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轻轻松松读《老子》(75)
842743

轻轻松松读《老子》(75)

秋雨堂秋雨堂2023-07-30 13:17:380

《老子》第75章 官奢民饥

原文: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译文:

百姓之所以遭受饥荒,是由于统治者榨取的赋税太多,所以人民才陷于饥饿。

百姓之所以难于统治,是由于统治者政令繁苛、强作妄为,所以百姓才不好统治。

百姓之所以轻生冒死,是由于统治者为了奉养自己,毫无底线地搜刮民脂民膏,所以百姓才会冒死犯上。

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那些不去刻意追求奢华生活享受的人,要比奉养奢厚锦衣玉食的人明智得多。

秋雨堂浅见:

本章指出了百姓之所以陷入苦难的根源就是统治者的贪婪,他们毫无节制地征收赋税,搜刮民脂民膏,所以百姓才会四季勤劳而不能饱腹;正是因为它们肆意妄为,所以百姓才会不知所从,而作奸犯科;正是因为统治者为了自己的欲望而凌虐百姓,所以人民才会不知生之可乐,不知死之可畏。

老子在这里直截了当地揭示了人民忍饥挨饿的原因:统治者征收赋税过多,人民被压榨得透不过气来,故而出现饥荒。人民忍饥挨饿,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因此他们起来反抗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老子为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老子用社会现实说明了他所一贯倡导的“无为而治”的益处和重要性。“无为”是一个大原则、大方法,具体运用上,则包括了不搞苛捐杂税、不搞繁琐的法令、收敛自己的欲望等一系列内容。

我们知道,统治者和民众是一对矛盾体。如果统治者以人民的利益为重,那么人民就会生活富足,国家就会太平安定,统治者的地位也就会稳固。与此相反,如果统治者不以人民利益为重,只追求自身的安逸,不顾人民的死活,那么人民就会不惜一切地反抗统治者的压迫。统治者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便会采用武力手段镇压人民,国家就会慢慢走向衰亡。本章揭示了劳动人民与封建统治者之间阶级矛盾的实质:人民的饥荒,是统治者沉重的租税造成的;人民的轻生,是统治者无厌的聚敛造成的。

“官者,所以正民也”。统治者应该明白,自己之所以存在并不是为了吃喝享乐,为了擅权作威,百姓之所以供养官员是为了让他们协调社会中的矛盾,来保护百姓、教化百姓的。统治者只有认识到“民贵官轻”的道理,摆正自己的位置,老老实实地做好百姓的公仆,才能保持其地位。一个社会只有认识到“人民为天下主”的道理才能保持安稳。反之,若一个政权下,所有的资源都被官员垄断,百姓居无定所,老无所养,而当官的却依仗特权享受特供,脑满肠肥,花天酒地;百姓买不起房看不起病,官员却歌舞升平、锦衣玉食,那么这个政权就一定不会太长久。

老子两千多年前的警告,振聋发聩,令人惊悚,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具有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