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文化杂谈说说辉县的来历
842868

说说辉县的来历

让快乐伴你一生让快乐伴你一生2023-07-30 15:05:360

汉置共县,因周为共伯国而得名。北齐天宝七年(556)省。隋开皇六年(586)于县故城置共城县。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改名河平县。明昌三年(1192)又改苏门县,因境内苏门山得名。贞祐三年(1215)升为辉州,取百泉卫源庙中“清晖殿”之“晖(同辉)”字命名,意为谢灵运“山水含清辉”之诗意。明洪武元年(1368)降为辉县。

夏属冀州之域,殷商系畿内陆,周称凡国、共国。周厉王十六年,共国君共伯和受诸侯拥戴,代行王政,号共和,是为元年(前841年,为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春秋属卫,战国归魏,秦属三川郡。西汉,县境东部置共县,西部属山阳县。东汉、晋、北魏、东魏因之。隋开皇六年(586年),省山阳县,改置共城县。唐武德元年(618年),置共州、辖共城、凡城二县;武德四年废州,并凡城县入共城县。宋因之。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避显宗允恭(共之谐音)之讳,改称为河平县;明昌三年(1192年)又改称苏门县,贞祐三年(1215年)升苏门县为州,因百泉魏惠王祠有清辉殿(取谢灵运“山水含清辉”诗句命名),故以“辉”为名,称“辉州”,领苏门、山阳二县。元代因之,后废苏门县,改山阳为镇,仍称辉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州立县,改辉州为辉县,属河南省布政使司卫辉府。清代因之,民国16年(1927年),天门会举义,在西平罗建合平县,不久即废。1938年2月日军入侵辉县,1943年至1944年,中共太行区委根据抗战形势,将原辉县相继划为辉县(后改辉北县)、辉嘉、新乡(后改辉县)三县。1945年8月抗战胜利,1946年6月三县合并为辉县。建国后,辉县属平原省新乡专区,1952年11月撤平原省,改属河南省新乡专区。1986年撤新乡专区,辉县改属新乡市。1988年10月撤销辉县,建立辉县市(县级),河南省管辖,新乡市代管。

辉县市自然风光独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白云寺国家森林公园、关山国家级和万仙山省级地质公园,百泉为全省最大的古建筑园林。主要景区有百泉、宝泉、万仙山(郭亮、南坪)、八里沟、回龙、白云寺、齐王寨、方山、关山等(其中4A、3A级景区各1处),自然山水,奇险秀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既荟萃了太行山之精华,又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存及殷商、战国和汉代大量墓葬,历史名人志士游历百泉等名胜留下众多史料书碣。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新乡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