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轻轻松松读《老子》(68)
842719

轻轻松松读《老子》(68)

秋雨堂秋雨堂2023-07-30 13:00:000

《老子》第68章

不争之德

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译文:

善于做将帅的人,从不炫耀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不会轻易被激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会与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总是保持谦恭、低下的姿态。

这就叫做不争的品质,这就称为用人的能力,同样,这就叫符合天道,是古代最高的法则。

秋雨堂浅见:

这一章讲“不争之德”和“用人之力”。老子论述了作为领导者的几个原则:不武、不怒、不与、为之下。他要求领导者不逞勇武,不轻易被激怒,避免与人正面冲突,充分发挥他人的才智能力,善于利用别人的力量,其本质是“不争之德”。

老子的不争并不是屈从,他本人充满了智慧和谋略,在军事学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高深的韬略。“不争之德”指的是捍卫和平、反对战争的道德和勇气;“用人之力”指的是把人民团结起来的力量。

老子认为,在战争之中,只有保持头脑清醒、态度冷静,才能制订出周密合理的计划,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善于用人的人应该持有谦和卑下的态度,这样才能延揽人才。善于用人者,一般都拥有较高的地位,掌握着较大的权力,既然他们拥有用人的权力,为什么还要表现得谦和卑下呢?在老子看来,谦下是取得人民支持的最佳方式。

本章主要通过用兵的道理来说明统治者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即不争。

善于做将帅的人,从不炫耀武力。项羽勇猛天下无双,妄图以武力征服天下,最后却被韩信围困于垓下,自刎而死;吕布一杆方天画戟无人能敌,却被曹操绑缚于白门楼上。一个最好的统帅,应该是一个知进知退,相时而动的智者,而绝不是一味逞匹夫之勇的莽汉。

善于指挥战争的人,不会轻易被敌人激怒。《孙子兵法·火攻》写道:“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如果主将被激怒,就会失去判断力,失去判断力,就会妄为,妄为就会导致失败。

司马懿与诸葛亮交战,兵败于上方谷,于是开始坚守不出,任凭诸葛亮如何挑战,他就是不应战。蜀军每日派人在阵前叫骂,司马懿手下的将军们都愤恨不已,要与诸葛亮决一死战。但司马懿下令,谁敢私自离开营地,将以军法处置。诸葛亮为了刺激他,派人送来一套女人的衣服和头巾,并附书一封,羞辱司马懿只知闭寨固守,胆小如同妇人。司马懿看过书信,想到这不过是诸葛亮的激将之法,于是强作笑颜说:“孔明视我为妇人耶?”接过衣物,厚待来使,继续坚守。不久,诸葛亮忧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蜀军不战而退。

统治者要想得到人心,一定要有居下不争之心。优秀的将领,有了功劳让给部下,有了过错自己承担,和士兵们同甘共苦,同饮同居,所以将士才能用命,在战场上才能慷慨赴难,前仆后继。

老子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不争”的理念,虽历经两千多年,仍然对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粗暴,蛮横,好斗,无赖,自私,投机,虚伪,巧诈,造假,欺骗等等恶行,充斥现代社会。这与曾经大力鼓吹的斗争哲学有直接关系,流毒匪浅,并在某些人身上已经形成人性基因。全民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不解决,永远是社会累赘,甚至会成为恶化的肿瘤,就是毁掉千里之堤的蚁穴。

学习老子哲学的现实意义正在于此!

2023.3.3.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