、科考甚至婚姻等种种杂事,因为城隍贴近平民生活,所以各种美好的期望便都被赋予在了城隍神的身上了。
文史君说
古代生活中常见的城隍庙,其信仰起源大概率出自对水庸神的崇拜。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隍神也由自然事物向人转变,不断平民化,寄托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期望。
参考文献
黄超:《城隍信仰初探》,湘潭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王涛:《唐宋时期城市保护神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作者:浩然文史·聆风)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